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课时作业
《谏逐客书》
【语言知识积累】
(一)读准字音
缪公(
)
蹇叔(
)
鄢(
)
功施到今(
)
穰侯(
)
灵鼍(
)
犀象(
)
駃騠(
)
外厩(
)
叩缶(
)
搏髀(
)
黔首(
)
(二)辨识通假
(1)昔缪公求士(
)
(2)遂散六国之从(
)
(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
(4)而陛下说之(
)
(三)一词多义
(1)举
(2)负
(3)就
(4)资
(5)于
(6)以
(四)词类活用
(1)东得百里奚于宛(
)
(2)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
(3)遂散六国之从(
)
(4)蚕食诸侯(
)
(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
(6)而歌呼呜呜快耳者(
)
(7)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
(8)王者不却众庶(
)
(9)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
(五)古今异义
(1)使之西面事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方位词。西边。
(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表示因果关系。②用在下半句表示结果。
(六)文言句式
(1)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何负于秦哉!(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出于秦然后可。(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检测】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昔缪公求士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C.而母立于兹
D.汝幸而偶我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归顺
B.强公室,杜私门
杜:堵塞,封闭
C.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恰逢
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肖:相像,类似
3.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汝幸而偶我
D.当尽吾意为幸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B.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妻书》中,作者引用了《孟子》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自己不顾妻子而勇于牺牲的原因。
(2)《与妻书》中,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没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快意生活的原因,这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以“真正的爱情”为开头,把苏轼、归有光、林觉民三个人巧妙运用其中,写一组排比句。
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与妻书》的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心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①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②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选自《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有删改)
【注】①踬碚:遭受挫折。②杌陧:(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B.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C.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D.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亥,即辛亥年,属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其中,“辛”为十天干之一,“亥”为十二地支之一。
B.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
C.史迁,即司马迁。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章。序只能写在文章的前面。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起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课时作业
《谏逐客书》参考答案
【语言知识积累】
【答案】①事实论证
②驱逐客卿将致秦之危亡
(一)【答案】mù
Jiǎn
Yān
Yì
RAng
Tuó
Xī
Tí
Jiù
Fǒu
Bì
qián
(二)(1)【答案】“缪”同“穆”(2)【答案】“从”同“纵”,合纵
(3)【答案】“内”同“纳”,接纳(4)【答案】“说”同“悦”,高兴
(三)(1)【答案】动词,攻克,占领
动词,被任用
(2)【答案】动词,辜负
动词,依恃,凭仗
(3)【答案】动词,成就
动词,接近,靠近
(4)【答案】动词,资助,供给
名词,财物
(5)【答案】介词,从
介词,在
(5)【答案】介词,依靠
连词,来
(四)(1)【答案】名词作状语,在东面
(2)【答案】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3)【答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4)【答案】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
(5)【答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6)【答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畅快
(7)【答案】形容词作动词,看重
(8)【答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9)【答案】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
(五)(1)【答案】面向西。
(2)【答案】用来……的。
(六)(1)【答案】状语后置句
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2)【答案】状语后置句
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
(3)【答案】状语后置句
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
(4)【答案】判断句
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5)【答案】判断句
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
(6)【答案】判断句
这就叫作“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7)【答案】状语后置句
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
(8)【答案】状语后置句
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
【反馈检测】
1.【答案】D
【解析】A项,“缪”同“穆”;B项,“内”同“纳”,接纳;C项,“而”通“尔”。
2.【答案】A
【解析】A项,“来”的意思是“招致,招揽”。
3.【答案】B
【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形容词作动词,看重;C项,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D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幸事。
4.【答案】D【解析】D项,“所以”一词表原因,不表结果。现代汉语表结果。
5.【答案】C【解析】C项,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6.【答案】(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
7.【答案】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怀念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的永恒
林觉民《与妻书》中“真真不能忘汝”的呼唤
【解析】三个人物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语言,特别要突出“真正的爱情”的诗句;同时注意前后要构成排比关系。
8.【答案】《与妻书》以对妻子的深情和为国捐躯的激情感动世人。
9.【答案】B
【解析】断句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和句式,如专有名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本句中,“草木”“风云”“全国”“乃”“如”前都要断开,且前两句句式整齐,构成对偶句,排除A、D两项。“全国久蛰之人心”中“人心”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序也可放在书的后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11.【答案】A
【解析】没有使用排比手法。
12.【答案】(1)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的人的羞耻啊!
(2)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希望用它来作为对阅读这本书的国人的勉励。
【解析】第(1)句关键词:继述,继承;徒,仅;诚,实在。第(2)句关键词:为,写;以为,以之为;勖,勉励。
【参考译文】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以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跟人民的敌人交锋搏斗,所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情形的悲壮,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最为突出。我党的精华,全部被烧毁,那个损失可以说是太大了!然而这场战役,碧血到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方,草木为他们满含悲伤,风云因他们变了颜色,全国人民长期隐藏抑制的情绪,这才大大振作奋发起来。(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无法遏止抑制,不到半年武昌起义的大革命就因此成功。那么这场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使天地惊骇、鬼神哭泣,其和武昌革命这一战役一同长存而为后人纪念。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变乱纷纷而来,(使得)黄花岗上的烈士坟墓,还埋没在荒野杂草之间。自烈士们牺牲以后拖延了七年之久,才有烈士坟墓墓碑的修建;拖延十年之久,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而七十二烈士中,有的虽有事迹记载却记述得不够详细具体,有的只留存姓名而没有(记下)事迹,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不可查考,就好像历史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着司马迁的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手笔),也不能够给五百个壮士一个个立传,这就越发使人悲痛啊!
邹海滨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这本书请求我为它写篇序言。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看看国内,敌人的气焰正嚣张,(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在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就是被许多烈士不惜牺牲生命去争取的主张,还和过去一样不能(被)实行。那么我这次行动所肩负的责任,比三十年前更加重大。假如全国的人都以这些先烈的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帮助我完成这个重大的责任,实现我们建立真正的中华民国的理想,那么这一部创建民国的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就可以流传后世而永垂不朽!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的人的羞耻啊!
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希望用它来作为对阅读这本书的国人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