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第二十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第二十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19 06: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 理
满分:100分 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亚洲年均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亚洲四个干旱中心。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可知亚洲
A.年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北部等降水量线分布与地形有关
C.南部和东南部季风区降水丰富 D.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
2.图中a、b、c、d四箭头表示冬季盛行风向的是
A.d B.c C.b D.a
3.干旱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地受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B.②地受高山阻挡,且远离海洋
C.③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④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如图甲)。洞里萨湖一年内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生活在洞里萨湖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可以移动的高脚木屋内,湖畔的村落有住家、学校、商店、邮局甚至是教堂,都搭建在水面上,形成特殊的“船屋”聚落景观(如图乙)。据此完成4-5题。
4.洞里萨湖一年中水量最大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6月 D.10月
5.洞里萨湖湖畔水面上“船屋”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利于通风 B.紧临湖区,利于水产养殖
C.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D.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
群山环抱的费尔干纳盆地在天山西侧,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所共有,国界线犬牙交错,是中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安格连设立了工业特区,2016年6月,中乌合作,连接费尔干纳盆地、中亚最长的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图中S处的虚线段)贯通通车。据此完成6-8题。
6. 费尔干纳盆地人口众多的原因是
A. 降水丰沛,气候温暖 B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C. 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7. 导致费尔干纳盆地地区国界线复杂的因素是
A. 河流 B. 地形 C. 历史 D. 气候
8.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通车后
A. 塔什干城市职能改变 B. 吉扎克服务人口增多
C. 安格连城市等级提升 D. 帕普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据此完成9-11题。
9. 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降水北多南少 B. 需水北少南多
C. 河网北密南疏 D. 地势北高南低
10. 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 高差悬殊 B. 路程遥远 C. 裂谷众多 D. 河网密布
11. 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 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B. 死海含盐量上升
C. 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 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深圳的杨先生到日本某城市出差,飞机在北京时间13:30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经过4小时飞行,在日本图示某机场降落,下飞机后又花费约半小时的时间乘坐新干线到达该城市,正好看到一轮红日悬挂在海面上。下图为日本部分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当飞机降落机场时,杨先生看到建筑物影子的朝向是()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3.杨先生到达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A.丁城市 B.丙城市 C.乙城市 D.甲城市
14.图示M海域此季节降水稀少的原因()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 干冷的西北季风影响
C. 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D.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起伏小,沿海地区多雷暴雨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 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D. 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16.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 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D. 东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上甘岭,朝鲜的一座小村庄,因一场战役举世闻名。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我军将士白天休整隐蔽,夜间多主动出击,出其不意。上甘岭一战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顽强意志和必胜决心。下图为朝鲜半岛地形及上甘岭位置图。
材料二、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2月9日--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平昌位于东经128度,北纬37.3度,本届冬奥会被认为是史上最冷的冬奥会。随着赛程的推进,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证。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1)试分析说明图中甲河有别于乙河的水文特点及原因(列举其中2项,8分)。
(2)后勤支援是赢得战争的有力保障。简述志愿军在这场战役中在后勤保障方面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3)平昌冬奥会被认为是史上最冷的冬奥会,从成因上分析平昌与欧洲同纬度地区相比特别寒冷的原因。(10分)
18.读“苏门答腊岛位置和山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8分)
(3)当地计划沿海岸线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路线建设的影响。(6分)
19.(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象现仅分布于与缅甸、老挝相邻的我国云南地区,屡遭捕杀,数量十分稀少。作为大型动物,亚洲象生育周期较长,繁殖率低,为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
请指出亚洲象栖息地变成生态孤岛对亚洲象的影响,并说出保护亚洲象栖息地的措施。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D D D B B C A A B B A C D D
12.当飞机降落时为北京时间17:30,日本机场在135°E附近,当地时间应该为18:30。太阳此时方位为西北方向,影子在东南方向,选B。
13.材料提到到达该城市时,正好看到一轮红日悬挂在海面上,应该是东北方向看到海上日落。所以应该是丁城市,选A。
14.此季节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M海域受地形阻挡,降水稀少,选C。
15.本题考查南亚自然地理特征。该国是南亚的斯里兰卡,地势起伏大,A错;该国位于我国的西南、澳大利亚的西北,B错;冬季该海域海水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逆时针流动,北印度洋海水向西流,红海在斯里兰卡的偏西方,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D对;该国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受地震、海啸影响小,故C错。
16.本题考查南亚气候特征。该国是热带季风气候,盛行的冬季风为偏东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故东侧降水偏多,西侧降水偏少,故选D。西南季风是该国的夏季风,A错。该国是热带季风气候,B错。该国冬季受赤道低压影响小,C错。
二、【非选择题答案】
17.(24分)
(1)冬季有结冰期,原因:甲河纬度高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低于0度;
初冬和初春有凌汛现象,原因:甲河冬季结冰且自南向北流;
夏季汛较短,原因:纬度较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短;
年径流量较小,原因: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列举其中两项,共8分)
(2)上甘岭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正值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多大风冰冻天气。(答三点即可,6分,其他符合题意者酌情给分)
(3)原因:平昌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2分),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高纬内陆的西北风影响(2分),所以寒冷干燥;同纬度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终年受来自低纬海洋的西风影响(2分),温和湿润;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2分)。(共10分)
解析:(1)图中甲河有别于乙河的水文特点及原因:冬季有结冰期,原因:甲河纬度高,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低于0度;初冬和初春有凌汛现象,原因:甲河冬季结冰且自南向北流;夏季汛较短,原因:纬度较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短;年径流量较小,原因: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
(2)志愿军在这场战役中在后勤保障方面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上甘岭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正值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多大风、冰冻天气。
(3)平昌与欧洲同纬度地区相比特别寒冷的原因:平昌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高纬内陆的西北风影响,所以寒冷干燥;同纬度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来自低纬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湿润;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18.(18分)
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或从西南向东北倾斜)。理由:河流从西南向东北流,注入海洋。(4分)
(2)分布特点: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或:沿海、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沿海沿河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沿河流地区水源充足。(8分)
(3)有利: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泽,跨越多条河流;多火山、地震,地质条件差。(6分)
解析:(1)地形特征可从主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及海岸线形态进行说明。看图例可知,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较平直。
(2)结合图示知,该区域聚落主要沿海岸线和河流分布,其中西部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部地区多沿河流分布。可从地形、水源和交通等方面说明主要原因,沿海和沿河流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既有有利,也有不利。从地形平坦说明有利影响;从沿途沼泽分布、河流众多及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等方面说明不利影响。
19.(10分)
答案:
影响:食物来源减少;栖息地缩小并割裂;种群基因交流减少;种群退化,数量下降。(任意两点即可,4分,其他符合题意者酌情给分)
措施:建立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在各孤岛之间建设生态廊道;禁止毁林开荒,合理规划各种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教育,建立保护基金。(任意三点即可,6分,其他符合题意者酌情给分)
解析:影响主要查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减少、种群基因交流减少等;措施可主要从保护现有栖息地、建设生态廊道、减少工程建设的影响、加强生态教育、建立保护基金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