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概率初步》
第一节《感受可能性》
【课标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统计和概率”中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部分的描述是: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的“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二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
《感受可能性》是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大小两方面的教学内容,本节作为初始章节,是学生对概率学习的入门课。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并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通过实际活动(如摸球等),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分析。本章所讲授的内容是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随机现象及发生的大小,是概率论与数据统计的基础部分。数学绝大多内容偏重抽象思维,而本节课则来源于生活的东西不少,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象思维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其数学思想和科学思想,一举两得。本课时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通过游戏,引出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让学生初步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定性认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材设计本身已经充满了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可能性的体会及可能性大小的感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理解随机事件的相关概念,能区分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并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教材处理分析。
学习“感受可能性”要紧紧抓住“感受”二字,通过摸球、掷骰子游戏,通过试验、小组讨论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所以,基于教材原有的设计,我做了如下处理。
“小初衔接”的设计为了唤醒学生的记忆,形成知识体系的螺旋上升。
“探究活动”主要是解决:学会借助表格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直观感受“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为概率的学习做好铺垫。避免学生把“感受”仅仅停留在表层,注重启发学生去试着分析问题并归纳结论,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课堂导入”,用抽奖摇号的方式抽取两位同学参与升级的摸球游戏,通过自己设计游戏,让随机事件直观的呈现在眼前。概念深化环节,表面看只有三道题,设计成“你问我答环节”,让学生认识到“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节课内容可以帮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前后呼应”环节,让学生自己摸球游戏再次升级为“如何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更大”,通过这个过程再次感受“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结束语“让每天进步成为必然事件”扣紧本节课主题。
【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简单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他们能够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但缺乏系统的方法来理顺逻辑思维过程,在知识的学习中较多的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
1.知识经验方面。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尽管学生已具备充足的生活经验,但这种生活经验要想升华到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就要想方设法加以引导,通过游戏及一些必要的故事情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智慧和兴趣。
2.学生身心特点方面。七年级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对于过于抽象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问题情境创设的直观性,借助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寓学于乐,同时引领学生了解,数学课堂的游戏要带着思考去玩儿。当遇到难题解决不了时,顺利成章的教给学生如何利用表格收集整理数据,并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摸球游戏,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举例说明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并能区分.
3.通过掷骰子活动,学会借助表格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4.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5.体会随机现象在我们身边大量存在,发展“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举例说明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并能加以区分.
难点:通过掷骰子活动,会借助表格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评价 通过摸球游戏,达成目标1.
通过第一组跟踪练习,达成目标2.
3. 通过掷骰子游戏,达成目标3.4.
4. 通过第二组跟踪练习,达成目标4,5.
5. 通过 学以致用环节,达成目标2,4,5.
6. 通过达标检测,检测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
教学过程
过程线 问题线 活动线 设计意图
小初衔接 引入课题
投影五年级课本截图,引入本节课课题. 回顾小学的知识,引入本节课课题,做好小初衔接.
探究活动一:
温故知新
1.两个做游戏的同学,谁能从盒子中摸出一个黄球?
2.在盛满黄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白球,这件事情能不能发生?引出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3.在盛满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白球,这个事情一定会发生吗?引出必然事件的概念.
4.利用老师手中的道具,谁能设计一个游戏,让我们可能摸到白球?引出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1.大屏幕摇号选中两位同学.
2.两位同学进行摸球游戏.
3.学生设计游戏. 通过大屏幕摇号活动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随机性.
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知确定事件
通过学生自行设计游戏感知不确定事件.
跟踪练习概念深化
1.看图说成语,并判断它是什么类型的事件
2.举例说明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并加以区分.
老师先示范,全班同学再交流.
快速抢答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体会事件在条件变换的前提下可以互相转换.
探究活动二:
掷骰子游戏
同学们带着问题做游戏,思考: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决定是继续掷骰子还是停止掷骰子的?
游戏结束后投影学生表格记录情况。
如果前面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6,你是如何决定继续投掷还是决定停止投掷,如果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9呢?
3.思考(1)当掷出的点数和是几,一定停止投?
(2)当掷出的点数和是几,一定继续投?
(3)排除(1)(2)中的情况,你将如何选择?
利用表格进行分析.
1.了解游戏规则
2.同桌一起做游戏
3.分析自己的想法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提升。 通过掷骰子的游戏让学生会借助表格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借助表格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是解决数学问题的 常用方法。
学以致用跟踪练习 可能性的大小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咱同学感兴趣的抓娃娃、刮彩票等等的这些活动,买彩票中大奖的可能性大吗?
学生独立回答 1.巩固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研究可能性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作出合理的决策.(用数学)
3.德育渗透。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医学要严谨,我们的学习态度也要严谨.
前后呼应 引出下文
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找出事件之间的联系。 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之间的联系,引入后续学习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总结感悟畅所欲言
同桌交流全班分享
老师提升 知识上的收获。
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表格。
可能性帮我们生活做出正确抉择。
达标检测
1. 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
A.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一次正面朝上
B.黑暗中从一串不同的钥匙中随意摸出一把,用它打开了门
C.将油滴入水中,油会浮在水面上
D.上学的路上能遇上同班同学
2.袋子里有8个红球,m个白球,3个黑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则m的值不可能是( )
A.1 B.3 C. 5 D.10 独立完成
老师统计答题情况. 检测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
课后延伸
课后独立完成.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收集数据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