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疙瘩( )( ) 甭( ) 搭讪( ) 咂摸( )
神龛( ) 戊戌( ) 庚子( ) 盅 ( )
2.选出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
A.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伸手去拿,想仔细看一看)他们不告诉我,自己就签了字了?
C.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D.常四爷 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3.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按 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根据其场次的多少可分为 、 ;按 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 、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B.唐铁嘴搭讪着往外走。
C.宋恩子右手慢慢地咂摸着桌子,突然说:“你想对了!”
D.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自误误人而已!唉!现在我只能修持,忏悔!
【能力素质提高】
语段分析
下面是《茶馆》第一幕中几个片断,阅读后答题。
(一)
〔唐铁嘴踏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王利发 唐先生,你外边溜溜吧!
唐铁嘴 (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你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接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你贵庚是……
王利发 (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我告诉你,你要是戒不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
(二)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
松二爷 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不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 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 要拦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 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三)
马五爷 (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 (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 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 口庶!您说的对,我到后头坐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了!(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 (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 (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常四爷 (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王利发 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吗?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
常四爷 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
(四)
〔纤手[注]刘麻子领着康六进来,找了个座儿。
刘麻子 说说吧,十两银子行不行?你说干脆的!我忙,没工夫专伺候你!
康 六 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刘麻子 有女儿,你可养活不起,这怪谁呢?
康 六 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麻子 那不是你女儿的命好吗?
康 六 谁呢?
刘麻子 庞总官!你也听说过庞总官吧?伺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
康 六 刘大爷,把女儿给太监作老婆,我怎么对得起人呢?
[注] 纤手:旧时给人介绍买卖的人。
5.请结合上面四个片断分析《茶馆》主要矛盾冲突。
6.对片断(二)中三个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不当的是( )
A.松二爷胆小怕事,说话唠叨。
B.常四爷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有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反抗意识。
C.二德子强横霸道,恃强凌弱,是封建反动势力的鹰犬和爪牙。
D.据剧本人物介绍,常四爷和松二爷都是“三十来岁”。从对话中可知,他们两人都是像秋瑾(《药》中夏瑜)那样的革命者。
7.从片断(三)可以看出,马五爷不是一般人物,也只有三句台词。他一句“你威风啊!”就震摄住了嚣张狂傲的二德子,使之唯唯而退。常四爷说他是个“怪人”,王利发又说常四爷“得罪了他”。这是因为(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
A.他是长辈,在地方上德高望重,说话在理,所以二德子服他。
B.他是地方一霸,像二德子这样的打手也怕他三分。
C.他有洋人撑腰。他不搭理常四爷,扬长而去,就是因为常四爷说了洋人的坏话,被他听见,敢说“得罪了他。”
D.他教训二德子的话是虚伪的,只为在公众场合冠冕堂皇。实际上他对常四爷这样不满洋人的人怀恨在心。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1.gēda béng shàn zā kān wù gēng zhōng 2.B 3.表现形式 多幕剧 独幕剧 题材 悲剧 喜剧 正剧 4.C
【能力素质提高】
语段分析
5.上述片段涉及唐铁嘴与王利发的矛盾,二德子与常四爷、刘麻子与康六的矛盾,造成这些矛盾的根源是人民与旧社会的矛盾。人民与旧社会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冲突。 6.D 7.A(共20张PPT)
茶 馆
老舍
老舍(1899~1966) 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 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文革” 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剧本有《茶馆》《龙须沟》。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
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源源而来,农村破产,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想变法改良,有些想办实业,富国裕民。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把维新派头脑杀了几个……顽固派得势后,连太监也想娶老婆,乡下依然卖儿卖女,特务更厉害,随便抓人问罪……
剧情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舞台说明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硕果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街市的冷落萧条,茶馆内设置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和“莫谈国事”的大字,可以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老舍如是说
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我采用了四个办法:
(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此剧的写法是以人物带动故事。
(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
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联续。这是一种手法,不是在理论上有何根据。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可是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联贯下来的,虽然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
(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
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就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事。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说书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顺口说出这年头就是邪年头,真玩艺儿要失传……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这样的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他们的命运。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茶馆》
人 物 众 生 相
王利发的形象特点: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古希腊- 埃斯库罗斯 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阿里斯托芬 喜剧 /财神
法国 17世纪古典主义 莫里哀 /伪君子
/悭吝人/
德国 18世纪 歌德诗剧/浮士德
习勒 《阴谋与爱情》
挪威 19 世纪易卜生《玩偶之家》
外国戏剧
俄国
俄国 果戈里(1819~1852)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契河夫 (l860~1904)《伊凡诺夫》《海鸥》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英国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麦克百
李耳王 奥塞罗
著名悲剧 著名喜剧
19----20世纪萧伯纳 《巴巴拉少校》
古印度 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中国现代戏剧
郭沫若 王昭君//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蔡文姬/武则天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
<北京人>//明朗的天/ 胆剑篇//王昭君
田汉 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关汉卿/文成公主
夏衍 上海屋檐下/秋瑾转//法西斯细菌/
芳草天涯// 改编:祝福/林家铺子
老舍 茶馆/龙须沟
贺敬之 丁毅 白毛女
陈百尘 讽刺喜剧:升官图/
历史剧; 大风歌
洪深 赵阎王/农村三步曲
沈西蒙 :霓虹灯下的哨兵
梅少山 洪湖赤卫队
阎肃 江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