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第二十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第二十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9 10: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互升高 中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历史试卷
100
1
1


2 2 11










1 页 共 6 页
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这一措施( )
A.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废除雅典的债务奴隶制
C.保障全体公民的政治权利 D.导致雅典城邦迅速衰落
7.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
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A.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B.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C.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 D.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
8.自公元前242年起,罗马政府专门设立“外事裁判官”来审理涉外案件,通过互相参照、通融权衡,以
取得一些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这一举措( )
A.破坏了法律至高无上原则 B.促进了罗马成文法的产生
C.增强了罗马法的灵活实效 D.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9.美国《邦联条例》赋予邦联政府的权力都是战时权力,即便发行公债、财政管理,也都是围绕着战争而
进行的。邦联政府没有设置最高行政长官,部门长官由国会任命。可见,美国邦联政府( )
A.维护了各州整体利益 B.行政权力呈软弱特征
C.有利于解决战时危机 D.仅享有财政管理权力
10.在联邦政府中,1787年宪法赋予每一个部门用以制约其他两个部门的权力:就国会而言,两院以三分
之二的多数就能推翻总统对国会议案的否决……对总统来说,他可以批准或否决国会立法,任命最高法
官;而最高法院则有权裁定国会立法、总统及其他行政官员是否违宪。这些规定(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旨在保障美国的宪政民主
C.使国会处于美国立法的核心 D.提高了各部门的行政效率
11.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
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
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 )
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C.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度 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12.某校团委在搜集“宪法简史”的宣传材料时,发现中国同盟会在1912年的一份通电中指出:“参议院
为最高之机关,而国务员为责任之主体,总统所发布之法制、命令及一切公文,皆须国务员副署,始能
发挥效力。”下列法律文件中,对国家权力运行的设想与之最接近的是( )
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 2 页 共 6 页
C.1787年美国宪法 D.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
13.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
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14.武昌起义后,至1911年年底,有多达14个省响应起义,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省的立宪派与革
命派通力合作;湖南省的起义由革命党人发动,但政权很快落入立宪派手中。时人评论说:“辛亥革命,
皆以咨议局(清末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机构为发端”。由此可推知,1912年年初成立的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 )
A.实际上由立宪派控制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存在较大的妥协倾向 D.继承了清末宪政成果
15.1913年11月,《民权报》发表评论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
百。”这一评论折射出( )
A.传统政治模式已改变 B.民国政府不得民心
C.政治民主化基本实现 D.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16.《旧唐书》所载的官吏中科举出身的共二十人,占入传总人数的56%,入传的人一半以上具有科举出身
的资格,其中位至四、五品以上高官的共十五人,占科举人仕者总数的68%,由此可知,唐朝( )
A.科举成为入仕重要途径 B.门阀政治不复存在
C.官僚道德素养日益提高 D.官僚政治逐渐巩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
17.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们正濒临解散的边缘……尽管外界认为我们的意见极为一致,事实上我们正陷于千钧一发的关
头。”……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
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
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根据《民主的奇迹》、《美国文明三部曲》等整理
材料二 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
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
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牵制总统权力。如《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可关停私营银行,参议院迅速
第 3 页 共 6 页
成立“金融银行委员会”,负责召开被整顿银行的听证会,听取业主的申诉,判别其重新开业的可能。《联
邦紧急救济法》的实施需耗资30亿美元,参众两院相应成立了3个委员会进行数十次听证,保障了法案的
实效性。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共成立各类委员会50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
美国渡过难关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材料三 (英国)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
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
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摘自《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之父们解决中心问题相应办法。(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并未弹劾总统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的形成过程,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或复辟势力妥协的结果。(4
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的理解。(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
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
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
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红色记忆:党的建设》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紧紧依靠人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
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
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
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
是根本对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
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理论勇气”为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并形成的重大思想理
论成果。(9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后所打下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基础。(3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两个历史时期”?(3分)
第 4 页 共 6 页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京师同文馆译著书目录
第一组 国际法类 《万国公法》《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中国古世公法论略》《新加坡律例》
第二组 历史制度类 《星轺指掌》《各国史略》《俄国史略》《富国策》
第三组 科技类 《格物入门》《化学指南》《化学阐原》《格物测算》《全体通考》《算学课艺》《星学发
轫》《电理测微》《坤象究原》《药材通考》《弧三角阐微》《分化津梁》《中西合历》
第四组 语言文字类 《同文津梁》《汉法字汇》《英文举隅》
参考表中一组或几组信息,以“近代化”为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
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20~21题为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1题作答。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年(部分)
1月 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4月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月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摘自《历史》必修一、二、三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
“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
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
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如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
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6分)
第 5 页 共 6 页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端木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人,孔子得意门生,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子贡自
小聪明伶俐,家境殷实。二十多岁时,继承父业学道经商。二十六岁时,拜孔子为师。拜师后,子贡未留
在孔子身前,而是周游列国进行游说讲学。孔子死后,子贡在其灵前守夜三天,守墓三年。成为鲁、卫两
国之相后,子贡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各种官场生存伎俩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久就取得了大王的信赖,利用
自己官居高位,周游列国游说、做生意,生意风生水起,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子贡在治国当中也别具
一格,对外主张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对内讲究说教,对犯罪之人进行
说教使其深刻检讨悔过自新。 ——摘编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子贡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6分)
(2)根据材料概括子贡在孔子学生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6分)
第 6 页 共 6 页
高 中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1
1 10 111 1
2112021
11
2

1 1

2
11
1
1

2


112

20211221
20121
2
21121市
2
1 页 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