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的目的是
A、巩固唐朝统治 B、做贤明君主 C、减少决策失误 D、笼络人才
2、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
A、魏征 B、皮日休 C、房玄龄 D、李白
3、思考“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没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1300多年,初期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最早诞生于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6、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手段是
A、举荐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7、考中进士科第一名的,被称为:
A、状元 B、榜眼 C、探花 D、冠军
8、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他在位时南北重归统一 D、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9、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0年 D、618年
10、隋朝的统治繁荣一进,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二、列举题
11、请列举出隋、唐两朝的建立及灭亡时间。
12、列举唐朝全盛时期改进的两项农具。
13、 列举隋唐两朝与科举制有密切关系的君主。
三、图表题
14、请填出隋朝东西二都的名称,并标出隋朝大运河的四段名称。
四、材料解析题:
15、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太未足,征求无巳,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
材料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16、阅读下列材料:
唐朝时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当时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象征从此步步高升,这被称为“雁塔题名”。
请回答:
(1)新科进士及第是我们古代哪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该制度创建于何时?
(2)简述这一选官制度在唐朝的积极影响。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B C A B C A
四、材料解析题
15、(1)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朝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维护自己的统治。
16、(1)科举考试 创建于隋朝
(2)一、起了抑制门阀的作用。二、扩大了官吏来源。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C
A
E
B
D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