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第二单元 装点我的居室
活动二 写意花鸟
学习目标
认识写意花鸟画的定义和发展过程。
了解和学习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
了解和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欣赏
练习
历史
定义
画法
小结
用笔
用墨
书写胸中意象是为写意。
“写”是具象,“意”是抽象。
写意即抒发胸意,抒发自己的情感。古代写意画中通常都是作者有感而写,从画中能感受豪放、简练、洒脱的笔墨,以及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和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准确,运笔熟练,得心应手,意到笔随是写意的最高境界。
返回
写意名家
中国美术史上出现过三座艺术高峰: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这三位艺术巨匠,均是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开一代写意花鸟画新风。
明代徐渭题画诗谈到:
“不求形似求生韵”
朱耷
(1626一1704),江西南昌人。弋阳王裔孙,曾出家为僧,号个山,又号雪个。后还俗,最后号八大山人。工诗文,书法魏晋。画山水,学董其昌,上追黄子久,花鸟放纵雄奇,后自成一家八大山人以他奇古的笔墨画出的“伤心鸟”、“瞪眼鱼”传达了他孤高、愤懑的情怀。他的《荷花小鸟》、《孔雀牡丹竹石图》可以说是体现他艺术观的代表作。
吴昌硕
(1844-1927),名俊,俊卿,初字香补或作香圃,中年后改昌硕,别号老或,苦铁,大聋等。他是我国近代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其于诗文、书、画、治印均以不蹈袭前人,终于独树一帜,自成流派,成为左右一代的大宗师,其流风余韵远及国外,并至今不衰。
齐白石
(1864—1957)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频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白石山人、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幼喜丹青,十二岁学木匠,十五岁学雕花手工,业余练习绘画。二十七岁时,拜萧芗陔、文少可为师,后又师从王湘绮学习诗文画论,开始写诗、刻图章,兼作画工,为乡里作衣冠像。四十岁后,曾先后五次游历各地,并将画稿汇集为《借山图卷》。五十岁时,因战乱避难到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五十七岁时,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艺术日趋成熟。
返回
返回
用 笔
中锋:执笔端正,运笔时笔杆垂直在纸上运行,线条有稳重、圆润的感觉!
侧锋:使笔头侧着在纸上运行,笔尖在线的一侧,线条变化较多。
逆锋:笔头在纸上倒逆运行,如犁破土,线条轻松自如。
拖笔:像中锋一样但笔杆不要直立,拖笔而行,线条轻松自如。
散锋:将笔毛散开在纸上有节奏的运行,以一当十变化莫测。
返回
用 墨
墨法:
泼墨:泼墨是大写意特有的、痛快淋漓的表现手法,但泼墨并不是无目的的泼洒,也要掌握用笔的笔势及浓淡层次的变化,弄不好就会产生墨中无笔,死墨一块。
破墨:趁墨底未干,就以浓墨、淡墨,清水或颜色加以冲化,生动有致,变化莫测。
积墨:就是用水墨层层积染的意思,画面会产生深厚滋润,层次丰富的效果。
菊花的画法
用小白云笔中峰干笔画出菊花的结构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画出菊花的叶子
用白云笔中锋干笔画出菊花的树枝及叶脉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画出罐子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画出果子
用白云笔中锋干笔画出果子的尾部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给菊花着色
题字完成
菊花的局部
荷花的画法
荷花的种类
用提笔侧峰湿笔画出荷叶
用提笔中峰半湿笔画出慈姑叶
用大白云笔中峰干笔画出荷叶及慈姑杆
用长峰兼毫笔半侧峰半湿笔画出荷花
用大白云笔中峰干笔画出荷叶及慈姑的叶脉
用大白云笔中峰干笔画出水草,后题字完成
枝头小鸟
用白云笔中锋干笔画出小鸟的眼睛及嘴等
用白云笔半侧锋干笔画出小鸟的头部
用白云笔中锋干笔画出小鸟的翅膀及尾巴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画出小鸟的背部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画出小鸟的腹部
用白云笔中锋干笔画出小鸟的腿和脚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画出树枝
用提笔半侧峰湿笔画出树叶
返回
用白云笔中锋干笔画出树叶的叶脉,后题字
小创作
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副写意花鸟画小品。
返回
作品赏析
返回
小结
写意花鸟画的定义。
写意花鸟画的历史。
写意花鸟画的绘画的方法及步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