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8 14: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2.整体感知
在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第15课《钢铁长城》对应“国防建设”的内容,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对应“外交成就的内容”,但三篇课文共同围绕了一个主题,即“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因此每篇课文都要引导学生去揭示这一主题。在“外交成就”中,第16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外交成就,第17课则展示了新中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成就。
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过程与方法:
研读、分析相关资料,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外交方面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内在联系
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其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要外交成就;全方位外交则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教学难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梳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联合国成立于 年,是由 的国际组织。中国是 之一,也是联合国 之一。但在 等国家的操纵下, 长期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重返: 年10月, 通过决议,恢复 在联合国的 , 立即把_________________从联合国以及所属一切机构中 。
3、意义:这是 ,大大提高了 。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 ,对新中国实现 、 政策。双方持续了长达 多年的 。
(2)原因:随着 和 ,20世纪 ,
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3)过程:1971年的 ;1971年7月, ;
1972年, ,中美双方签署了 ,标志两国关系 ;1979年,中美 。
2、中日建交
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 。
3、意义:出现了 。
三、全方位外交
1、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 政策,坚持在 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 。
2、道路:中国积极发展 ,秉承 的全球治理观,顺应 、 、 、 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 。
3、格局:中国特色 全面推进,形成 、 、 的外交布局。
4、评价:中国的 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 、 的坚定力量,在 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整体感知】
PPT展示:第五单元结构
师:同学们看到的是第五单元的结构图,其中“国防建设”部分,我们通过第15课《钢铁长城》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外交成就”部分包涵了两课内容,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定下了基调,打下了基础,之后我国的外交事业又有怎样的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PPT展示: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标题
【导入新课】
PPT展示:1949~今与我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师:大家观察这幅统计图,我国在哪个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目最多?
生:1970-1979年
师:很好,那么20世纪70年代为什么我国外交事业会出现大发展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请大家把书翻到85页,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来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
生: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建交,3、中日建交
师: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章 攻坚克难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教学过程】
PPT展示:[板书]第一篇章 攻坚克难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共同学习(读课文,做标记,梳理知识点,打造大阅读)
师: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谁来给我们讲讲为什么中国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呢?
生:回答
PPT展示: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P85)
师:请同学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把红字在书本相应位置标记好,那么,是什么势力阻碍了中国恢复我们理应享有的联合国合法席位呢?
生:美国
PPT展示: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P85)
师:在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阻碍下,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道路变的异常艰辛。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让我们通过学案上的一些资料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一过程,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回答。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努力,历史理解、史料实证)
PPT展示:
材料一: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材料二: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材料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其中非洲国家26票,占1/3)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提案。毛泽东主席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播放视频《纪录片重返联合国之路》
据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生:回答(提示: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原因2: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原因3:中国的外交政策赢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播放视频《纪录片重返联合国之路》(升华情感)
师:视频中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英文单词是哪个?
生:YES
师:正是这76声“YES”将中国送入了联合国,同学们听到最后的结果是,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非常激动、非常自豪。
师:经过中国的不懈努力,在许多国家的支持下,我们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作为中国人,我们都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3.归纳总结
PPT展示: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P86)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师: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P86)
师:让我们结合材料,深入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对中国、对世界的深刻影响”
PPT展示:
材料: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它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中、美、苏、英、法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的任何决议拥有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的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深入挖掘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深远意义。(提示:①对中国 ②对世界)
生:(提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
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外交在另外的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篇章,突破壁垒,中美、中日建交。
PPT展示:[板书]第二篇章 突破壁垒 中美、中日建交。
1.共同学习(读课文,做标记,梳理知识点,打造大阅读)
师:请同学们先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实行怎样的对华政策?”
生:回答
PPT展示: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P81)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P86)
师:请同学们列举五六十年代中美之间的重大史实。
生:回答
PPT展示:
1950-1953年 中国抗美援朝 1961-1969年 中国抗美援越
师:由此,中美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中国一直被美国敌视、孤立、封锁。
PPT展示:《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示意图》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努力,历史理解、史料实证)
PPT展示:
师:那么,同学们你知道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师: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源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请各组同学合作探究“1950-1970年,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并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回答。
生:(提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等国防建设、两弹一星成功)
师:国际形势的变化主要源于中美双方均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下面请一二三四组,围绕材料合作探究“分析美国寻求与中国改善的原因”,请五六七八组,围绕材料合作探究“分析中国寻求与美国改善的原因”,完成后,请双方各派一位代表来回答。
美国组合作探究问题
PPT展示:
材料一:“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 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四: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五: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原因之二在于原子时代这一严峻的现实。……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了。
——尼克松
据材料,分析美国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中国组合作探究问题
PPT展示:
材料一: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
——《苏联的霸权主义》
材料二: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所以,我国有必要改善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而解决中美间的长期争端、改善两国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有重大意义。
——《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据材料,分析中国寻求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生:回答(提示:美国: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③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中国: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②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和平统一。)
师: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并且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中美两国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也有各自的利益需求,这使得在70年代改善中美两国的关系,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
师:通过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中美双方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是什么?
生:国家利益
3.动手动脑(培养时空观念)
师:面对美国发出的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中国做出了怎样的积极回应呢?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是怎么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整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并制成时间轴
生:回答
PPT展示:
1971年4月 1971年7月 1972年2月 1979年
时间轴: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交
4.合作探究(历史理解、史料实证)
PPT展示:
材料一:1954年,国际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材料二: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从“拒接握手”到“历史性的握手”,请同学们分析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由敌对变为正常化
师:请同学们根据《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分析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和课本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5.合作探究
PPT展示:
材料四:《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上海)
(一)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二)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材料五:《中美建交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根据材料四、五思考: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和课本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基本前提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美建交对中国有什么积极影响?
生: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建交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师:那么同学们说说看,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中国外交有那些影响呢?
生:(提示:1.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2.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PPT展示:
1972年毛主席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师: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6.合作探究
PPT展示:
1949~今与我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20世纪70年代为什么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大发展时期?
生:回答
师: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也打破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给中国制造的外交壁垒,因此,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五大国之一的中国,开始履行大国的职责,显现出大国的担当。下面让我加入第三篇章,大国担当,全方位外交的学习。
PPT展示:[板书]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 全方位外交
1.共同学习(读课文,做标记,梳理知识点,打造大阅读)
师: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请问“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表现有哪些?”
生:(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P87)
师:那么,“2.中国展现大国担当,打造全方位外交的行动有哪些?”
生:(1)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87
(2)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P87
(3)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P87
师:那同学们知道哪些中国参与的国际行动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生:介绍
PPT展示:
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
中国援助非洲埃博拉疫情的医生和物资
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
师:通过共同学习,同学们一起介绍了许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成就,下面,老师邀请了一位伟大的人物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当今中国的外交成就,请大家一起来聆听。
PPT展示:
习近平主席中共十九大报告录音
师:聆听了习主席的报告,请大家结合课文,回答:“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如今我国已与多少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请你评价一下我国的外交成就。”
生:(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P88
(2)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P88
(3)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P88
师:从70年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取个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科技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1.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提高。(根本原因)
2.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3.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课堂小结】(PPT展示)
请大家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联合国、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的内容加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间轴,形成整堂课的完整时间轴。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堂练习】
学案拓展训练部分(内容以选择题、问答题为主,注重知识的掌握)。
【板书设计】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一篇章 攻坚克难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二篇章 突破壁垒 中美、中日建交
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 全方位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