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过关检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过关检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8 13:2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第六单元检测卷(A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60
分)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标志是
A.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
B.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C.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D.发射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2.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2
周年”图片展(图1)。
下列主题标语中,最恰当的是
抗击侵略振国威
B.长征精神代代传
C.科技强军换新颜
D.本色不改为人民
3.右图(图2)中的史实主要反映的是
A.人民海军的建立
B.人民海军的发展
C.国家经济的强盛
D.国防力量的强大
4.飞机国产化一直是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心愿,我国仿制成功的歼—5型歼击机诞生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即导弹部队)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部队成立于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C.20世纪60年代
D.中美正式建交后
6.伴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部队是
A.中国人民海军
B.中国人民空军
C.中国人民陆军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7.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B.美苏大国的大力援助????????????
C.广大官兵的建设热情????????
D.广大青年学子的努力
8.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旨在
A.求同存异
B.对抗美苏
C.和平共处
D.不结盟
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1955年的中国外交再次取得类似的成功,这是指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10.下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时间:1955年4月
会议:   ?
方针:求同存异
意义: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万隆会议
11.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表现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2.自1945年,联合国大会每年举行一届,据此可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A.第25届联合国大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第27届联合国大会
D.第28届联合国大会
13.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B.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C.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4.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5.右图(图3)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
A.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B.中美两国和平建交
C.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6.右图(图4)是为纪念“中美正式建交”时发售的纪念瓷盘,据此可知瓷盘的制作时间是
A.1949年
B.1972年
C.1979年
D.2001年
17.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
18.从奥巴马在任时的“庄园会晤”“白宫秋叙”,到特朗普时代的海湖庄园握手……从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同拉美国家共同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由此可见
A.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交往频繁
B.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外交的起点
C.中国主要与发展中国家交流频繁
D.新时期我国实行全方位外交
19.下面大事年表最恰当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2001年
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会议
2013年
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议召开
2014年
习近平同奥巴马在中南海会晤
2015年
习近平赶赴俄罗斯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A.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B.睦邻友好的外交活动
C.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与大国强强联手的外交
20.下图(图5)是一份新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21.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东风一号”
22.2020年11月,“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在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本,1999年11月,我国的飞天之旅起于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23.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又成功返回地面,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几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第二个
B.第三个
C.第四个
D.第五个
24.2008年9月28日晚,“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出舱,这标志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圆满成功。圆满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的航天员是
A.杨利伟
B.刘伯明
C.翟志刚
D.景海鹏
25.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屠呦呦
26.下列科技成果中,属于新中国在医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是
A.提出“自然选择”的学说
B.发现了青蒿素
C.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
D.发现了青霉素
27.如果要给《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①“两弹”成功研制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③籼型杂交水稻
④“东方红一号”卫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8.右图(图6)漫画中的生活理念被国人普遍认同,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D.改革开放的深化
29.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图7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主要说明我国
A.粮食的总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
B.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不断减少
C.工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30.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
分)
非选择题共
4
题,其中第
31

6
分,第
32

12分,第
33

12分,第
34

10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1)根据材料指出,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最多的年份。(2分)
(2)根据材料,小历同学认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与中国建交热潮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也是我国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保障。
【史海钩沉】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判断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海军的实力。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先进的致远舰、定远舰、镇远舰等军舰,建立了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
【深海亮剑】
在2015乙未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临近除夕的那一刻,中国海军“辽宁”号航空母舰全体官兵向全国人民拜年。“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苍穹利剑】
上面左图(图10)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准备接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右图是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最终的结局。(2分)
(2)请写出图9、图10中展现的人民军队的军种名称。(2分)
(3)请写出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人民军队在装备上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4)李鸿章办曾说海军成了“纸糊的老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旧中国“有海无防”的根源。(2分)概括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力量能够不断强大的主要因素。(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不管怎样,朝鲜战争爆发……在朝鲜入侵韩国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三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2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的影响。(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的时间。(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分析“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2分)
(4)中美两国首脑进行多次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了重要的积极成果。分析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7
香港回归
1999
澳门回归
200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8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出舱任务
2014
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促进中国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写出两点即可)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五、第六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B
C
B
A
C
D
A
C
D
D
D
B
B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D
D
A
B
A
B
B
C
A
B
A
D
D
A
31.(1)1972年
(2)不同意。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热潮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只是意味着两国关系有所缓和。
32.(1)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2)海军;陆军;火箭军(战略导弹部队)。
(3)核反击任务。科学技术的发展;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的发展等。
(4)清政府的腐败,旧中国国力的衰弱等。新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成了现代化的国防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
33.(1)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西方对立;被孤立;失去了联合国的席位;经济技术的封锁。1971年。
(3)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
(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写出两点即可)
34.(1)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正确的改革决策;积极对外开放;科教兴国等。(写出两点即可)
(2)观点:中国和平崛起,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
论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为真正的独立自主的国家。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征程。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洗雪了百年的耻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完全融入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综上所述,中国正以和平的姿态迅速地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地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