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音乐 我的音乐网页2 牧童之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小学音乐 我的音乐网页2 牧童之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8 21: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牧童之歌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能感受三拍子乐曲的韵律,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基本唱会歌曲的两个声部。
4、能通过合唱体会声音的和谐统一美,感受到合唱的乐趣,逐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
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表情的唱好歌曲
2、能体验多声部的和声美。
教具准备:
教学用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热身,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先请大家把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用柯尔文手势复习音阶。
2、柯尔文手势复习《小蜜蜂》。(出示课件一)
3、音乐律动,情景铺垫
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图片没有声音),这么漂亮的景色请你们跟着老师的脚步一起去海边漫步吧。(出示课件二)
老师带领同学随乐律动。(踏步做三拍子律动)播放《贝壳之歌》背景音乐。
二、感受与体验
1、了解三拍子的特点
师:你注意到老师是怎样踏步的吗?有没有规律?(生……)
师:是的刚刚我们的规律是咚哒哒 咚哒哒一直在重复,这是几拍子的旋律呢?(三拍子乐曲,每小结有3拍。)这三拍的力度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他的力度是怎样的?他的力度是强弱弱)
2、体会三拍子并创编身势动作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三拍子乐曲,除了可以用踏步的方式表现强弱弱规律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身势来表现?(生。。。。拍手,拍腿,击肩等),随《贝壳之歌》乐律动。
三、参与表现,新歌新授
(一)学唱高声部
1、聆听歌曲
迈着轻快的舞步,走进美丽的海滨,调皮的小浪花在向我们招手,可爱的小贝壳在唱着歌欢迎我们呢。让我们来听听她在唱些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
师随伴唱范唱歌曲,指名说情绪及歌词内容。(出示课件三)
师:说的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贝壳之歌》(出示课件四:第一声部词曲)。
2、了解曲式结构
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呢?请大家仔细聆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画一画旋律线。指名说说有几个乐句。(三个乐句)这三个乐句中,有没有相似的乐句呢?生…… 师:这两个乐句,作曲家运用了“同头换尾”的作曲手法。(出示课件五:高声部旋律)
3、学唱高声部旋律
师: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来唱唱呀?那我们就来试试唱它的旋律吧。
(1)师生做柯尔文手势轻声哼唱第一声部旋律。指导不足
(2)我来唱第一乐句,请一个同学唱第二乐句,大家一起唱第三乐句。
(3)加上柯尔文手势齐唱第一声部旋律。
4、学唱歌词(出示课件六:高声部词曲)
(1)生随琴轻声哼唱歌词。
(2)男女生接龙唱词。
(3)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师:请大家用美美的声音有感情有表情的来唱一遍。
5、学唱《贝壳之歌》低声部(出示课件七)
(1)音乐活动——《挑战小海星》.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挑战小海星的游戏吧。游戏规则:将低声部旋律的难度分成“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每过完一关都会有奖励哦,加油!激励学生进行读谱视唱,并用柯尔文手势表示。
课件出示第二声部旋律,音乐播放第一声部旋律,学生边做科尔文手势,边唱出第二声部旋律。
如图: 1 — —| 7 — — |1 — —| 7 — —|
2 — —| 1 — — |7 — — | 1 — —|
2 — —| 1 — — |7 — — | 1 — 0 ||
第二关: 1 — 1 | 7 — 7 | 1 — 1 | 7 — 7|
2 — 2 | 1 — 1 | 7 — 7 | 1 — 1|
2 — 2 | 1 — 1 | 7 — 7 | 1 — 1||
下面进入挑战三颗星,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哼一哼,并做科尔文手势。(课件出示)
师生接龙,生先唱,师接唱。
学生齐唱,加上柯尔文手势唱。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可是这关要求高低声部配合好了才算闯关成功,就请大家和老师来配合,老师唱高声部,大家唱低声部。师生配合,老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
(2)合唱游戏。学生分高、低声部合唱歌曲曲谱。
(3)师:我们今天学唱的《贝壳之歌》是一首由两个声部组成的合唱歌曲,请大家来唱唱低声部的歌词。老师、学生一同演唱低声部歌词,并做出柯尔文手势。(出示课件八:低声部词曲)
A、低声部同学演唱低声部,高声部同学做安静聆听并做高声部的柯尔文手势。
B、请高声部同学演唱高声部,低声部同学仔细聆听并做低声部的柯尔文手势。
三、参与合作,快乐体验
1、聆听歌曲。(出示课件九:新歌全曲)
师:请大家听一听歌曲,你能听出自己的声部吗?心里默唱自己的声部。
学生聆听合唱《贝壳之歌》。
2、合作演唱。
学生合作,准确合唱高、低声部歌词。请高声部和低声部合作,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要注意聆听其他声部的声音。
3、完整表现。
学生自信的参与表现,加入声势造型,和谐、完整的演唱《贝壳之歌》作品。
四、小结本课
阳光,沙滩,海浪,贝壳。。。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美好的生活,也请每一位同学能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争做环保小卫士,今天的课上到这,谢谢大家!(出示课件十)

《贝壳之歌》教学反思

对于这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以他们的体验为教学起点,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
开始部分通过听新授歌曲的伴奏并进行律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感受三拍子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对于三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来说,要从多方面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学生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课堂上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自信的与人合作演唱歌曲。在音乐活动中学会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柯达伊”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柯尔文手势也多次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音高、音准上,以及合作练习中,直观清晰的为孩子们提供形象的视觉提示,为他们唱好二声部旋律,打下基础。本课注重孩子们内心的音乐感,以及相互配合的能力。在学唱歌曲低声部时,通过音乐游戏——《挑战小海星》,采用难度逐渐增加的方式,降低学唱的难度,让二声部的进入变得水到渠成。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低声部的歌词教学操练不足,导致出现高低声部旋律配合很好,但歌词配合却不如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寻求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认真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