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23 06:3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之“季风气候显著”
第3课时的学习目标
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
读课文P35-37,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季风?我国夏季吹什么风?冬季又吹什么风?季风产生的原因?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这条界线实际上是以_____季风的影响范围来定的。
3、季风气候对我国的降水造成了什么影响?
4、如果雨带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____”,推进迅速时,则导致“____”
5、季风气候对我国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6、除了季风显著外,我国的气候还有什么特征?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低气压
低气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
太平
东南
印度
西南
1.6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冬季风的源地是_________
风向是__________
西伯利亚
偏北风
(课本P36)季风气候的成因?
季风气候的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欧大陆
太平洋
范围
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的东南部,
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
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读图回答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非 季 风 区
季 风 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岭 、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___ _ 山为界。
大兴安

贺兰
巴颜喀拉
冈 底 斯
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风从_____吹向_____,风的性质_________
冬季风从_____吹向_____,风的性质_________
哪一种风更容易带来降水
海洋
陆地
温和湿润
陆地
海洋
炎热干燥
知新温故: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降水量自 向 逐渐减少;
季降水多, 季降水少。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雨带的推移
400mm
夏秋
冬春
北方
南方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锋面雨的形成
冷气流
暖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冷气流
冷气流
冷气流
五月
1.五月南部沿海地
区进入雨季
梅 雨
梅 雨
梅 雨
暖气流
冷气流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六月
1.五月南部沿海地
区进入雨季
2.六月长江中下游
地区进入雨季
注意观察
伏 旱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七·八月
暖气流
冷气流
1.五月南部沿海地
区进入雨季
2.六月长江中下游
地区进入雨季
3.七月、八月华北、
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季风气候显著
注意观察
暖气流
冷气流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1.五月南部沿海地
区进入雨季
2.六月长江中下游
地区进入雨季
3.七月、八月华北、
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4.九月雨带南撤到
南部沿海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
结论:雨带推移与南北方的雨季
1、南方雨季开始 ,(早/晚)结束 (早/晚),雨季 (长短)
2、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早 ,
晚 ,
长 。



夏季风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如果推进迟缓,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
如果推进迅速,则容易出现______________。
因而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南涝北旱
北涝南旱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夏季普遍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配合得当,农作物生长旺盛。
普遍高温
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
水旱灾害
夏季风进退正常年份: ,有利于
气温(°C)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降水量(mm)
雨热同期
季风气候的影响
异常年份出现 灾害
正常年份 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1.冬季风:来自陆地 的偏 风
归纳法:季风气候
性质
2.夏季风:来自海洋 的偏 风
范围
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岭- 山- 山。
成因
3.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东南部,东临最大的海洋 洋。
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
5.夏季风
6.冬季风


大兴安

冈底斯
亚欧
太平
海陆
干冷
暖湿
雨热
水旱
降温、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