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小乌鸦爱妈妈
学科:
音
乐
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小乌鸦爱妈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要取得教学的“最好效果”,就要通过最佳教学方法来实现,选择最佳教学方案是实现优化的关键。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以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今天深化教育改革的必需。教师要在实践中摸索和运用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辨、视唱、体验感受、自信表现的能力,让音乐焕发出多彩的光芒。
本课教学设计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并融入到有机的趣味音乐游戏当中,既培养了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划分乐句、表现音乐的能力,体现了双基加趣味的宗旨。
(二)理论依据
学生学法上:
利用现代心理学——条件反射,要学生在学法上接受条件反射的刺激,使学生建立音高、听辨的反应能力,用符号与内心听觉的条件反射,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教师教法上:
采用问诊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并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加速学生的发展。音乐教学是培养个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人文主题与音乐主线的关系,把音乐为主线的学习与人文主题的学习合理融合好,并在人文主体中提炼知识。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其主旨是:教师有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解决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个理论简约而不简单,在备课时我不仅备教材备目标,还注重备学生,在课前做好教学的预设,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在教学中不死备教案,根据学生上课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即兴反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进度。
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歌曲《两只老虎》是一首诙谐、幽默的法国童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歌曲游戏性较强,情绪丰富,非常适合孩子们表现。
这首歌曲的音域只有九度,旋律简单流畅,采用了级进的进行方式,并主要以重复的手法构成。歌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孩子们边唱边游戏。
歌曲采用的轮唱(卡农)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初步合唱能力。
采用降低第三级音的方法,使歌曲的调性发生改变,可以让学生只学一首歌曲,就能够感受两种调性的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只有2人在课外学习乐器、舞蹈。很多音乐知识他们在第二课堂已掌握,所以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我就采用分层教学,请他们出来做示范,有效地调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争取高效、高质的教学效果。也给第二课堂学习的学生充分的展示。
二年级学生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识谱能力,并能感受描述音乐中的力度、速度、的变化;能够体验并简述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具有了一定鉴赏和表现的经验。在知识技能方面,由于我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准确的听辨出1、2、3、5、6、的三音组,五音组,以及单音。学生能够做到轻声、高位置、声音统一的进行演唱。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不但突出了教师教法的科学合理性也考虑到对学生学法方面的有效指导。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探究、模仿、体验、合作、创编、生生互助式、评价式等教学方式,例如:
1、热身游戏——用学生熟悉的《两只老虎》的旋律进行听音模唱与视唱
2、节奏游戏——采用声势教学,使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3、师生接唱——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接唱,培养内心听觉。
4、创编歌词、表现音乐——配合歌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绪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加上律动、力度、速度进行表演。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5、二部轮唱——使学生了解轮唱的特点,在歌曲中正确运用二部轮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技术准备
教具:钢琴、打谱软件、演示文稿、图片、投影仪、节奏卡片。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的特点,制作了音乐课件,让学生把听辨的节奏有直观的感受,制作出歌曲的两种调式乐谱,进行分析与讲解。课件展示了歌曲的全谱,有利于课堂上进行音乐知识的分析。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1、前期教学状况
教师在课前进行了有关音准、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感知能力等方面的课前测,结论为:在音准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听辨演唱出1、2、3、5、6、的三组音和五组音及单音,能够听出歌曲所涉及的主要音程,并能初步视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掌握情况一般。但小二度音程的听辨情况不佳,如何能够正确演唱的方法也没有掌握。需要教师更明确地规范演唱小二度音程的正确演唱技巧。并且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迁移来检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问题及其对策
在《两只老虎》这课中,二部轮唱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设计中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聆听老师的范唱,请同学们注意下老师唱的旋律与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引出了二部轮唱并进行练习,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A一声部在结尾延长1小节旋律与二声部同时结束。B一声部不变,二声部在结尾处少唱1小节旋律与一声部同时结束。采用以上方法练习几次,这一知识点就解决了。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鉴
“十步测”的教学手段,以发展学生音乐听觉能力为重点,运用趣味音乐游戏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音乐力度、速度、等要素带给音乐情绪的变化。感知降低第三级音,使歌曲变为小调式的特点。
2、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实行差异性教学,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用先会后知的学习方法完成音乐学习,遵循“双基加趣味”
和有序性的教学原则,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对于感受、体验差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初步感知歌曲的力度、速度、情景、情绪的特点,注意观察老师、同学的动作变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们在感知、情感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深化歌曲的演唱,把歌曲唱准、唱好。
(二)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二部轮唱的演唱形式,用柔和、高位置的头声演唱歌曲。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在处理歌曲的力度、速度、情绪上也要相应变化。
五、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二声部《月亮爬上来》
【阶段目标】
通过简单的二声部和声训练,初步建立和声感觉,做到会小声唱歌;在分组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二、节奏训练
1、导入:今天的天气多好呀,森林运动会开始啦!
请你们用
节奏为小羊加油,我们一起拍手喊:
加油
加油;
看小乌龟也来啦,我们用
节奏为乌龟加油:
小黄莺飞过来了,我们也为它鼓掌加油吧:
2、分析总结:节奏要轻快、短促、有弹性;二分音符
要流畅、连贯。
3、手打恒拍(点手心),口读节奏,再次为小黄莺加油、呐喊。
【阶段目标】
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这个节奏贯穿全曲,要求熟练掌握。
三、听音模唱
1、加上旋律唱,为小动物们加油,师生共同评价音名、音准、节奏是否准确。
2、二声部合唱
【阶段目标】
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记忆能力;在合作视唱的过程中做到声部和谐、三度音程准确。
四、导入歌曲
1、导入:为什么小乌鸦没有参加这次森林运动会?你们认真听听歌曲就知道了。
2、学生回答:因为小乌鸦的妈妈年级大了,小乌鸦在屋里照顾她,所以没有参加森林运动会。
3、老师总结:小乌鸦真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它非常爱自己的妈妈。
4、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阶段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使学生了解乌鸦反哺的习性,感受小乌鸦爱妈妈的真挚感情。
五、学唱歌曲旋律
1、练习演唱C调音阶,认识
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在第四线,反复练唱,熟悉位置和音高。
2、出示有变化音的音阶,学生通过观察说出
这个音降低了半音;听钢琴一起唱唱
。
3、出示每个乐句的第一个音:1
7
6
1
结束句1
带学生听钢琴认读,练唱,注意高位置轻声唱歌。
4、听琴练唱固定调旋律模进:
(煽动翅膀表示音的高低)
5、师生接龙唱旋律,出示课件
6、男生、女生接唱,男生唱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要唱的跳跃、轻快;女生唱每个乐句的二、三、四小节,要唱的连贯;第二遍再交换唱。
7、师生一起划拍,点手心,视唱全曲。纠正:容易唱成下滑音的5
2
,二分音符时值要唱够:1
6
1
5
4
1
4
4
6
6
【阶段目标】
通过视唱练习,熟悉C调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知道
在第四线;唱准
的音高,学会歌曲旋律。
六、学唱歌词
1、听钢琴伴奏,唱歌词。
2、发现反复记号,了解其用法:从头反复,唱三遍。
3、找一找终止线在什么地方?(歌曲的最后一小节)老师讲解终止线的作用。
4、听老师唱
5
5
5
5
5
5
3
3
,提问:熟悉这句吗?在歌曲什么地方出现?
5、引导学生找出倒数4小节是结束句,并练唱。
6、给歌曲的结束句加上和声唱一唱
【阶段目标】
了解反复记号、终止线的作用,并在歌曲中正确运用;找到歌曲中的结束句。
七、歌曲处理
1、看图片,听老师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播放背景音乐)
2、引导:平时的生活中妈妈给了我们太多的关爱,照顾我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现在你想对妈妈说点什么?那么你想为自己的妈妈做点什么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呢?(学生讨论)
3、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做懂事的小乌鸦,我就是乌鸦妈妈,加上自己的情感,把歌曲唱给妈妈听。
4、结束句加上二声部和声唱一唱
(1)看老师的手势唱结束句,选择哪种更适合?(渐弱:小乌鸦飞远了)
(2)歌曲处理:出示渐弱的力度记号,轻轻结束。
5、分角色演唱
老师:旁白,唱第一段
女生:小乌鸦,唱第二段(歌词改成“我的妈妈”)
男生:夸赞小乌鸦,唱第三段
6、情景剧表演
(1)师读旁白:这不是风和日丽的一天
(2)师用手弹几下白纸,听:这是什么声音?(雨点儿)
(3)师向装了半瓶水的水杯吹一口气,问:这又是什么声音?(刮风了)
(4)师扮演乌鸦妈妈:我是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有懂事的小乌鸦为我捉虫。可是天黑了,小乌鸦都要回家了。(吹瓶子)不好!刮风了!暴风雨就要来了!我的孩子们你们都在哪啊?呀!它们的声儿我听到了,孩子们唱着歌二=儿回来了!
(5)全体学生表演唱歌曲,老师扮演乌鸦妈妈,歌曲最后,小乌鸦们都围过来,爱妈妈。
【阶段目标】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加入力度记号的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和歌曲表达的情绪。
八、总结
1、我们学唱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大家都知道了小乌鸦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妈妈也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和关心,你爱你的妈妈吗?你可以做哪些事情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请你把这首歌曲唱给你的妈妈听,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阶段目标】
进一步了解乌鸦反哺的习性,感受小乌鸦爱妈妈的真挚感情,懂得关爱他人。
六、学习评价方式
(一)评价方式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观察、谈话、提问、表演唱等方式进行,利用自评、互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手段,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较为准确的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力,及合作创编的能力。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二)评价量规
评价项目
评
价
要
点
完
成
程
度
完成好5
基本完成4
没完成3
教学目标
能够感受出歌曲的情绪及内容
4
对歌曲中特殊乐句的听辨与动作表现
5
学生学习、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5
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问诊式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4
分层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5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分析性学习的态度
5
学生参与评价性学习的广度
5
课堂气氛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5
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
5
学习效果
(学生)
音高、节奏、学生歌唱的音色的达成度
4
学生自主学习的达成度
4
学生音乐审美审丑能力与立美习惯的养成
5
学科特色
课堂歌唱活动的指导
5
学生内心听觉、注意、记忆能力的培养
4
评价等级
A
B
C
D
√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并融入到有机的趣味音乐游戏当中,体现了双基加趣味的宗旨。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发展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感知、情感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深化歌曲的演唱,把歌曲唱准、唱好。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身心特点,因材施教,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有序的教学。充分运用听、讲、认唱、记的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听音练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运用这种学习工具更好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力求使本课教学设计符合科学性原则,突出了音乐的本体性。
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听、看、动、想”四个领域充分运动起来,体现了音乐课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收获知识,多方面的能力还得到了培养。
本课教学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表情、声音、音准及情感表现有要求、及时评价,教师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形成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反思
在《两只老虎》一课中,我把音乐基础能力与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有机组成的趣味音乐游戏中,既培养了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视唱能力,在音高、节奏、节拍方面有力的促进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全课结构紧密、张弛有度、层次清晰,体现了双基加趣味的教学宗旨,教学有实效。
创造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发展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感知、情感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深化歌曲的演唱,把歌曲唱准、唱好。教学过程中创编歌词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表现歌词,在每唱一只老虎,重复前只老虎的歌词与动作时,又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记忆能力。
在感受大、小调式带来的不同音乐情绪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情绪、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
二部轮唱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坚持音乐教学的有序性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从聆听老师的范唱,请同学们注意下老师唱的旋律与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引出了二部轮唱并进行练习,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A一声部在结尾延长1小节旋律与二声部同时结束。B一声部不变,二声部在结尾处少唱1小节旋律与一声部同时结束。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从不会到会、不准到准的学习过程、基础训练很扎实。
教学中,学生用于实践操作的时间远远多于教师讲话的时间,学生的“听、看、动、想”四个领域充分运动起来,体现了音乐课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得到了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我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表情、声音、音准及情感表现有要求、及时评价,教师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形成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的教学注意了课堂实效性,充分运用了课堂中每一分每一秒去关注和配合学生的学习,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虽然这节课有它的成功之处,非常吸引孩子们,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分层教学做得还不够突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个别“特需生”在课堂中的要求。虽然他们也参与了各种学习,但让人感到很牵强,接受起来比较吃力。这说明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把这部分同学的接受能力考虑全面,这是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这节课的反思,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我所学,爱我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