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节奏练习,准确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和复习“休止符”,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
钢琴
双响筒
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节奏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超级飞侠》吗?生:(略)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超级飞侠——乐迪。可是,乐迪要听见我们有节奏的呼喊声,它才会出现。
乐迪乐迪快.来呀!(教师有节奏地呼叫)
师:让我们一起大声呼叫乐迪。
生:乐迪乐迪快.来呀!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为了奖励你们,乐迪要带我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视频飞往澳大利亚)
2、介绍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简介、悉尼大剧院、树袋熊、袋鼠、珊瑚礁、牧场、羊群)
(背景音乐《剪羊毛》)
师:瞧!牧民们正在剪羊毛,还唱起了歌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歌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歌曲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剪羊毛
愉快
活泼的
2、再次聆听
学生小声哼唱
3、歌曲简介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
4、学唱歌曲
(1)附点节奏练习
X.X
X
X|X
X
X
X
|X
X.X|
X
0|
这是我们在剪羊
毛
剪羊毛
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
(2)找出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3)教师范唱A部分
(4)学生用“La”模唱旋律
(5)按节奏朗读A部分歌词
(6)学生跟琴用学唱A部分
(7)学生随琴演唱B部分带色块旋律,说说这句与其他句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回答
(8)学唱B部分
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模唱高音时要多用些假声,并轻声演唱,切忌喊叫
(9)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师伴奏)
(10)自主演唱第二段歌词
过渡语:牧民们开心的剪羊毛,可是小羊吓的瑟瑟发抖,你有什么安慰的话跟小羊说?生:略
(安慰的语气演唱)
(11)师生共同演唱第二段(加轻抚小羊的动作)
(12)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四分休止符处加“咔嚓”
四、歌曲处理
五、创编歌曲
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第一段伴奏
第一部分用双响筒伴奏,第二部分用三角铁伴奏
2、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六、拓展延伸、德育渗透
师: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因为人们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我们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欣赏《劳动最光荣》
七、总结
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幸福,希望同学们可以用你们勤劳的双手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