第15课《致女儿的信》PPT课件+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致女儿的信》PPT课件+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2 15:37:55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致 女 儿 的 信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前苏联教育学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家庭。17岁就开始时当教师,。先后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2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以及俄罗斯联邦教育学院通讯院士、苏联教育学院通讯院士。从1948年直至逝世,他一直担任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他主张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强调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并重。一生写的教育著作有40多种,论文600多篇。主要代表作有:《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学生的精神世界》、《公民的诞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
2、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从
从自己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
说起,这样有什么好处?
激动 欢快
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
1、作者在回信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
上帝看到的
东西 上帝的反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爱情
勃然大怒
爱情,忠诚
怒不可遏
爱情,忠诚
心灵的追念
思索着离去
一年以后
五十年后
又过三年
1、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
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2、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呢 这说明什么呢
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这个故事的结构相当巧妙,颇具匠心,前后对比,凸现出人之区别于的动物的关键是什么?
人懂得爱情。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才成为真正 的人。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爱情是给对方以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
合作探究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4、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你心目中的爱情。
不能没有你
          琼瑶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当河水不再流 当时间停住 ,日夜不分, 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 当地球不再转动 当春夏秋冬 不再变化 ,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汉乐府·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你认为中学生应该谈恋爱吗?你怎样看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外拓展:
课后收集描写爱情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同学们共享。《给女儿的信》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忐忑( ) 蕴藏( ) 渗透( ) 纽带( )
2.释词。
⑴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
不可思议:
⑵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本人也没见过的东西。
擅自:
⑶一双眼睛蕴藏着一种新的东西。
蕴藏:
⑷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
纽带:
3.“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这句话怎样理解?
4.课文所写的童话中三次描写人物的眼神,其作用是什么?
5.文中父亲的愿望是什么?
6.父亲采用了什么方式为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的?
二、同步解读
今天你已经十四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少女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 ”
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于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是的,几百万年轻的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跳动的心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爱情 每一个人对它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希望成长为男子汉的年轻小伙于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亲爱的小女儿,现在我给你写的信不再是过去那样的信了。我内心的愿望是: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我希望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7.填空。
(1)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这是一个
关系的复句。
⑵“我希望做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是采用了 修辞。
⑶这是 (国名) 家 的一篇文章,文中父亲对女儿的愿望是 。
8.本文采用什么形式解释了抽象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爱情?
9.文章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包含哪些内容
10.“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这句话很有哲理,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11.文中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殖,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的有生命,的后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在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三、美文赏读
那两条鱼儿
骄阳。几近干涸的水库。一小洼只能侧身而行的水。两条面临死亡的鱼。
可以看出他曾经的伟岸和她曾经的娇荚。然而现在他们都很狼狈,在这一小洼眼见着一点点消逝的水中,他们的一行一动都会搅起团团污泥。但他们已经满足了,看着四周布满的同类的尸体,他们感到了上帝对他们的垂青与怜悯。
但,死神并没有打算放他俩一条活路。在他们各自吮了一口那略带腥味的水之后,他们的周围只有阳光和空气了——水已蒸干。
他俩谁也不敢轻易将那口水咽下,因为他们怕,怕咽下后,水就会在体表挥发。他们就默默地等待着,谁也不发一言。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死神的由远及近。那是多么可怕的声音啊,他们是多么的无奈,他们还没有活够,还没有品尝尽甜蜜的爱情,还不想离开这美好的世界。
然而死神是不会怜悯的,因为他不是上帝。她毕竟太柔弱了,承受不住阳光如此的“爱抚”,她的皮肤即将干燥。而对鱼来说,皮肤的干燥就意味着生命的干涸,意味着生命花朵的枯萎、凋零。伟岸的他思绪如大海般汹涌澎湃:我该怎么办 只能这样默默地等待死神的到来 那我还能等待多长时间?一天,一小时抑或一分钟 这又有什么 她眼看着就要在我身边逝去。也许,我们会一起去天堂,那样的活,总比独自孤零零上路好得多吧。想到这,他将那点带着他体温的水,轻轻地、轻轻地抹在她的身体上,她那即将干燥的身体重又现出了生命的润泽。她深情地望了他一眼,欲哭无泪。不好,他的身体渐渐失去了生命的润泽,她也没有多想,将那几乎没有多少的水抹在他的身体上。再后来,他们都没水了,他们就用自己的唾液抹在对方的身体上,努力维持着对方的生命。
也许,上帝真的感动了,因为他在落泪。不,那不是泪。不知何时,已经乌云密布,不多时,滂沱大雨便倾盆而下……
他们又开始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但他们发誓永不分离,因为这两尾鱼,在那个生死关头,学会了互相搀扶,学会了相濡以沫。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滂沱( ) 相濡以沫( ) 干涸( ) 吮吸( )
13.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不多时,滂沱大雨便倾盆而下。
(2)在那个生死关头,学会了相濡以沫。
(3)他们感到了上帝对他们的垂青与怜悯。
(4)皮肤的干燥意味着生命的干涸。
1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
(1)她毕竟太柔弱了,承受不住阳光如此的“爱抚”。( )
(2)伟岸的他思绪如大海般汹涌澎湃。( )
(3)他们是多么的无奈,他们还没有活够,还没有品尝尽甜蜜的爱情,还不想离开这美好的世界。( )
15.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16.本文所讲的故事,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17.通过阅读本文,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这句话指明了只有在爱情问题上处理得明智、恰当,你才能得到幸福。如果你对爱情采取轻率、任性的态度,缺乏正确的精神、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审美观念,那就可能产生悲剧。 4.童话中三次描写人物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俩的眼神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由此可见这对男女对爱情的真诚。 5.告诉女儿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 6.讲童话故事。 7.⑴转折⑵比喻⑶前苏联;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告诉她要学会明智地生活,要善于生活。 8.采用了童话故事的形式。 9.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忠贞不渝。 10.一个人只有在爱情问题上处理得明智、恰当,你才能获得幸福。如果对爱情采取轻率、任性的态度,缺乏正确的精神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审美观念,那就可能产生悲剧,就会不幸与痛苦。 11.传宗接代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只有人才懂得爱。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对待爱情应具有真诚的感情、高尚的道德观念,愿把欢乐与幸福献给心爱的人,决不做出有损对方尊严的行为,要具有为建立共同的幸福生活而贡献自己的决心。 12.略 13.⑴形容雨下得很大。⑵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互相湿润。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⑶重视。⑷水源枯竭。比喻生命的终止。 14.⑴反语、拟人⑵比喻⑶排比 15.叙述 16.相濡以沫 17.两个相爱的人,只有同甘苦,共患难,相伴终生,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