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四单元 时间像小马车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四单元 时间像小马车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8 22: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名
时间像小马车
教师姓名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唱歌课,突出体现了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审美情趣、乐学善学”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指向,着重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以体验感知生活中时间与小马车在音乐中的形象刻画,从而认同珍惜时间。并通过聆听模仿、情境模拟、观察分析、实践创作,肢体参与演唱表现来感知时间与小马车的音乐形象通过音响本体和音乐表现要素(力度、音高)变化,领悟歌曲表现意图,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知歌曲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表现能力,并在识读乐谱中观察、分析寻找音乐学科的学科特性及创作规律。
学习者分析
(一)基于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音乐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梳理:
1.感受与欣赏领域,学生的掌握情况
(1)二年级学生能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部分声音,学生基本能感知到双响筒模仿马跑动的声音与钟表“哒哒”声相似,从而产生联系并理解音乐形象。
(2)二年级学生对于音乐表现要素中的“力度”“速度”变化感知明显,但对于“力度”“音高”之间的区别还处于混淆状态,另外对于力度在歌唱中的变化表现不够好,对于渐强、减弱的音乐形象感知弱。
(3)学生在音乐情绪情感方面能体验活泼欢快与优美抒情不同情绪的音乐,能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体态。
2.表现领域,学生的掌握情况
(1)学生在演唱方面,能够用自然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采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但用“渐强”记号表现歌曲情绪还未能掌握。
(2)学生在演奏方面,会用双响筒、响板、串铃、三角铁、小堂鼓,为歌曲编配简单的伴奏,但在演奏技法上及配合上还不够熟练和默契。
(3)学生在综合艺术表演方面,能够根据音乐进行律动、歌舞表演,但在结合音乐律动创编舞蹈及身体协调性还不够好。
(4)学生在识读乐谱方面,对于四分、八分音符等节奏型已熟练掌握,并能听出、
读出、脚敲击出节奏,但对于八分休止符的掌握还够熟练;能够用首调唱名简单识读bE、D、F、C大调的do-re-mi-sol-la乐谱,但对于本节课F大调fa、si的音不熟悉。
3.创造领域,学生掌握情况
(1)探索音响与音乐方面,二年级学生能够用打击乐器探索声音的强弱、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能选择恰当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即兴创编方面,能根据课堂乐器双响筒、响板、串铃、三角铁、碰钟的不同音色特性,为简单的歌曲编配伴奏。
(3)创作实践,二度关系的上行、下行旋律模仿写作学生没有实践练习过,但他们有大量的观察分析曲谱的已有知识储备,对于创作二度关系上、下行旋律、了解作曲手法应该不难。
4、音乐与相关文化,学生的掌握情况
(1)音乐与姐妹艺术舞蹈方面,能够用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节奏,但对于舞蹈动作的创编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辅助,能够用旋律线条表现音高,感受音乐情绪变化。
(2)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学生能够列举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应该能把马车“哒哒”声与代表时间的“滴答”声联系起来。
(二)基于学生课前的情况分析,设计具有“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艺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表现自己心中的音乐形象。我在设计这一课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重要位置上来加以处理。通过“节奏模仿游戏”、“猜动物”、“给小马车配音效”、“猜谜语”、“小小创作家”(希沃白板实践写作)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合作、欣赏、表演中积极热情地去感受和表现音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合作性、实践性,并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通过趣味听辨、识读演唱表现歌曲,感知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的道理,要养成从小惜时、守时、不虚度光阴的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节奏听辨、对比聆听、模拟情境,学会并掌握“渐强记号”的运用。
通过聆听、创编,感知音响本体和音乐要素的写作与生活紧密相关,领悟歌曲表现意图。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对比乐谱,引导学生模仿创编歌曲,了解作曲创作技法。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知音乐要素“强弱”的变化,掌握“渐强记号”。
2.感知音乐创作(音响本体与音乐要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实践了解“模仿写作”的音乐创作技法。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一)教学重点
掌握渐强记号、识读填写乐谱,学会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并领会歌曲表现意图。
(二)教学难点
1、感知“渐强记号”与其声音效果(强弱、音高)的变化理解生活情境在音乐中的形象刻画,领悟作品“时间”与“马车”音响效果的表现意图并产生共鸣。
2、找出歌曲创作规律,依照规律填写小节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1、听辨第二乐句节奏,引出课题“小马车”
2’06-6’16
听辨出歌曲第二乐句的节奏,并引导学生说出节奏+双响筒音色像马奔跑的声音,引出课题小马车(对二年级节奏能力把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对“双响筒”音色识别能力要求《北京市中小学音乐学科部分音乐能力要求》)
(1)节奏模仿游戏:教师出示双响筒,敲击歌曲第二乐句节奏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2)教师再次敲击双响筒,提问像哪个小动物奔跑的声音?并引出课题“小马车”
生:听教师用双响筒敲击的节奏后,分别用脚敲击、口读出相同的节奏,并说出由哪些音符组成。
学生聆听并说出:马、小马车
PPT出示听辨的节奏,学生检验自己的听辨结果(自评)
PPT出示马车图片,学生更直观感受中外马车
2、学习
“渐强记号”,识谱唱会第二乐句,并感受小马车的音乐形象
6’17-9’22
9’23-14’45
通过渐强力度记号的学习,感受第二乐句小马车“由远及进”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力度、音高的变化“对音乐形象、空间感的刻画,体会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体现音乐核心素养。
对二年级首调识谱的要求,教师在五线谱上呈现do的位置,学生能找到la、sol等音的位置《北京市中小学音乐学科部分音乐能力要求》
教师带上小马头饰用双响筒敲击出“渐强”的节奏,模拟马车“由远及进”奔跑的声音,引出渐强记号的学习
教师出示渐强图片讲解力度记号的作用,引导学生做练习,并模拟情境,请一位同学扮演小马由远及进的跑来
音乐除了力度表现由远及进,还能用音乐要素的哪个方面来体现生活中空间的变化?
出示第二乐句的乐谱,加入音高、歌词,识读分析乐谱,学唱第二乐句。
学生对比聆听,说出力度的变化,感知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的刻画
生:口读、手拍加入力度记号的第二乐句,并为扮演小马的学生配上渐强的音效
生:学生思考,感受音乐要素音高、力度对音乐形象的刻画。
生:观察乐谱旋律上行进行,识读乐谱,加入渐强记号唱会第二乐句。
PPT出示渐强记号图片、以及加入渐强记号的节奏练习,学生通过课件了解学习重点。
用ppt制图,标红五线谱一间F大调do的位置,便于学生识读乐谱;动画效果出示绿色旋律线,帮助学生感受旋律上行走向,用动画效果出示唱名,降低学生识读乐谱的难度。
3、揭示课题、新歌学习第一乐句
14’46
-18’18
18‘18
-27’22
学生积极思考,找到时间与马车的联系猜出揭示课题,并通过观察、分解第一乐句乐谱,使学生唱会第一乐句,并能找到识读乐谱的规律,了解此歌曲的创作技法。
延伸对二年级音乐结构分析与表现能力的要求“能够判断乐句之间相同与不同的关系”——从分析乐句开始《北京市中小学音乐学科部分音乐能力要求》
猜谜语,引出“闹钟”,播放秒针音频“哒哒”声,引导学生找到“时间与马车”声音上相似的联系,猜出课题
(2)初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并听出学过的第二乐句
(3)学习第一乐句:教师出示空白四小节乐谱,引导学生逐步学习第一、第二小节,
(4)在一、二小节下方出示三、四小节,引导学生歌曲创作规律,完整唱第一乐句乐谱后加入歌词演唱,教师指导
生:观察分析思考找到时间与马车的联系,初听歌曲后,在歌词中找到并猜出课题,并找到学过的第二乐句
生:感受歌曲生动活泼的音乐情绪,找出学过的第二乐句
生:识读、唱会第一、二小节乐

生:对比观察一二与三、四小节,发现三四小节是一二小节上行二度模仿的写作手法
PPT出示谜语+闹钟图片+插入秒针走动的音频,增加音乐课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课题“时间与马车”的联系,猜出课题
ppt方框动画效果标记出学过的第二乐句,和即将学习的第一语句,帮助学生更直观分析了解乐谱。
ppt出示空白小节,便于学生掌握“小节”的概念动画效果逐次显示第一、第二小节的学习,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1)ppt动画效果将第3、4乐句出示在1、2乐句下方,便于学生观察对比,找出创作规律,降低识读乐谱
难度(2)动画效果再将3、4乐句放回1、2乐句之后,学生完整演唱第一乐句,对第一乐句的写作更加清晰。
4、识读3、4乐句乐谱,并理解歌词,填词演唱
27’14-36’30
36’31-38’56
通过对比观察识读乐谱并找寻作曲规律,让学生填写第三、四乐句其中的一个小节,使识读乐谱生动有趣、降低难度,并能总结作曲技法。
为三年级之后学习创编做铺垫,“三年级创编能力要求给出一个乐句,能够依据相似创编第二语句”《北京市中小学音乐学科部分音乐能力要求》
(1)学习第3乐句:先出示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乐谱,识读唱会后再出示第二小节,请学生填写最后一小节
(2)学习第四乐句:出示没有第二小节的第四句乐谱,让学生依据创作规律填写第二乐句,并唱会
(3)师生合作唱全谱,师唱蓝色部分
(4)歌词学习:教师提问“昨晚7点到八点你都做了些什么?”引出歌词“大家各自做什么”那就不同了,教师总结时间的珍贵“大家同坐一班车、谁也少不了”
(5)加入歌词完整唱第3、4两段歌词
生:识读第1、3小节后,寻找作曲规律依照第2小节,填写第四小节
生:观察对比乐谱,依照第一、三乐句创作规律填写出第四
乐句的第2小节,唱会第三、四乐句。
生:唱白色部分

:举手讨论自己昨晚都做了什么,领悟歌词的含义,懂得珍惜时间。
生:演唱第3、4乐句,并理解记忆歌词
(1)ppt依次出示第1、3、2小节,给出空白第四小节,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教师打开希沃白板学生用笔在ppt上填写第四小节后,动画出示完整第三乐句。学生用白板实际写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感受音乐创作的魅力。
(2)ppt给出没有第二小节的乐谱,学生观察后,同样希沃白板实践操练。
ppt制图用蓝色透明方框标示出教师演唱的部分,便于学生清楚学习任务。
ppt依次出现问题和歌词内容,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5、完整演唱并加入舞蹈动作
38’56
-40’00
学会歌曲,完整表演唱
(1)出示完整乐谱,加入动作完整演唱,教师指导评价
(2)教师总结本课,并提示学生第二课时加入乐器伴奏演唱
生:边唱便根据音乐节奏、旋律加入动作,总结本课珍惜时间。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以国家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的音乐综合实践唱歌课,笔者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单一的歌曲学习上,而是抓住时间与小马车“哒哒”的声音联系,通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从节奏、音色、力度、音高的聆听中去理解音乐形象,领悟歌曲表达的意图,产生共鸣从而认同要珍惜时间的道理。并在歌曲学习中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清晰明了,不仅解决了学生识读乐谱困难的问题,还能从课件对教学内容的分解学习中,观察总结出乐谱识读的共性,了解音乐的创作规律,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教会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
由于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定在:营造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实践学会歌曲,将会在第二课时唱好歌曲,并加入“双响筒、串铃、碰钟、三角铁、响板,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旋律,自主编配乐器伴奏”。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师生、学生的相互交流,课堂上创设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感知音乐形象,总结识读乐谱方法,体会优美的音乐旋律,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幸福快乐的生活,最后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交流的统一。
1、在节奏教学环节中:利用双响筒建立与小马车、时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生活与音乐形象的联系。听读PPT课件同时出示歌词与歌曲伴奏,进行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节奏感的提高。
2、在欣赏歌曲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现代化手段,通过ppt课件,呈现音乐作品,使学生音、图、文并茂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3、在识读乐谱环节中:将ppt与希沃软件结合,通过ppt动画效果分解、整合乐谱,让学生观察总结歌曲的写作规律,快速掌握本课歌曲识读乐谱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并能通过创作规律,在白板上实践创作模仿出空白小节,打破以往音乐课只能以看、听为主,很少动笔实践的学习方式,也为三年级之后的创编写作乐句课奠定基础。
4、在唱歌教学环节中:把听觉的音乐艺术和视觉的美术艺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助图谱、利用课件跟唱、边唱边做动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歌唱带来的快乐。
5、在音乐知识的难点教学中:教学中结合课件出示渐强的音乐符号和相应乐句,通过“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等多种环节把这个难点直观地展示出来。并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渐强记号在音乐中的感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
6、在“珍惜时间”德育渗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出示关于“时间”的诗,通过“看、读、悟、说”等形式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进行珍惜时间的的熏陶。同时也体现了在教学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构建起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达到学科的整合效果。
总之,本教学设计切切实实做到“学以致用”抓住生活与音乐联系,感知音乐形象;通过多媒体软件、希沃软件分析乐谱总结创作规律,让学生识读乐谱更轻松,掌握学习音乐共性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1
-
-
9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