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9 07:1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认识生活中的圆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圆,但对掌握圆的概念以及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渗透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由认识平面上的直线图形上升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认识发展又一次飞跃。通过对圆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区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从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
2、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以及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1、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平面图形的意义 ,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特征,能熟地用圆规画圆;理解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钟面、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形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揭题引新
1、师:(出示硬纸圆片)认识它吗?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结识的新朋友---圆。(板书:圆的认识)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师:说得非常好,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之旅!首先,去拜访几位老朋友(课件出示,指明回答)。提问: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呢?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告别老朋友,认识新朋友---圆,让我们试着画一个圆吧?(让学生只借助铅笔徒手画圆)问:觉得自己画的怎么样?我们先不评论,等会儿再来评价。(学生第一次尝试画圆)
(二)操作交流,发现特征
1、欣赏
师: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里有圆形?同学们真厉害,找到这么多。大千世界里的圆形美妙绝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
2、讨论:(圆球体)
师:这么多大小不等的圆装点着我们美好的生活,这个小皮球是不是一个圆形呢?(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展示其横截面)(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对圆形和圆球体进行比较、区分)
3、揭示圆的形成
师:(出示钟面,并拨动指针)问:指针被拨动时,为什么没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圆呢?
4、学习用圆规画圆
师: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用圆规来画圆了。想试一试吗?请用圆规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学生第二次尝试画圆)
师:(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体会)通过刚才的尝试,你觉得画圆有哪些步骤?(板书:固定的点 固定的长 旋转一周),说得真不错。谁能再给我们一些温馨提示: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有了这些认识,请你们再尝试画一个圆,我相信一定比刚才画的更快更好。(及时表扬,并引导学生把三次画的圆进行对比,感受规范)
师:其实,除了用圆规画圆,我们还可以用实物来描圆,用绳子来转圆等等,课后你们可以去试一试。
师:观察对比后两次画的圆,有什么不同?(大小、位置)为什么两个圆会有区别?是什么影响了它们?(小组讨论)
(板书:固定的点 ---位置 固定的长 ---大小)
5、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
师:拿出圆形学具用手摸一摸它的边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了?(有一定弧度,是弯曲的)所以说,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板书:曲线图形)
师:现在请你们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反复折几次。
师: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圆内出现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怎么样了?(在圆中心的一点相交了)。
师:因此,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2),认识半径
师:请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看可以发现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因此,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师在圆内画一条半径,也可请学生来画,或画在学习纸上,并板书:半径r)。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叫半径?请在同一个圆里画三条半径,画的真快,想一想,还能画吗?同桌讨论一下:在同一个圆里究竟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生:(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
(板书:在同一个圆里可以有无数条半径)
师:量一量这些半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相等)。
(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相等)。
(3)、认识直径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都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
师:因此,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板书:直径d)
师:那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说它是直径呢?
师:(画一画)请同学们动手画画直径。画得越多越好。思考:画直径时要注意些什么?(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直径,找出直径的特征。
师:(量一量、数一数)数一数,在同一圆内,你画了多少条直径?还能再画吗?能不能画完呢?再量一量直径的长度有什么特点?(在同一圆内,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同)
(得出结论,板书:直径d---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4)、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也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师: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可以怎么验证你的结论?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让学生讨论,谈发现)
师:所以,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反之,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板书:d=2r r=)
(5)认识圆的对称性
师:现在,你们对圆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认识?请再次拿出学具圆,思考: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想办法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生对折圆,谈发现: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直径两边的两个半圆完全重合在一起,从而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并且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师:你能画出圆的对称轴吗?试试看。(学生画在练习纸上,注意:对称轴要画成点画线)
(三)分层练习,加深认识
1、小试牛刀
在圆内的线段中,分别找出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再接再厉
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半径r(米) 0.6
10
直径d(米)
9
3、生活冲浪
议一议: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4、勇攀高峰
在下面图中看到了什么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四)、回顾知识,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2、3题。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