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2
1.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2)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
。
(3)3.7
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
。
2.科学家发现,中草药成分中提取的“汉防己碱”能有效避免病毒进入细胞,有助于预防埃博拉感染,其分子式为C38H42N2O6。请回答: (1)汉防己碱属于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汉防己碱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3)汉防己碱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
0.2%~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CH3COOOH)]溶液是一种杀菌能力强的高效消毒剂。
(1)过氧乙酸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欲配置0.4%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
g,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克。
4.
(1)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
①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②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10
g氢气在多少克氯气中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氯化氢气体?(假设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
6.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96
g,如该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变成白色沉淀,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7.
工业上煅烧125
t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56
t氧化钙,则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8.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若要制得16吨氢氧化钠,需要消耗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9.
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化学式:NH3)反应来制取尿素[化学式:CO(NH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生产240
t尿素,理论上至少需要氨气的质量为多少?
10.硫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1)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2)要使16gFe2O3恰好完全反应,需消耗上述10%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11.
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O+H2SO4
==
ZnSO4+H2O。计算:
(1)硫酸锌中锌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
(2)如果用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锌溶液配制10%的硫酸锌防腐液,需要加入多少克硫酸锌固体。
(3)取50
kg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80.5
kg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2.
将8.1
g氧化锌固体放入10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1)可生成硫酸锌多少克?(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3.
某工厂化验室常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工业废水中硫酸的含量。(1)若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g,需称取NaOH的质量是
g。
(2)取该氢氧化钠溶液40
g恰好能将100
g废水中的H2SO4中和,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4.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196
kg的酸性废水,求至少需要熟石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15.(1)配制溶液: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100
g,需要NaOH固体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cm3)。(2)某硫酸溶液98
g与4%的NaOH溶液20
g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16.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取50
g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
g,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17.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200
g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
g,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8.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滴加过程如图所示,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9.10
g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90
g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形成溶液。请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
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21.取锌、铜的混合物8
g与154.7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62.5
g。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
40
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200
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
239.6
g,请计算:
23.把7克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放在100克足量的稀硫酸里,反应停止后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6.8克。求(1)根据________定律,反应后生成H2质量是________克。(2)计算不纯的锌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4.将含杂质的锌样品10
g放入100
g稀硫酸中,反应充分后,称得反应后剩余混合物的质量为109.8
g,求:(杂质不溶,也不与酸反应)(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
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
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9
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g。(2)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6.
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一瓶稀盐酸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用铜锌合金和此盐
酸完成了如图的实验。(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
g。
(2)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7.将20
g生锈的铁片放入5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0.4
g,试求:(1)铁片中单质铁的质量;(2)铁片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3)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8.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同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
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
g。(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29.海南石碌铁矿其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请计算:某铁矿石,其中含Fe2O3
的质量为16
t,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多少?
30.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用1
000
t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理论上可以炼出560
t纯铁,求这种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
31.在136
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
g,同时得到3.2
g氧气。(1)经分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2.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3.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4.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收集到4.8
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
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
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_____g;(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
3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
g。
加热时间/
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18.4
(1)共制得氧气____
g。(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6.
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
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
g。过滤,得到滤液175.1
g。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
g。(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7.
取1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于烧杯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a(OH)2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当加入9.8
g
H2SO4溶液时,溶液的pH__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2)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8.
在一烧杯中盛有4.33
g
NaCl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20
g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28
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质量为50
g。求:(1)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9.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
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
g,过滤,得到滤液175.1
g。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___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0.
向6克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g。
(2)M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1.
某种氧化铜样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N2不参加反应,不考虑外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1)该实验需要测定的量:反应前后装置Ⅱ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的质量。
(2)充分反应后,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
g,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为达到实验目的,对反应前取用10%氢氧化钠溶液的要求是____g。
42.
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
g,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3.某氢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
12.4
g
放入锥形瓶中,加入
32.6
g
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加入盐酸的质量/g
0
25
37.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45
70
80.3
(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
0~25
g
时,____________与盐酸发生反应。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3)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44.课题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含量,取
10
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注入一定量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随反应进行,注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呈图所示关系。计算(1)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5.某省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的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下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某中学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取
2.0
g
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
20.0
g
盐酸平均分成
4
份,分
4
次加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见下表。试求:
次数
1
2
3
4
加入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1.3
0.6
0.2
0.2
(1)2.0
g
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
数。
46.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计算:(1)经分析,在第
1
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2)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样品
第
1
份
第
2
份
第
3
份
第
4
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
47.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是炼铁的原料。现取20.0
g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①FeCO3+H2SO4===FeSO4+CO2↑+H2O;
②菱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
请计算:
(1)20.0
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为______g。
(2)列式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8.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
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如下表。(1)共制得氢气________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9.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
Na2CO3===CaCO3↓+2NaCl)
50.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
g,加入200
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
g(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5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5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为____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______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入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53.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克。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克。(1)反应完全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
g。(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和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54.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2CO3与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5
g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进行了3次数据测定,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如下表:
测定次数
1
2
3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100
1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4.4
4.4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测定数据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第2次测定数据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5.取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27
g放入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在0~4
g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氯化铜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____g。
(3)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56.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
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右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
g时,还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57.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2)加入60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5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鸡蛋含有的营养素主要为____。(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9.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
g该溶液
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
所示。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
g,需要Na2CO3固体________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60.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
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加入60
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6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该样品11
g,全部溶液在100
g水中,再逐渐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
g,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______g。(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66.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4.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
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
生成氢气质量/g
0.04
0.04
0.02
(1)共制得氢气________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65.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
g)
(1)表中的“m”为__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37.8
135.6
m
134.5
134.5
66.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信息计算该样品中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7.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____
g。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68.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
g和94.4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9.生理盐水是生理学实验常用的氯化钠溶液。为测定某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AgNO3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反应后生成AgCl的质量为____
g。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
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
130
g
40
g
167.13
g
(2)计算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0.现有100
g氢氧化钠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0%氯化镁溶液至完全反应,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入氯化镁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g。(2)求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1.向100
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点所对应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所含溶质为___。(2)图中A点所对应的溶液总质量为____
g。
(3)求(1)中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2.如图为某厂生产的纯碱标签,某兴趣小组同学取11.0
g样品,加水溶解配成60
g溶液,然后往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样品中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30
g氯化钡溶液,反应后生成沉淀19.7
g。请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标签是否属实?
73.
有一含纯碱的食盐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
取30
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
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
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6.6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4.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
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
生成氢气质量/g
0.04
0.04
0.02
(1)共制得氢气
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75.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
g(主要成分Na2CO3,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食用碱中碳酸钠的纯度是多少?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同学称取11.4
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73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总质量为80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77.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
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
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
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
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1)m的值为
g。(2)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7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存放的固体氢氧化钠,由于保管不当已经变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实验测定其变质的情况。实验过程如下,取样品25
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80
g过量的稀盐酸,得到296.2
g溶液。试计算25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79.
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0
g,投入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2)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80.
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克。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克。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和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8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
g,加入到盛有5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
g。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2.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
g,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
g。(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PAGE
4(共99张PPT)
1.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2)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
。
(3)3.7
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
。
74
6∶7
1.4
g
【解析】
(1)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4×2+16=74
(2)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4×2)=6∶7
(3)3.7
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2.科学家发现,中草药成分中提取的“汉防己碱”能有效避免病毒进入细胞,有助于预防埃博拉感染,其分子式为C38H42N2O6。请回答: (1)汉防己碱属于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汉防己碱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3)汉防己碱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氮
有机物
四
7∶1
3.
0.2%~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
CH3COOOH)]溶液是一种杀菌能力强的高效消毒剂。
(1)过氧乙酸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欲配置0.4%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
g,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克。
2∶4∶3
20
4.
(1)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
①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②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10
g氢气在多少克氯气中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氯化氢气体?(假设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3∶1
(2)解:设10
g氢气燃烧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的氯化氢的质量为y
2
71
73
10
g
x
y
x=355g
y=365
g
答:10
g氢气在355克氯气中燃烧,同时生成365克氯化氢
气体。
5.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多少毫升?
解:设加入水的质量为m。
100×4.5
%=(100+m)×0.9
%,m=400
g,V=m/ρ=400
g÷1
g/mL=400
mL。答:加入水的体积为400
mL。
6.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96
g,如该石灰水
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变成白色沉淀,则可以吸收二氧化
碳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OH)2+CO2
==
CaCO3↓+H2O
74
44
2.96
g
x
x=1.76
g
7.
工业上煅烧125
t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56
t氧化钙,则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
100
56
x
56
t
x=100
t
高温
解:设生成56t氧化钙,需要分解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8.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制得16吨氢氧化钠,需要消耗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要制得16吨氢氧化钠,需要消耗氯化钠的质量为x
117
80
x
16
t
x=23.4
t
9.
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化学式:NH3)反应来制取尿素[化学式:CO(NH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生产240
t尿素,理论上至少需要氨气的质量为多少?
解:设理论上至少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34
60
x
240
t
x=136
t
2
2
10.硫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1)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
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2)要使16gFe2O3恰好完全反应,需消耗上述10%的稀硫酸的质量
是多少?
(1)设需水的质量为x。
50
g×98%=(50+x)
×10%
x=440
g
(2)设需10%的稀硫酸的质量为y。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60
294
16
g
y×10%
y=294
g
11.
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O+H2SO4
==
ZnSO4+H2O。计算:
(1)硫酸锌中锌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
。
65∶32∶64
(2)如果用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锌溶液配制10%的硫酸锌防腐液,需要加入多少克硫酸锌固体。
(3)取50
kg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80.5
kg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解:设需要加入硫酸锌固体的质量为x
×100%=10%
x=10
g
(3)设红锌矿中含氧化锌的质量为y
ZnO+H2SO4
ZnSO4+H2O
81
161
y
80.5
kg
y
=40.5
kg
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
12.
将8.1
g氧化锌固体放入10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1)可生成硫酸锌多少克?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x,可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O+H2SO4
==
ZnSO4+H2O
81
98
161
8.1
g
x
y
x=9.8
g
y=16.1
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9.8%
13.
某工厂化验室常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工业废水中硫酸的含量。(1)若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g,需称取NaOH的质量是
g。
(2)取该氢氧化钠溶液40
g恰好能将100
g废水中的H2SO4中和,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
(2)解:设废水中H2SO4的质量为
x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98
80
x
40
g×10%
x=4.9
g
则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100%
=4.9%
14.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196
kg的酸性废水,求至少需要熟石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解:设至少需要Ca(OH)2的质量为x
Ca(OH)2+H2SO4
==
CaSO4+2H2O
74
98
x
196
kg
x=148
kg
需要电石渣的质量为
=160
kg
15.(1)配制溶液: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100
g,
需要NaOH固体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cm3)。
(2)某硫酸溶液98
g与4%的NaOH溶液20
g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4
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
g×4%=0.8
g
设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0.8
g
x=0.98
g
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96
0.98
98
×100%=1%
16.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取50
g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
g,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解:设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为
x
HCl
+
KOH
==
KCl+H2O
36.5
56
7.3
g×2%
x
x=0.224
g
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17.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200
g石油产品中的残
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
g,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请计算: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8
设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8
g
x×200
g
x=4.9%
题型突破(六) 化学计算题
18.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滴加过程如图Z6-1所示,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9.10
g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90
g水使之完全
溶解,再向其中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形成溶液。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 + HCl===
H2O+NaCl
40
36.5
58.5
y
100
g×
7.3%
x
x=11.7
g
y=8
g
10-8+11.7
10+90+100
×100%=6.85%
20.
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解:(1)设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H2SO4
==
ZnSO4+
H2↑
65
161
2
13
g
y
x
y=32.2
g
X=0.4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
21.取锌、铜的混合物8
g与154.7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62.5
g。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H2:8g+154.7g-162.5g=0.2g
Zn
+
H2SO4
==
ZnSO4
+
H2↑
(2)设混合物中锌的质量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65
161
2
X
Y
0.2
65
X
==
2
0.2
2
0.2
==
161
Y
X=6.5g
Y=16.1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162.5-(8-6.5)=161g
16.1
161
×100%=10%
2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
40
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200
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
239.6
g,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2)参与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是
解析:(1)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是
200
g+40
g=240
g,
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
239.6
g,减少的质量即氢气的
质量
240
g-239.6
g=0.4
g。(2)准确写出
Zn
与H2SO4
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然后直接计算。
解:设参与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x。
Zn+H2SO4===ZnSO4+H2↑
98
x
2
0.4
g
解得
x=19.6
g
23.把7克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放在100克足量的稀硫
酸里,反应停止后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6.8克。求:
(1)根据________定律,反应后生成H2质量是________克。
(2)计算不纯的锌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质量守恒
(2)设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
g
x=6.5
g
锌的质量分数为
0.2
6.5
7
×100%=92.9%
24.将含杂质的锌样品10
g放入100
g稀硫酸中,反应充分后,称得
反应后剩余混合物的质量为109.8
g,求:(杂质不溶,也不与酸反应)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0.2
(2)设H2SO4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x=9.8
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9.8%
9.8
100
×100%=9.8%
25.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
g该合金放
入到盛有40
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
物的质量为49.9
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g。
(2)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设Cu-Zn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1
g
x=3.25
g
0.1
10-3.25
10
×100%=67.5%
26.
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一瓶稀盐酸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用铜锌合金和此盐
酸完成了如图的实验。
(2)解:设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x
Zn+2HCl===
ZnCl2+H2↑
73
2
x
0.2
g
X=7.3g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
g。
(2)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0.2
7.3
100
×100%=7.3%
27.将20
g生锈的铁片放入5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0.4
g,试求:
(1)铁片中单质铁的质量;
(2)铁片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3)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8.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同其他成分忽略
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
反应后,放出0.3
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
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1)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3
g
x=8.4
g
(2)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0.1
8.4+0.1
×100%≈1.2%
29.海南石碌铁矿其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请计算:某铁矿石,其中含Fe2O3
的质量为16
t,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多少?
30.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用1
000
t赤铁矿
石(主要含Fe2O3),理论上可以炼出560
t纯铁,求这种赤铁矿石
中Fe2O3的质量分数。
31.在136
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
g,同时得到3.2
g氧气。
(1)经分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68
32
x
3.2
g
x=6.8
g
2H2O2====2H2O+O2↑
MnO2
3
6.8
136
×100%=5%
32.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6
g
(2)解:设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x
68
32
x
1.6
g
x=3.4
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H2O2====2H2O+O2↑
MnO2
3.4
68
×100%=5%
33.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g,反应生成氧气的
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
1.0
(2)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68
32
68
g×x
1.6
g
x=5.0%
1.6
2H2O2====2H2O+O2↑
MnO2
34.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收集
到4.8
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
g,继续加
热至不再产生O2,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
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
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149
96
x
9.6
g
x=14.9
g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可回收到MnO2的质
量为23.2
g-14.9
g=8.3
g
9.6
2KClO3====2KCl+3O2↑
MnO2
△
3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
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
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
g。
加热时间/
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18.4
(1)共制得氧气____
g。
(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6
2KClO3====2KCl+3O2↑
MnO2
△
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149
96
x
9.6
g
x=14.9
g
14.9
100
×100%=14.9%
36.
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
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
g。过滤,得到滤液175.1
g。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
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9
(2)解:设100
g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SO4+2NaOH
==
Cu(OH)2↓+Na2SO4
160
98
x
4.9
g
x
=8
g
所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8%
37.
取1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于烧杯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a(OH)2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当加入9.8
g
H2SO4溶液时,溶液的pH__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2)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0.1
大于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钡的质量为x
Ba(OH)2+H2SO4
==
BaSO4↓+2H2O
171
98
x
3.92
g
x=6.84
g
(2)根据题意可知当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9.6
g时,100
g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19.6
g×20%=3.92
g
则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
×100%=6.84%
38.
在一烧杯中盛有4.33
g
NaCl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20
g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28
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质量为50
g。求:(1)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3
g
(2)解:设原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SO4+BaCl2
==
BaSO4↓+2NaCl
142
233
117
x
2.33
g
y
x=1.42
g
y=1.17
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100%=8.2%
39.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
取CuSO4溶液100
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
g,过滤,得到滤液175.1
g。
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___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9
(2)设100
gCuSO4溶液中所含CuSO4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98
x
4.9
g
x=8
g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
100
×100%=8%
40.
向6克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g。
(2)M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
NaCl和HCl
(3)解: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2.2
x=5.3
g
y=5.85
g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2.2%
41.
某种氧化铜样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
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
实验(N2不参加反应,不考虑外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1)该实验需要测定的量:
反应前后装置Ⅱ的质量
和______________的质量。
(2)充分反应后,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
g,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为达到实验目的,对反应前取用10%氢氧化钠溶液的要求是____g。
≥8
放入Ⅰ中的样品
(2)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CO2+2NaOH
Na2CO3+H2O
44
80
0.44
g
x
x=0.8
g
答: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8
g。
42.
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
g,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8
66%
20-6.8
20
×100%=66%
【解析】(1)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在第1次和第2次
向石灰石样品中加入稀盐酸时,固体质量都减少了5
g,说
明在前两次中稀盐酸都已经完全反应,在第3次中,虽然又
加入了20
g稀盐酸,但反应掉的固体质量只有3.2
g,说明该
反应中碳酸钙已经用完,因此第4次,剩余固体的质量仍然
是6.8
g。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解:由试题分析20
g稀盐酸恰好能与石灰石中的5
g碳酸钙完全反应
设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73
5
g
20g×x
x≈18.3%
答: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
加入盐酸的质量/g
0
25
37.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45
70
80.3
43.某氢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
12.4
g
放入锥形瓶中,加入
32.6
g
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
0~25
g
时,____________与盐酸发
生反应。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3)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开始锥形瓶中质量为45g,加入25g后为70g,没减少
说明没有气体逸出,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的质量:45g+37.5g-80.3g=2.2g
(做三次实验:即锥形瓶中物质是12.4+32.6=45,
加入0时为45;加入25时为70;加入37.5时为80.3)
2.2
(3)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x
44
2.2
g
解得
x=5
g
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100%=59.7%
答: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59.7%。
44.课题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含量,取
10
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注入一定量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随反应进行,注入稀盐酸
的质量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呈图所示关系。计算
(1)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稀
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
(1)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含量=
解:设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为
x,参加反应稀盐酸中
HCl
的
质量为
y。
CaCO3+2HCl
CaCl2+CO2↑+H2O
100
x
73
y
44
3.96
g
100
73
x
y
44
3.96
g
解得:x=9
g,y=6.57
g
9g
10
g
×100%=90%
6.57
65.7
×100%=10%
次数
1
2
3
4
加入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1.3
0.6
0.2
0.2
45.某省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的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下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某中学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取
2.0
g
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
20.0
g
盐酸平均分成
4
份,分
4
次加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见下表。试求:
(1)2.0
g
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
数。
(3)加入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点拨:表格数据型题解题方法是“抓不变量,考虑变量,
分析比较”。此题通过审题、分析比较表格的数据得出该实验
中第
1、2
组盐酸完全反应,第
3、4
组盐酸有剩余,所以计算
只能用
1、2
组的数据。
解:(1)2.0
g
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0.2
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0
g-0.2
g
2.0
g
×100%=90%
(3)设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x
CaCO3
+
2HCl
CaCl2+H2O+CO2↑
100
(2.0-1.3)g
73
5x
100∶73=(2.0-1.3
)g∶5x
解得:x=10.2%
答:略。
样品
第
1
份
第
2
份
第
3
份
第
4
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
46.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计算:(1)经分析,在第
1
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2)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硫酸
2
1.0
g
65
98
x
y
=
=
Zn+H2SO4
65
98
x
y
ZnSO4+H2↑
2
1.0
g
解得:x=32.5
g,y=49
g
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x,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y。
32.5
g
50
g
×100%=65%
49
g
100
g
×100%=49%
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Z
样品
第
1
份
第
2
份
第
3
份
第
4
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
Zn+H2SO4==ZnSO4+H2↑
98
2
40Z
0.4
Z=49%
或设4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M
Zn+H2SO4==ZnSO4+H2↑
98
2
M
0.4
M=19.6g
19.6
40
×100%=49%
题型突破(六) 化学计算题
47.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是炼铁的原料。现取20.0
g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Z6-2所示。
已知:①FeCO3+H2SO4===FeSO4+CO2↑+H2O;
②菱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
请计算:
(1)20.0
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为______g。
(2)列式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
20.0g-8.4g=11.6g
题型突破(六) 化学计算题
48.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
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1)共制得氢气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0.1
49.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
Na2CO3===CaCO3↓+2NaCl)
50.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
g,加入200
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
g(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5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
g。
4.4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5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
所示盐酸的质量为____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______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0
最低处
烧杯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入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53.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克。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克。
(1)反应完全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
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和胃药
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2
54.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2CO3与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5
g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进行了3次数据测定,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如下表:
测定次数
1
2
3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100
1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4.4
4.4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测定数据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Na2CO3与NaCl
70.7%
(3)计算第2次测定数据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
X=10.6g
Y=11.7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6
15
×100%≈70.7%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15g-10.6g=4.4g
11.7+4.4
15+100-4.4
×100%=14.6%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5.取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27
g放入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
数为2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
关系如图所示。
(1)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在0~4
g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氯化铜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____g。
(3)原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3)解:设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
CuCl2 + 2NaOH ===Cu(OH)2↓+2NaCl
135 80
x 1.6
g
解得x=2.7
g
故原混合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HCl+NaOH
===
NaCl+H2O
1.6
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4g,
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2g-4g=8g
56.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
取50
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
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
关系曲线如右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
g时,还没有产生沉
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解:设原滤液中CaCl2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
x 5
g
解得x=5.55
g
原滤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
5.55
50
×100%=11.1%
5
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
57.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
品15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
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2)加入60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CaCl2
HCl
(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
===
CaCl2+H2O+CO2↑
100 44
15
g×x 2.2
g
解得
x=33.3%
2.2
5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鸡蛋壳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含有的营养素主要为____。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蛋白质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
g+160
g-176.2
g=8.8
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
g
x=20
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0
25
×100%=80%
59.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
g该溶液
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
所示。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
g,需要Na2CO3固体________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21.2
(2)从图中获知,当BaCl2完全转化为沉淀时消
耗Na2CO3溶液的质量为40
g。
设BaCl2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208
106
x
40
g×26.5%
x=20.8
g
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8
150
×100%=13.9%
60.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
g于锥形瓶中
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
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加入60
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CaCl2
HCl
(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5
g×x
2.2
g
x=33.3%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3.3%。
2.2
6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该样品11
g,全部溶液
在100
g水中,再逐渐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
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
g,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______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117
x
10
g
y
x=10.6
g
y=11.7
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10.6+11.7
242
×100%=5%
氯
反应前溶液的质量:11+100+141=252g
反应后为242g,所以沉淀:252g-242g=10g
6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
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
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8
(2)设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8.8
g
x=21.2
g
y=23.4
g
23-21.2+23.4
23+150+135.8-8.8
×100%=8.4%
6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
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65
g
y=5.85
g
(2)设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BaCl2+Na2SO4===BaSO4↓+2NaCl
142
233
117
x
11.65
g
y
x=7.1
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0
g-7.1
g=2.9
g
5.85+2.9
140
×100%=6.25%
64.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
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1)共制得氢气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
生成氢气质量/g
0.04
0.04
0.02
0.1
(2)设10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04
g
1.96
10
×100%=19.6%
x=1.96
g
65.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
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
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
g)
(1)表中的“m”为__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37.8
135.6
m
134.5
134.5
134.5
(2)137.8
g-135.6
g=2.2
g,135.6
g-134.5
g=1.1
g,
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2.2
g+1.1
g=5.5
g
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5.5
g
x=12.5
g
12.5
15
×100%=88.3%
石灰石的质量:137.8+
2.2-100-25=15g
(烧杯中原质量:137.8
+2.2)
66.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信息计算该样品中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5.0
g
x=5.3
g
5.3
7.5
×100%=70.7%
67.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
部逸出)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____
g。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
g
x=10.6
g
y=11.7
g
22.3-10.6+11.7
200
×100%=11.7%
4.4
68.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
的石灰石12.5
g和94.4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
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
g×
80%=10
g。
设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10
g
y
x
x=4.4
g
y=11.1
g
11.1
10+94.4-4.4
×100%=11.1%
69.生理盐水是生理学实验常用的氯化钠溶液。为测定某生理盐水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AgNO3溶液混合,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反应后生成AgCl的质量为____
g。
(2)计算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7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
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
130
g
40
g
167.13
g
解:设130
g该生理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2.87
g
x=1.17
g
1.17
130
×100%=0.9%
70.现有100
g氢氧化钠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0%氯化镁溶液
至完全反应,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入氯化镁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g。
(2)求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8
解:设10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MgCl2+2NaOH===
2NaCl+Mg(OH)2↓
80
58
x
5.8
g
x=8
g
8
100
×100%=8%
71.向100
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点所对应的混合物过滤,
滤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
(2)图中A点所对应的溶液总质量为____
g。
(3)求(1)中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2SO4
200
解: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CuSO4+2NaOH===
Na2SO4+Cu(OH)2↓
142
98
x
9.8
g
x=14.2
g
滤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4.2
200
×100%=7.1%
72.如图为某厂生产的纯碱标签,某兴趣小组同学取11.0
g样品,加水溶解配成60
g溶液,然后往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样品中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30
g氯化钡溶液,反应后生成沉淀19.7
g。请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标签是否属实?
70.3
解:设所取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
BaCO3↓+2NaCl
106
197
x
19.7
g
x=10.6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
11
×100%=96.4%>96%
73.
有一含纯碱的食盐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
取30
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
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
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3.4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30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6.6
g
106/44=x/6.6
g
x=15.9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30
g(15.9
g)×100%=53%
15.9
30
×100%=53%
30+100-123.4=6.6g
6.6
74.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
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
生成氢气质量/g
0.04
0.04
0.02
(1)共制得氢气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10
g硫酸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04
g
x=1.96
g
1.96
10
×100%=19.6%
0.1
75.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
g(主要成分Na2CO3,其他成分不与酸
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
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食用碱中碳酸钠的纯度是多少?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1)设12
g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100
g盐酸中含氯化氢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4.4
g
x=10.6
g
y=7.3
g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6
12
×100%=88.3%
7.3
100
×100%=7.3%
7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同学称取11.4
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73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总质量为80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4
解:(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4.4
g
x=10.6
g y=11.7
g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1.4-10.6+11.7
80
×100%=15.6%
11.4+73-80=4.4
77.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
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
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
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
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1)m的值为
g。
(2)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3
10
解:设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x,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Y
x
4.4
g
x=11.1
g
Y=10g
11.1
105.6
×100%≈10.5%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8.8
g
x=21.2
g
7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存放的固体氢氧化钠,由于保管不当已经
变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实验测定其变质的情况。实验过
程如下,取样品25
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80
g过量的稀盐
酸,得到296.2
g溶液。试计算25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解:设25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280
g-296.2
g=8.8
g
79.
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0
g,投入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2)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设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H2SO4
==
Na2SO4+H2O+CO2↑
106
98
44
y
50
g×9.8%
x
x=2.2
g
y=5.3
g
(2)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80.
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克。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克。
请计算: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和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2
g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HCl
NaCl+H2O+CO2↑
84
44
x
2.2
x=4.2
g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4.2
g+50
g+11.5
g-2.2
g=63.5
g
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84%
答: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63.5
g,胃药中NaHCO3的
质量分数为84%。
8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
g,加入到盛有5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
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
g。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
g+50
g-56.6
g=4.4
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是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
g
x=10.6
g y=11.7
g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与生成氯化钠的
质量之和。氯化钠的质量为11.7
g+(11
g-10.6
g)=12.1
g
12.1
56.6
×100%≈21.4%
82.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
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
g,加入200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
g。(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
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
g+200
g-
216.2
g=8.8
g。
设25
g贝壳中所含CaC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111
44
x
y
8.8
g
x=20
g
y=22.2
g
25
g贝壳中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
20
25
×100%=8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0
g
+200
g-8.8
g=211.2
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2.2
211.2
×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