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积累与应用梳理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积累与应用梳理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8 20: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积累与应用梳理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拼拼写写我最棒。
fànɡ

niǔ
dònɡ
hǎi
ōu
bāo
fu
hōnɡ
mínɡ










máo
dùn
zhī

shǎ
ɡuā
niē
zhù
shén
shènɡ










lǒu
zhù
fàn
cuò
ɡōu
zi

quán

zhǎnɡ








zhí
zi
miáo
zhǔn
jiàn
shēnɡ






根据语境写字词。
(1)他经常zhànɡ(
)着手上的biān
zi(
)去qī
fu(
)别人。
(2)因为有人给他chū
móu
huà
cè(
),所以他轻松yínɡ(
)得了比赛。
(3)一sōu(
)游轮正在海面上hánɡ
xínɡ(
)。
(4)他不小心摔了一jiāo(
),hóu
lónɡ(
)那里的伤口虽然缝合了,但医生说可能会留下一道bā
hén(
)。
(5)这位shuā
jiānɡ(
)shī
fu(
)的手艺kān
chēnɡ(
)一绝,围观的人群经常看得fā
zhènɡ(
)。
(6)这只猴子抢了小男孩的mào
zi(
)后,便向wéi
ɡān(
)爬去,一边爬,一边sī(
)扯着抢来的东西,还不停地xià
hu(
)、dòu
nonɡ(
)追上来的小男孩。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扳手(bān)  包袱(fú)  
绊脚石(pàn)  揪住(jiū)
B.手腕(wàn)
钢铸(zhù)
颧骨(quán)
疤痕(pá)
C.师傅(fù)
侄儿(zí)
吐痰(tán)
揩眼泪(kāi)
D.蘸洗(zhàn)
露馅(xiàn)
欺诈(zhà)
怔住(zhèng)
2.下列每组词语中,括号里的词不能用来解释加点字的一项是(

A.道旁李(道路)
B.问其故(事故)
C.冀复得兔(重复)
D.溺而不返(返回)
3.与“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
A.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都不会一滴不掉。
B.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一定有人不掉。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或许有人会掉一点。
D.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或许有人不会掉。
4.对“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句中“如山般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傅的身材魁伟,像山一般挺拔。
B.师傅身穿黑色服装,像山一样黝黑。
C.师傅的名声很高,像山一般高大。
D.师傅的手艺精湛,像山一般稳重、娴熟。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莫能陷也。(没有东西能刺破它。)
B.于物无不陷也。(任何东西没有被它刺破的。)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
D.不可同世而立。(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6.下面与“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的描写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B.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C.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D.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7.为什么四十秒钟的时间太长呢?请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
A.因为水手们的心里很焦急,迫切希望孩子能够浮上来。
B.因为水手们感到很愧疚,对不起船长的儿子。
C.因为水手们在大海里有危险,所以想早点儿救出孩子。
D.这是水手们的感觉有问题,其实根本没有四十秒的时间。
8.“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中加点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时间越来越长,说明时间过得很慢。
B.表示时间越来越短,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C.表示时间的变化很快速,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D.表示时间的变化很缓慢,说明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三、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和描写对象。(填序号)
①外貌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神态描写
A.祥子
B.严监生
C.小嘎子
D.刷子李
1.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2.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3.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

4.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

四、词语积累与运用。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3分)
(1)严监生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2)完了,师傅露馅儿了。


(3)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


2.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分类。(7分)
①膀大腰(

②(
)步如飞
③(
)头丧气
④语重(
)长
⑤结实(
)棒
⑥大(
)大摆
以上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有______;描写人物神态的是______;描写人物动作的有______;形容人物言辞诚恳、情意深长的是______。(填序号)
四、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是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语段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它是:

(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9分)
(1)先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再写写诗句的意思。(6分)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
   万仞:
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 
   尽:
(2)围绕“热”选择两个事物加以描写,注意将“热”写生动。(2分)
(3)将《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写出来。(1分)
六、回忆课文,完成练习。
(1)楚人有
,誉之曰:“吾盾之坚,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2)《跳水》的作者是
,课文叙述的事情是
,赞扬了船长
的品质。
(3)《田忌赛马》中刻画了一个任用贤才的田忌,有善于思考的孙膑,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诗中描写儿童忙碌的句子是

(5)《草船借箭》选自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故事中刻画的人物各有特点,有
的诸葛亮,有
的曹操,有忠厚老实的鲁肃……
(6)《军神》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
,是
,还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清贫》中刻画了一位

的共产党的干部形象。
七、阅读理解。(22分)
(一)跳 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心惊胆战:
2.你觉得将孩子比喻成炮弹恰当吗?请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A.不恰当,因为孩子与炮弹没有相似点。
B.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扎进海里的声音非常响。
C.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与炮弹的重量大。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3分)
4.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至少两点)(4分)
(二)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多次的辗转,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带来的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她在白天的劳碌后,每晚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完,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3分)
(1)出门在外或者离开家乡在他乡生活的人。(
)
(2)衣服破烂不堪。(
)
(3)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
2.本文讲了哪两个故事?你能概括出来吗?(4分)
(1)
(2)
3.儿子珍藏腰带,实际上珍藏的是
。(2分)
4.对“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母亲的教育让儿子懂得自己的错误。
B.母亲的一大堆剥好的葵花子,让儿子无限感动,所以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
C.母亲吃尽辛苦,作为儿子不能赡养母亲,担负自己的责任,所以非常忏悔。
5.短文的结尾,有哪些好处呢?请写出两点。(2分)
习作表达。(30分)
题目:礼物的故事
每一份礼物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收到过特别的礼物吗?你送过他人特别的礼物吗?请你写一个关于礼物的故事。注意故事的内容要完整,有条理,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拼拼写写我最棒。(10分)
1
fànɡ

niǔ
dònɡ
hǎi
ōu
bāo
fu
hōnɡ
mínɡ










máo
dùn
zhī

shǎ
ɡuā
niē
zhù
shén
shènɡ










lǒu
zhù
fàn
cuò
ɡōu
zi

quán

zhǎnɡ








zhí
zi
miáo
zhǔn
jiàn
shēnɡ






放肆
扭动
海鸥
包袱
轰鸣
矛盾
芝麻
傻瓜
捏住
神圣
搂住
犯错
钩子
摩拳擦掌
栀子
瞄准
监生
2.根据语境写字词。
(1)他经常zhànɡ(
)着手上的biān
zi(
)去qī
fu(
)别人。
(2)因为有人给他chū
móu
huà
cè(
),所以他轻松yínɡ(
)得了比赛。
(3)一sōu(
)游轮正在海面上hánɡ
xínɡ(
)。
(4)他不小心摔了一jiāo(
),hóu
lónɡ(
)那里的伤口虽然缝合了,但医生说可能会留下一道bā
hén(
)。
(5)这位shuā
jiānɡ(
)shī
fu(
)的手艺kān
chēnɡ(
)一绝,围观的人群经常看得fā
zhènɡ(
)。
(6)这只猴子抢了小男孩的mào
zi(
)后,便向wéi
ɡān(
)爬去,一边爬,一边sī(
)扯着抢来的东西,还不停地xià
hu(
)、dòu
nonɡ(
)追上来的小男孩。
2.
(1)仗
鞭子
欺负
(2)出谋划策

(3)艘
航行
(4)跤
喉咙
疤痕(5)刷浆
师傅
堪称
发怔(6)帽子
桅杆

吓唬
逗弄
二、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扳手(bān)  包袱(fú)  
绊脚石(pàn)  揪住(jiū)
B.手腕(wàn)
钢铸(zhù)
颧骨(quán)
疤痕(pá)
C.师傅(fù)
侄儿(zí)
吐痰(tán)
揩眼泪(kāi)
D.蘸洗(zhàn)
露馅(xiàn)
欺诈(zhà)
怔住(zhèng)
2.下列每组词语中,括号里的词不能用来解释加点字的一项是(
B

A.道旁李(道路)
B.问其故(事故)
C.冀复得兔(重复)
D.溺而不返(返回)
3.与“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A
)
A.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都不会一滴不掉。
B.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一定有人不掉。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或许有人会掉一点。
D.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或许有人不会掉。
4.对“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句中“如山般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师傅的身材魁伟,像山一般挺拔。
B.师傅身穿黑色服装,像山一样黝黑。
C.师傅的名声很高,像山一般高大。
D.师傅的手艺精湛,像山一般稳重、娴熟。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物莫能陷也。(没有东西能刺破它。)
B.于物无不陷也。(任何东西没有被它刺破的。)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
D.不可同世而立。(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6.下面与“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的描写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B.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C.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D.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7.为什么四十秒钟的时间太长呢?请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A
)
A.因为水手们的心里很焦急,迫切希望孩子能够浮上来。
B.因为水手们感到很愧疚,对不起船长的儿子。
C.因为水手们在大海里有危险,所以想早点儿救出孩子。
D.这是水手们的感觉有问题,其实根本没有四十秒的时间。
8.“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中加点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表示时间越来越长,说明时间过得很慢。
B.表示时间越来越短,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C.表示时间的变化很快速,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D.表示时间的变化很缓慢,说明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三、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和描写对象。(填序号)(6分)
①外貌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神态描写
A.祥子
B.严监生
C.小嘎子
D.刷子李
1.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2.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3.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

4.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

三、1.③④
B
2.①
A
3.③
C
4.②
D
四、词语积累与运用。(10分)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3分)
(1)严监生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2)完了,师傅露馅儿了。


(3)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


2.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分类。(7分)
①膀大腰(

②(
)步如飞
③(
)头丧气
④语重(
)长
⑤结实(
)棒
⑥大(
)大摆
以上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有______;描写人物神态的是______;描写人物动作的有______;形容人物言辞诚恳、情意深长的是______。(填序号)
三、1.(1)立刻
(2)露马脚
(3)尴尬
2.粗





①⑤

②⑥

四、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9分)
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是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语段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它是:“年纪大的老人”(删去“老”或“年纪大”的)。
(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b)(a)(c)。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面对老弱病残,我们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9分)
(1)先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再写写诗句的意思。(6分)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孤独。     万仞:表示高度的单位。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留下来的人。     尽:没有了。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2)围绕“热”选择两个事物加以描写,注意将“热”写生动。(2分)
天气太热了。小狗伸出红红的舌头吐着热气。地上的小树垂头丧气的,似乎要枯萎了。
(3)将《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写出来。(1分)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六、回忆课文,完成练习。(12分)
(1)楚人有
鬻盾与矛者
,誉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
(2)《跳水》的作者是
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叙述的事情是
猴子逗孩子,孩子爬到了桅杆的横木上,随时都有危险,最后船长用枪命令孩子跳进大海里
,赞扬了船长
镇定自若、急中生智
的品质。
(3)《田忌赛马》中刻画了一个任用贤才的田忌,有善于思考的孙膑,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多动脑筋,善于观察,这样才能想出好办法。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范成大
。诗中描写儿童忙碌的句子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草船借箭》选自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三国演义
》,作者是
罗贯中
。故事中刻画的人物各有特点,有
神机妙算
的诸葛亮,有
生性多疑
的曹操,有忠厚老实的鲁肃……
(6)《军神》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
军神
,是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还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清贫》中刻画了一位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的共产党的干部形象。
七、阅读理解。(22分)
(一)跳 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心惊胆战:心里非常害怕。
2.你觉得将孩子比喻成炮弹恰当吗?请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B
)(3分)
A.不恰当,因为孩子与炮弹没有相似点。
B.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扎进海里的声音非常响。
C.恰当,这样能够写出孩子与炮弹的重量大。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3分)
船长发现孩子有危险,命令他立即跳水。
4.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至少两点)(4分)
(1)语言短促,很有力度。(2)连续用三个感叹号,说明形势很危急。
(二)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多次的辗转,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带来的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她在白天的劳碌后,每晚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完,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3分)
(1)出门在外或者离开家乡在他乡生活的人。(
游子
)
(2)衣服破烂不堪。(
褴褛
)
(3)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忏悔
)
2.本文讲了哪两个故事?你能概括出来吗?(4分)
(1)母亲解腰带为儿子做拎带。
(2)母亲带了十多斤嗑好的瓜子探望服刑的儿子。
3.儿子珍藏腰带,实际上珍藏的是
对母亲真挚的感情
。(2分)
4.对“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母亲的教育让儿子懂得自己的错误。
B.母亲的一大堆剥好的葵花子,让儿子无限感动,所以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
C.母亲吃尽辛苦,作为儿子不能赡养母亲,担负自己的责任,所以非常忏悔。
5.短文的结尾,有哪些好处呢?请写出两点。(2分)
①因为他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内心非常感动并且为自己对母亲的抱怨感到愧疚。__②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习作表达。(30分)
题目:礼物的故事
每一份礼物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收到过特别的礼物吗?你送过他人特别的礼物吗?请你写一个关于礼物的故事。注意故事的内容要完整,有条理,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5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