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学月(5月份)月考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学月(5月份)月考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8 21: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学月(5月份)月考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拼拼写写我最棒。(9分)
他zhànɡ(
)着自己体型大,总是找身材瘦小的同学比赛摔跤,以此来qī
fu(

别人。谁知这一次,不管他怎么用劲,都bān(
)不动这个新同学,反而被勾住了jiǎo
wàn
zi(
),重重倒在地上。
2.
小嘎子自认为是shuāi
jiāo(   
)能手,仗着自己shǒu

yǎn
kuài(    
 ),qī
fu(   )小胖墩儿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3.他看着师傅娴熟的shǒu
fǎ(
)和shuā
jiānɡ(
)时那shén
shènɡ(

不可qīn
fàn(
)的样子,发shǎ(
)发zhènɡ(
)。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8分)
要查的字
音节
除部首外的笔画数
结构
第五画名称




三、选词填空。(4分)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不但……还……    即使……也……
(1)孩子( 
 )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 
 )没有命了。
(2)(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强,( 
 )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3)猴子( 
 )不理孩子,( 
 )撕得更凶了。
(4)(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四、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吐痰(tán)
疤痕(pā)
铸就(zhù)
B.捏住(niē)
冷绊子(bàn)
国子监(jiàn)
C.蘸水(zhān)
诈骗(zà)
揪住(jiū)
D.颧骨(qián)
揩眼泪(kāi)
露馅儿(xiàn)
2.
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
耐心
)
B.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特别
)
C.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当然
)
D.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羞愧
)
3.下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出处和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刷子李——《红楼梦》——冯骥才
B.小胖墩儿——《小兵张嘎》——徐光耀
C.严监生——《儒林外史》——吴敬梓
D.祥子——《骆驼祥子》——老舍
4.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儿也不像他皱巴巴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稳稳当当地把要过河的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A.哑巴老人爱干净。
B.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C.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
D.哑巴老人尽心尽力地为过河的人服务。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誉之曰”和“陷子之盾”中的两个“之”意思一样。
(  )
(2)《田忌赛马》启示我们做事要讲究计策,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应对别人的短处。
(  )
(3)《跳水》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
六、句子练习。(8分)
1.根据句子内容判断人物的特点。(填序号)(4分)
A.高大健壮,充满自信
B.好胜心强,聪明机灵
C.爱钱如命,极度吝啬
D.派头十足,技艺高超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2)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4)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2.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4分)
爱干净的妈妈
慢吞吞的同桌
爱管事儿的小组长
忠于职守的保安叔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5分)
微风吹来一阵,碧绿的池水泛起层层波纹,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盛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发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池塘,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
楚人夸他的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他的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人的话自相矛盾,
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2)《田忌赛马》根据汉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内容改写。
九、阅读理解。(17分)
(一)跳 水(节选)
(7分)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心惊胆战:

2.你觉得将孩子比喻成炮弹恰当吗?请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1分)
A.不恰当,因为孩子与炮弹没有相似点。
B.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扎进海里的声音非常响。
C.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与炮弹的重量大。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2分)

4.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至少两点)(3分)

(二)人的潜力(10分)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④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    )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⑥首先,脑科学表明,人的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大约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的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500个左右的神经元相联系,形成了500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多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的解剖表明,他的大脑中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非常多的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⑧再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⑨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出伟大的贡献。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栋梁之材。(有改动)
1.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重视的是(  )(1分)
A.智能
B.力
C.物
D.人
2.短文第⑦段在介绍人脑有丰富的神经突触时,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1分)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3.填入第④段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如果 就
B.既然 就
C.虽然 但是
D.因为 所以
4.对第⑥⑦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刺猬大脑中只有几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个突触。
C.列宁的大脑中有100亿个神经元。
D.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就越聪明。
5.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回答。(不超过5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表达。(30分)
(1)小练笔。(5分)
12月20日,在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就读的小明在校门口捡到了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及少许零钱。请你代小明写一则招领启事。
(2)作文。(25分)
你喜欢探险吗?你曾经探过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请你写一个探险故事。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拼拼写写我最棒。(9分)
他zhànɡ(
)着自己体型大,总是找身材瘦小的同学比赛摔跤,以此来qī
fu(

别人。谁知这一次,不管他怎么用劲,都bān(
)不动这个新同学,反而被勾住了jiǎo
wàn
zi(
),重重倒在地上。
2.
小嘎子自认为是shuāi
jiāo(   
)能手,仗着自己shǒu

yǎn
kuài(    
 ),qī
fu(   )小胖墩儿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3.他看着师傅娴熟的shǒu
fǎ(
)和shuā
jiānɡ(
)时那shén
shènɡ(

不可qīn
fàn(
)的样子,发shǎ(
)发zhènɡ(
)。
一、1.仗
欺负

脚腕子
2.
摔跤 手疾眼快 欺负
3.手法
刷浆
神圣
侵犯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8分)
要查的字
音节
除部首外的笔画数
结构
第五画名称


6
左右


jiāng
6
上下
横撇

wēi
5
半包围


zhǎn
5
上下

三、选词填空。(4分)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不但……还……    即使……也……
(1)孩子( 只要 )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 就 )没有命了。
(2)( 因为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强,( 所以 )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3)猴子( 不但 )不理孩子,( 还 )撕得更凶了。
(4)( 即使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也 )难以回转身来。
四、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吐痰(tán)
疤痕(pā)
铸就(zhù)
B.捏住(niē)
冷绊子(bàn)
国子监(jiàn)
C.蘸水(zhān)
诈骗(zà)
揪住(jiū)
D.颧骨(qián)
揩眼泪(kāi)
露馅儿(xiàn)
2.
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
耐心
)
B.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特别
)
C.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当然
)
D.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羞愧
)
3.下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出处和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A.刷子李——《红楼梦》——冯骥才
B.小胖墩儿——《小兵张嘎》——徐光耀
C.严监生——《儒林外史》——吴敬梓
D.祥子——《骆驼祥子》——老舍
4.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儿也不像他皱巴巴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稳稳当当地把要过河的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A.哑巴老人爱干净。
B.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C.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
D.哑巴老人尽心尽力地为过河的人服务。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誉之曰”和“陷子之盾”中的两个“之”意思一样。
(  )
(2)《田忌赛马》启示我们做事要讲究计策,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应对别人的短处。
(  )
(3)《跳水》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
五、(1)× (2)√ (3)×
六、句子练习。(8分)
1.根据句子内容判断人物的特点。(填序号)(4分)
A.高大健壮,充满自信
B.好胜心强,聪明机灵
C.爱钱如命,极度吝啬
D.派头十足,技艺高超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2)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4)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2.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4分)
爱干净的妈妈
慢吞吞的同桌
爱管事儿的小组长
忠于职守的保安叔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1)D
(2)C
(3)B
(4)A
2.示例:今天,我又看见那位保安叔叔了。他头戴贝雷帽,身着墨绿色的制服,
手里拿着对讲机正跟人说着什么。不一会儿,他又拿起桌子上的登记表让门口的人填写信息。等那人填好了,保安叔叔又耐心地为他指路。你还别说,有了这位认真负责的保安叔叔,我们小区的安全便有了保障。
七、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5分)
微风吹来一阵,碧绿的池水泛起层层波纹,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盛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那么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发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池塘,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七、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
楚人夸他的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他的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人的话自相矛盾,
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2)《田忌赛马》根据汉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内容改写。
八、(1)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2)司马迁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九、阅读理解。(17分)
(一)跳 水(节选)
(7分)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心惊胆战:心里非常害怕。
2.你觉得将孩子比喻成炮弹恰当吗?请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B
)(2分)
A.不恰当,因为孩子与炮弹没有相似点。
B.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扎进海里的声音非常响。
C.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与炮弹的重量大。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2分)
船长发现孩子有危险,命令他立即跳水。
4.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至少两点)(2分)
(1)语言短促,很有力度。(2)连续用三个感叹号,说明形势很危急。
(二)人的潜力(10分)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④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    )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⑥首先,脑科学表明,人的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大约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的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500个左右的神经元相联系,形成了500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多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的解剖表明,他的大脑中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非常多的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⑧再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⑨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出伟大的贡献。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栋梁之材。(有改动)
1.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重视的是(  )(1分)
A.智能
B.力
C.物
D.人
2.短文第⑦段在介绍人脑有丰富的神经突触时,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1分)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3.填入第④段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如果 就
B.既然 就
C.虽然 但是
D.因为 所以
4.对第⑥⑦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刺猬大脑中只有几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个突触。
C.列宁的大脑中有100亿个神经元。
D.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就越聪明。
5.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回答。(不超过5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C 2.C 3.A 4.D
5.
(1)人脑有超量的神经元;(2)人脑的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3)人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有很大的可塑性。
6.不能删去。因为“一般认为”是指普遍认为,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删去后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十、习作表达。(30分)
(1)小练笔。(5分)
12月20日,在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就读的小明在校门口捡到了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及少许零钱。请你代小明写一则招领启事。
(1)示例:
招领启事
今在实验小学门口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钱、物若干。请失主到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领取。
五年级(1)班:小明
12月20日
(2)作文。(25分)
你喜欢探险吗?你曾经探过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请你写一个探险故事。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5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