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皇权,巩固统一社会安定
复习导入
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呢?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国力强盛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明朝灭亡(原因)
1、阅读下面材料,归纳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及其影响。
并归纳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如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神宗在位48年,有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己,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根据七下教材和相关历史文献整理而成
①皇帝:
表现 ②皇室内部:
③大臣们:
政治腐败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宪宗调禽图
【史料研读】
一、明朝灭亡(原因)
材料二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游离失所。据史料记载,魏忠贤兼并的土地多达100万亩以上。
——根据七下教材和相关历史文献整理而成
1、阅读下面材料,归纳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及其影响。
并归纳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明代后期农民的卖地契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①朝政混乱,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 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__ ,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 ,
肆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
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官吏贪赃枉法
兼并土地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史料研读】
一、明朝灭亡(原因)
材料三 明末,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收如故……广大农民忍无可忍,纷纷起来反抗朝廷的统治……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根据七下教材和相关历史文献整理而成
1、阅读下面材料,归纳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及其影响。
并归纳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明末农民起义
政治腐败
(明朝灭亡直接原因)
(明朝灭亡根本原因)
政治腐败,赋税沉重
(明末起义根本原因)
连年灾荒
(明末起义直接原因)
明代《流民图》(局部)
【史料研读】
二、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
“均田免赋”
大顺政权
(1644)
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1644)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人物
口号
政权
明亡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人物
重大事件
1616
1635
1636
(清太宗)皇太极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
皇太极
改国号为清
满洲兴起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吴三桂
顺治帝
清军入关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
山海关大战(李自成—多尔兖)
李自成退回北京
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课堂小结】
问题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僖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 以上;明崇祯时,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材料三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问题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僖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 以上;明崇祯时,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材料三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针对土地兼并严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问题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僖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 以上;明崇祯时,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材料三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闯王受到人民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问题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1)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
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清兵八旗军服
女真族(满洲)
八旗制度
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
问题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2)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
清兵八旗军服
努尔哈赤
问题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3)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
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时建立过哪一政权?
清兵八旗军服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
问题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4)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是谁改变的?
他改族名的目的是什么?
清兵八旗军服
皇太极;是有意抹掉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将士的斗志。
随堂检测
1、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
√
√
√
2、据史书记载:“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明熹宗爱好木工,整天沉迷木作,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从材料中可知
A、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B、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
C、皇室内部钩心斗角
D、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B
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佣者十九。”这主要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游离失所
B
4、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其主要原因是
A、起义军英勇作战
B、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C、起义军军纪严明
D、李自成平易近人,威望高
B
5、明朝皇帝崇祯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哀叹女儿“汝何故生我家”并亲手将其砍杀,然后逃亡煤山,自缢而死。出现这一幕的背景是
A、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
B、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清
C、清军歼灭南明残余势力
D、大顺政权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
D
6、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由于世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
①辽朝 ②金朝 ③元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7、崇祯皇帝曾在《罪己诏》中痛切指出,官员身居官位,却只为自己谋私利……下级官吏品行不端,勾结无赖作为爪牙欺霸乡里,感叹道:“嗟此小民,谁能安枕?”由材料可以看出,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吴三桂投降清军 B、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C、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D、李自成发动起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