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8 21: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木瓜恰恰恰
学段学科:
小学音乐
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及情绪变化。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3.
能正确分辨切分音节奏和切分音节奏在音乐中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分辨切分音节奏和切分音节奏在音乐中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简介印度尼西亚。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旅游啊?好,闭上眼睛坐上飞机出发!睁开眼睛,看,我们到哪里啦?哦~我们现在到了
“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看,那里风景如画,四季如春,不仅是个旅游胜地,更是盛产水果的地方,看,这是什么,哦,木瓜。那的木瓜皮薄,个大,味鲜,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呢。听,你们听到了什么?哦~是印尼果农们卖水果的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激发孩子主动学习新歌的兴趣。)
二、播放歌曲,整体感受。
现在我们先来欣赏这首歌,听听这首歌的情绪前后有什么变化?根据前后情绪的变化你会分为几个乐段?
(设计意图:深入学习之前,先播放整首歌曲,让孩子整体感知歌曲的情绪,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
深入学习,品味音乐。
1.品第一乐段。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乐段,听一听这段音乐和我们平时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2)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恰恰恰”、教师在“恰恰恰”处扭胯)
(3)除了用扭胯,还可以用什么来表达“恰恰恰”?
(4)播放第一乐段,师生在恰恰恰处随音乐加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2.品第二乐段
(1)
欣赏第二乐段,发现有什么音乐特点?
(2)
师生按节奏型读歌词,感受节奏特点,引出切分音。
(3)
学拍切分音节奏。
(4)
第二乐段由这么多的切分音组成,表达了卖水果的人什么心情啊?
(5)
播放音乐,读读拍拍。
(6)
练习巩固:
第一大题:分辨切分音节奏
A:看一看:这三组节奏型,哪一种有切分音节奏?
B:听一听:这三组节奏型,哪一种有切分音节奏?
第二大题:四人小组寻找生活中的切分音。
(设计意图: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听节奏,打节奏,唱歌词,分辨节奏,找生活中的切分音等练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同时,让孩子感受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音乐。)
(7)教师小结:生活处处有音乐。
3.学习第三乐段
(1)
播放第三乐段,谈节奏特点
(2)师小结歌曲旋律整体结构:第三乐段的节奏和第一乐段的节奏型是一样的。在整首歌曲中它其实是再现部分,所以这首歌在我们音乐中可把它分为A—B—A的回旋式歌曲。
4.加上动作,完整表演整首歌曲
5.音乐拓展
在印尼的水果摊可真热闹,在我们中国的市场里也很热闹。听!(播放《卖汤圆》、《新货郎》)
??刚刚我们听的这两首歌曲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歌《木瓜恰恰恰》有什么共同之处?
?
对,都是在卖东西。这种歌唱体裁——叫卖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各种有趣的叫卖声,如:播放?磨剪子来……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在课余多搜集搜集。
(设计意图:在拓展教学这一环节中,我搜集了歌曲〈卖货郎〉〈卖汤圆〉等歌曲,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更明确地使学生了解了“叫卖”这一艺术形式。)
4、
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