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8 16:3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备课录(四下数学第五单元)


三角形的特性例1、例2
课时
1
备课人
课时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会做出三角形的一条高,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做三角形的高,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会做三角形的高。
课前亮点
利用“从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和要点
教学意图
个性化修改
一、驱动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三角形。你觉得今天我们会学些有关三角形的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猜的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三角形的定义和各部分名称、画高。(板书:定义、各部分名称、画高)
二、单元展开
(一)第一单元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
请学生板画一个三角形。
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板书:3条边
3个角
3个顶点)
多通道导学
导学单:

(1)自学课本P60。
(2)画一个三角形。
思考:什么是三角形?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自主性预学
3、交互式研学
(1)小组交互学习
(2)全班交互学习
预设:
(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顶点,我们可以称三角形的ABC。

(2)你觉得什么是三角形?你怎样理解?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并完善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关键词:3条、线段、围成、图形(重点理解:“围成”)
质疑1:怎么理解“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句话?
4、即时练习:
下图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归纳小结:
(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二)第二单元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高
1、多通道导学
(1)猜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高,三角形肯定也有高,你觉得什么叫三角形的高?
提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谁与谁之间的距离?梯形呢?
(2)同学们的猜想对吗?看看书上的答案。齐读这句话。
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过A点画高你会吗?请学生上台演示。
2、自主性预学
3、交互式研学
预设:
A


B

C
师:过A点画高你会吗?请学生上台演示。
强调:
先要找到A点的对边BC,然后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BC重合,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重合。然后画垂线,写上高。BC叫底。垂足用┐表示。
(2)画BC边上的高会吗?
强调:先要找到BC的对应的顶点,再做到两个重合。
(3)说一说:AD是BC的高。BC上的高是AD
板书:顶点————对边
垂线
(4)过点B画高、画AC的高。小组合作:1号看5号,2号看6号,3号、4号互查。
检查、反馈错法的画法
4、小结:底与高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在哪一条边上作高,这条边作高,这条边就称之为“底”。
画高的方法: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边重合。
(2)沿底边平移三角尺,直到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三角形底边所对的顶点。
(3)从顶点起沿三角尺的直角边向底边画线段,这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5、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三角形有三条高,你觉得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为什么?
6、画一画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它们的高在哪里?
质疑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三角形是不是也有无数条高呢?
质疑3: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为什么?
质疑4: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预设:
发现:因为三角形有3个顶点,过每个顶点都可以向对边作高,所以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作3条高。由于三角形的种类不同,三角形的高的位置也就不同。
三角形的3条高总能相交于一点。有的相交于三角形的内部,有的相交于三角形的外部,有的相交在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
第三单元
学习内容:例2:三角形的稳定性。
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和四边形。
预设发现:
(1)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摆出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2)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四边形,可以摆出形状、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3)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预设:自行车的车架是三角形的。
篮球架上篮板的支架是三角形的。
电线杆上的支架也是三角形的。
……
三、达标总结
(一)收获整理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三角形,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
1.巩固练习
1.《课堂作业本》P43第3题

2.判断:
(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也具有稳定性。(

(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2.拓展练习
(1)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数学同步》P57第5题。
3.《课堂作业本》P43第5题指导。
为了防止大树被风吹倒,你有什么好办法?(请画出示意图)(这题就是三角形稳定性的体现:在树杆旁边支一根木棍,与地面一起形成一个三角形。)
四、课堂作业本P43
教学目标达成:
由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入对三角形的研究,并通过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可能要学的内容,衔接比较自然。
教学目标达成:
(1)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怎么理解“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句话?)
(2)明确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表示方法。
学力培养:
运用圈一圈、找关键词、提出疑问、举例说明、画图法等方法来理解三角形的定义。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自学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力培养:
学生边画边介绍过A点怎样画三角形BC边上的高。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先找A点的对边BC,再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BC重合,缓慢移动,当三角尺的另一条和A点重合时,画垂线,标上直角符号,写上底和高。(即:找—合—移—画—标)五字口诀,便于记忆。
学力培养:
在学会锐角三角形画高的基础上,学生尝试画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学会知识的迁移。
教学目标达成: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力培养:
运用摆一摆、举例子的方法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A
(

)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B

C
三角形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