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一节 力
第七章 运动和力
放在书桌上的书给桌子一个向下的作用
手对箱子提供一个向上的作用
手对墙提供一个向左的作用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一般用F 表示,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为1 N,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500 N。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比如,书放在桌子上,当我们讨论桌子受到的压力时,施力物体是书,受力物体是桌子。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仍以书放在桌子上为例,书向下压桌子,同时,桌子向上支持着书。以向上提起箱子为例,手向上提箱子,同时,箱子向下拉手。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对排球的作用力改变排球的运动方向
对台球的作用力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
对弹簧的作用使弹簧伸长
对足球的作用力使它静止
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力较小,没推动木箱
力向右,较大,推动木箱向右运动
力向左,较大,推动木箱向左运动
把力的作用点换到顶端,木箱发生倾斜
这说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同时,产生的效果不同,因此在描述一个力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说明力的大小,还要说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通常,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描述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述力的方法称为力的图示。为了准确表述力的大小,需要画出比例线段,并按照比例线段标出力的大小。
下图表示一个物体的中心受到一个向右的35 N的力。
10 N
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严格按照力的图示法表述力,只是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就可以了,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小结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