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9 10: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下)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荫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祥。”这是《沙家浜》中的一段唱词。该剧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3.下图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战争指导方针。与此相关的战事(  )?
A.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D.提升了华北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
4.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领衔签署的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统一指挥中国、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作战。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令中国朝野各方颇感自豪。这一结果(  )
A.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B.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C.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D.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5.下图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使用于(  )?
A.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B.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
C.局部抗战期间????????????????????????????????????????D.全面抗战期间
6.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的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  )
A.中国传统体育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B.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
C.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D.民众的体育观念得到极大地增强
7.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12月底,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工人农民中宣传抗日救亡。学生的爱国运动(  )
A.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路线????????????????????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刘伯承指出:我军占据……,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这就恰恰可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战略目的。为此,解放军实施的战略行动是(  )
A.渡江作战????????????B.挺进大别山?????????C.夺取徐州????????????D.攻占锦州
9.如图是收藏于徐州某战役纪念馆的一面奖旗,表彰的是山东日照县一位普通的母亲范大娘。解放战争期间,她的三个儿子相继牺牲在战场,她忍住悲痛,仍坚持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支前工作。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是在独特的形势中以独特的方式展开的,即战略进攻任务的人民解放军主力,采取了不要后方,不是正面稳步推进,而是千里跃进的方式;外线作战和内线作战同时并存,密切配合,在战略上双方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以下能够体现这一独特方式的是(  )
A.战略反攻,扭转战争形势????????????????????B.淮海战役,消灭国军主力
C.辽沈战役,开始战略决战????????????????????D.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
11.1946年5月,国民党在东北四平战役获胜后,蒋介石更不把共产党放在眼里,他对其内部人员说:“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众,经此打击,势必瓦解无疑”,“共果不就范,一年期可削平之”。可见,当时蒋介石(  )
A.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战斗力????????????B.准确地分析了当时的战争形势
C.客观地评估了国共双方的实力????????????D.认为很快就可以控制东北全境
12.以下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
西安事变????????????B.国共合作?????????C.重庆谈判????????????D.北平谈判
13.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4.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烈们。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是(  )
A.邓世昌????????????????B.赵一曼?????????????????C.杨根思????????????????D.焦裕禄
15.下列宣言的发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  )?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和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待命出动……
A.国共合作抗日即将实现????????????????????????B.国民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C.第五次反“围剿”全面失利????????????????D.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
1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洗礼,风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基础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国共首次合作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全民族团结抗战
18.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是该名录构成示意图。 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中国与所有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密切配合
D.中国抗战胜利是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其意在强调(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B.依靠军队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C.中共应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相持阶段
20.针对日军实行的“以战养战”,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沦陷区人民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同时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掠夺资源的部署,还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这主要体现了(  )
A.相持阶段对敌斗争的残酷复杂????????????B.党的群众路线与统一战线策略
C.沦陷区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日本侵华方针政策的阴险狠毒
21.1938年7月6日,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汉口召开。中共中央对此予以评论:“显然表示着我国的政治生活向着民主制度的一个进步;显然表示着我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域的团结统一的一个进展。”可见,这次会议(  )
A.促使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B.标志着中国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C.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表明国民政府属性已发生变化
22.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其中,“后方挖蒋根”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B.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C.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D.提高各个阶级的反蒋积极性
23.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在延安调停期间,听到最多的词是“人民”;一位外国记者总结陈毅、粟裕指挥某次战斗胜利的场景总结出人民的力量“推翻了正统军事公式的因素”;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认识到“遭遇百姓抛弃的境遇及其危险”。这表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
A.毛泽东思想的指导????????????????????????????????B.广大民众的支持
C.国民党政府的腐败????????????????????????????????D.土地革命的开展
24.为适应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从1946年到194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  )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25.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6.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立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7.“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
A.民主选举????????????B.土地改革?????????????C.记名投票????????????D.农业垦荒
28.平型关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蒋介石依旧奉行不抵抗政策????????????????B.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29.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时间轴中空白处应填写)?
A.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B.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国共两党北平和谈
30.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周恩来评价道:“(台儿庄大捷)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该战役(  )
A.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首次胜利????????B.是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转折点
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使中国对日作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4275455316230
2020-2021学年(下)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考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依据;简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3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并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10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从中国的力量对比来看,我国政府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平。为了使双方作出让步,国民党必须建立自己的议会,这样,中国政府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中国的政府,各党派才能在政府的宪法范围内发挥作用。这些条件一项也未实现。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是无意义的。
——摘编自【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艾奇逊关于国民党政权失败的认识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A
D
C
B
B
C
A
A
C
A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A
B
C
A
B
B
C
C
A
C
A
C
31.【答案】(1)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持续时间最长,始终是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亚太等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美英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了前提,为同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后方、军事和情报基地,直接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
(2)依据:重视祭祀与战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国际惯例;全国人大决议。意义: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解析】(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持续时间最长,始终是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亚太等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美英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了前提,为同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后方、军事和情报基地,直接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一小问依据,据材料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结合所学得出重视祭祀与战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据材料二“二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结合所学得出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国际惯例;据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结合所学得出全国人大决议。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结合所学得出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32.(1)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2)创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政权原则。(4分)意义: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促进了各抗日阶层的团结;形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2分)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国民党失去民心: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巧取豪夺,民不聊生;(2分)伪国民大会召开和伪宪法颁布,专制独裁,丧失政治信誉。(2分)
②共产党赢得民心: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农民实现政治、经济翻身;(2 分)在政治上坚持和平、民主、团结,赢得各界人士支持。(2分)
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
【解析】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爱奇逊对国共双方在内战中得失民心的评价。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的观点进行阐述,可对国共双方分别评述。对国民党失民心进行评述时,可用国民党滥发纸币,官僚资本扩张,召开伪国民大会,颁布伪宪法,专制独裁,不讲信誉,一意发动内战,军队腐败等史实来说明;对共产党得民心进行评述时,可用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建国,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推行土地改革获得农民支持等史实说明。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