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初步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过程,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多媒体出示画面)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们的勘测队员发现了两处宝藏,大家想去看看吗?下面我们就随着勘测队的轮船寻宝去。
提问:要顺利达到目的地,我们必须先确定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确定位置)追问: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上下、前后、左右、数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随着学生的回答展示方向标。)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本环节主要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现实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已有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作有效的铺垫。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
1、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1)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
①出示第50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现在轮船沿正北方向航行,宝藏就在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预设:学生会用学过的东北、西北来描述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
明确引导:(出示指南针图片)很多时候,人们习惯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而指南针总是指向正北和正南方向的,当某物体不在正北或正南方向时,就看它的位置相对于北或南是偏东还是西,因此,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
追问:现在谁能再说说灯塔1和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方向?(指名回答,师适时演示。)
②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反应快。(在黑板上画出方向标)教师指区域,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师适时板书)
(2)教学用角度确定位置。
①(在图中出示纪念塔)你能说说纪念塔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指名回答)追问:灯塔1和纪念塔都在北偏东方向,它们的位置相同吗?
我们该怎么区分它们呢?(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根据它们偏离角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告诉你它们偏离北方的角度,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吗?(课件展示夹角度数,指名说一说灯塔1和纪念塔的位置。)
2、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提问:是不是知道灯塔1在北偏东30?方向就能把它具体位置确定下来了呢?(同桌交流汇报)
课件演示:出示北偏东30?方向的白沙岛,谁能说说白沙岛的位置?白沙岛和灯塔1在同一个位置吗?它们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呢?要想准确地描述灯塔1的位置还需要知道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
明确:看来,要想准确地描述灯塔1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还需要说清楚距离。
(2)你能根据比例尺计算出灯塔1与轮船的距离吗?(课件出示,学生计算后汇报)
提问:以轮船为观测点,现在谁能准确说出灯塔1的具体位置呢?
(学生汇报: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30千米处。课件展示)
你能说说灯塔2的位置吗?(同桌交流后汇报)
拓展:课件分别展示南偏西和南偏东方向上友谊岛和智慧岛的位置,学生观察计算后汇报。
讨论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像这样描述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今天学习的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要注意些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明确:观测点、方向和距离。(补充板书)
老师要恭喜咱们同学通过努力到达了目的地,找到了宝藏,收获了宝贵的财富——知识,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在学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环节,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精心设计问题,步步为营地推进学生的认识。首先以灯塔1为例,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灯塔1所在的方向、确定灯塔1离轮船的实际距离,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灯塔1的位置等三个层次的活动,获得确定位置的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分散突破了教学难点。其次,放手让学生用刚刚学会的方法灯塔2及友谊岛、智慧岛的位置,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第三、引导学生比较过去和现在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比较和交流中体会不同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方法的认识和体验。】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1题。
提问:飞机A在屏幕上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每相邻的两条射线的夹角是多少度?每相邻两个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空,指名汇报。
2、练习九第2题。
提问:本题中以哪儿为观测点?怎样测量角的度数?(指名指一指要量的分别是哪个角的度数,为什么要测量这个角的度数?演示量角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交流,动手测量,完成计算,填空。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组织练习,促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确定物体的位置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的整理、概括、总结,加深学生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方法的认识。】
五、课后延伸: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的繁荣富强,我们为我们的祖国骄傲!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课后在中国地图上看一看,你所居住的地区北京的什么方向?
【设计意图: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板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东
观测点
北偏西
南偏东
南偏西
北偏东
西
南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