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毫米和千米
第1课时 认识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5页例1、例2及第35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毫米,以及用“毫米”作单位测量、估算物体长度的过程。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
3.积极参加测量活动,丰富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发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明确毫米和厘米间的关系,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刻度尺、1分钱硬币。
学生准备:橡皮一块、刻度尺、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操作活动,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指明学生回忆或与学生一起交流: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厘米。
让学生说一说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并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在学生回答时,用PPT课件出示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2.师引导:我们一起回忆了以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现在就来测量一下自己的橡皮的厚度吧!要求先估计一下橡皮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再测量并填表。
估计值
测量值
长度
宽度
厚度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全班汇报交流:说说你在测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发现了什么。
生1:我的橡皮长度3厘米多一些。
生2:我的橡皮厚度不到1厘米
有的学生大胆地猜测出了毫米。
师:3厘米多一些,多了几格?或者还差几格是4厘米?厚度不到1厘米,差几格是1厘米?那么这些数据怎么表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教学新知
(一)认识毫米。
1.师:毫米到底有多长呢?实际上1毫米并不难找,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尺子上,只要我们细心就能找到它,仔细观察尺子的哪些地方是表示毫米的。
提示学生:可以从尺子“0”刻度一段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间找。
学生先自己找,然后交流找的结果。
结合橡皮长度并不都是整厘米数和有的厚度不到1厘米这些情况,引出“毫米”,以及“毫米”在测量中的作用和字母表示。
2.教师介绍毫米的意义和字母表示。
3.提出“1毫米有多长”的问题,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提出“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的要求,先让学生自己数,然后交流数的结果。
4.让学生自己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了解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然后,指导学生用手捏住1分硬币,另一只手轻轻抽出,了解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是1毫米。
学生自己测量1分硬币,了解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也可以写作1 mm,读作1毫米。
(二)探究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提示学生从尺子上探究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仔细观察尺子的刻度,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方便,数的时候用笔指着数。
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全班同学汇报。
生1:我发现1和2之间有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发现7和8之间有10个小格,也是10毫米。
生3:我发现每个1厘米之间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出1厘米等于1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三)实际测量。
1.让学生再次测量自己橡皮的长、宽和厚度,并用准确的结果表示。
2.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度,并记录下来。
3.测量一本练习本的厚度。
4.估测一摞纸有多少张。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
四、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汇报。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毫米
毫米可用字母mm表示
1毫米写作1毫米,读作1毫米
1厘米=10毫米或1 cm=10 mm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亲身体会1毫米的厚度,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对他们的认知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了“毫米”在他们脑海中的影像。
[不足之处] 在交流的过程中个别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这样可使单调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思维也活跃,只有让学生切身体会了,才能领悟得更快。
第2课时 测 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3、例4及第37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估算并用不同的方式测量一段路程的长度。
2.经历不同方式的估算、测量。
3.通过实际的测量,感受生活中大约的长度。
【教学重点】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估算并用不同的方式测量一段路程的长度。
【教学难点】
经历不同方式的估算、测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卷尺。
学生准备:卷尺、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带着学生来到操场上,用卷尺测量出10米长的一段距离,在起点和终点处做上标记,让学生感受10米长的距离。
2.感知10米有多长。
10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10米。
二、小组合作测量
1.让学生测量自己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测量自己1分钟大约走多少米。(走得快的和慢的可不一样啊)
3.测量操场的周长。
三、探究测量方法
1.探究测量的方法。
用平时走路的步子走出五、六步,用卷尺测量出总厘米数,算出平均一步大约有多长即可得到自己的一步的长是多少厘米。
2.根据结果测量1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用平时走路的速度走1分钟,数出在1分钟里共走了多少步。
1分钟走的步数×一步的长度=1分钟走的距离。(单位:米)
3.测量操场的周长。
方法一:沿着操场走一圈看有多少步,然后与一步的大约长度相乘即可得出操场的周长。
方法二:沿着操场走一圈看有多少步,然后与一步的实际测量长度相乘得出操场的周长。
方法三:用卷尺实际测量操场的一周长度。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呢?分享给大家吧!
五、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测 量
1.感知10米长的距离
2.测量1分钟走的距离
3.测量操场的周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总结问题,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能力,试题设置得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也逐渐地提高。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
[不足之处] 对课前的学情掌握得不是很到位,也没有及时做调整,总抱有一种“害怕学生学不会,不相信学生”的心态,放手不到位。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时,设计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多一些,让学生感受知识就源于生活。
第3课时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5,说一说及第39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
3.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从网上收集数据信息。
【教学重点】
体会长度单位“千米”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说说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下面的测量用什么长度单位最合适?
(1)铅笔的长度;
(2)硬币的厚度;
(3)课桌的高度;
(4)教室的长度;
(5)测量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
师:测量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
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太远,我们需要更长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二、教学新知
1.教师选择一个典型数据,先让学生说一说用近似数表示大约是多少,然后证明1000米也可以写成1千米。
2.教师介绍:“千米”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来表示。
(板书:1000米=1千米或1000 m=1 km)
3.进一步认识千米。依据估算结果引导学生用“千米”描述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4.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说一说1千米中有多少个10米,并解释怎样知道的,得出:1千米中有100个10米。
(2)利用上节课测量操场的实际数据,让学生算一算几圈是1千米,进一步感知1千米有多长。接着介绍标准跑道的长度是400米,2圈半是1千米。
(3)提出“从学校门口往东到哪儿大约有1千米”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给予评价,并参与交流。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闭着眼“想”1千米。
5.“千米”的应用。
(1)师生谈话,了解马拉松赛跑全程的长度大约是42千米。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的长度,启发学生提出“6300千米为什么叫万里长城”的问题。接着观看介绍“万里长城”的资料片(PPT课件出示),再交流了解到的知识。使学生知道“万里长城”中的“里”是我国的长度单位,长城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表示是6300千米。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呢?分享给大家吧!
四、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完成教材第39页练一练第1,2题。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1 km=1000 m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总结问题,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能力,试题设置得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也逐渐地提高。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
[不足之处] 对课前的学情掌握得不是很到位,也没有及时做调整,总抱有一种“害怕学生学不会,不相信学生”的心态,放手不到位。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时,设计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多一些,让学生感受知识就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以及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例题及第41页练一练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乘交通工具出行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了解“速度”的意义,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与路程、时间和速度有关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乘交通工具出行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与路程、时间和速度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提出问题: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提示牌)
学生观察提示牌,并汇报发现的问题。
2.教师手指方向和路程的提示牌提问:从这个提示牌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提示牌的作用。
这个提示牌表示出此地正北方向,距离173千米处是北京,此地正东方向,距离68千米处是天津。
3.教师手指“限速”提示牌,先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意思,然后教师介绍“速度”和“限速”的含义,同时,介绍不同道路的限速常识。
速度的含义: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限速70千米的意思是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
4.让学生用速度描述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中的事物,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结果的机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生对话,交流避暑山庄在什么地方以及知道的信息。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教师介绍五一劳动节放假期间红红一家到承德旅游的问题。让学生读题目及红红与爸爸的对话,了解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数据书写在黑板上。
3.讨论:解决问题要先干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4.交流解答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出来,然后进行简单小结。
下午3时(即15时) — 上午8时(即8时)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速度: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限速:每小时行驶的距离不能超过的千米数
路程÷时间=速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能力,试题设置得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也逐渐地提高。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
[不足之处] 对课前的学情掌握得不是很到位,也没有及时做调整。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时,要加强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树立数学语言准确性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