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骆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骆驼》,能够自信大胆地演唱并参与到活动中。
2.能认识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感受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3.能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掌握好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CAI课件、钢琴、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 。
师:同学们好
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让我们再转身向爸爸妈妈打个招呼!)
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音乐课时间了,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律动)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出示谜语:眼大睫毛长,身穿黄衣裳。背着两座山,行走沙漠间。猜一动物)
你们真聪明!你们对小骆驼了解多少呢?
(出示小骆驼的图片,教师介绍。)
今天,小骆驼将要带领我们走进大沙漠,体验一次神秘的“沙漠之旅”。(出示图片)
带来了一首动画片的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中的主人公是谁?(播放动画视频)
(学生答,课件出示《小骆驼》)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爱看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用《小骆驼》的视频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又让孩子们对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听赏歌曲引出了本课主角---小骆驼。
(二)整体感知(感受美)
1.初步感受歌曲(播放歌曲)
师:让我们仔细地听一遍,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小骆驼》,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听后回答)
3.朗读歌词
师:优美的旋律 ,又配上质朴的的歌词,仿佛小骆驼就站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老师给你们伴奏好吗?(师打开节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来朗读,(课件展示:《小骆驼》的歌词)
4.师:在大家的感召下,老师也想把这首歌唱一唱,你们想不想听啊,好,用你们身体语言来为老师伴奏好吗?(老师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作品的节拍,情绪,情感等特点,初次获得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三)学唱歌曲(体验美)
1.模唱歌曲
师:看大家的情形,都想跃跃欲试,唱唱这首歌了,让我们先用la试着唱一唱好吗?(教师轻声弹琴,学生用la模唱,目的是让学生对音高音准能做到准确的把握)
2.随琴填歌词,随着琴声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句填词。
3. 接龙演唱
(1)师生接龙
师:看同学们唱的这么投入,让我也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我们来接龙演唱好吗?
(2)利用话筒接唱歌曲。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是小歌手,让我们拿起小话筒来做个传递游戏,传递话筒唱歌,传到谁谁来接唱。
4.纠正不足,突破演唱难点。
师:现在老师再把这首歌唱一唱,观察老师在唱歌的时候都做了那些动作?大家想到了什么?(随伴奏唱歌曲,遇到附点四分音符时教师表现出步伐艰难的样子,遇到八分休止符时教师表现愉快地摆头的样子)
(学生回答后模仿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模唱,师生接唱,生生接唱等活动,层层递进,在情境中突破难点,结合歌曲,进入情境,巩固练习,体会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作用,以多种形式学会歌曲,激发学习的兴趣,达到乐学的目的】
(四)表现歌曲(表现美)
师:小骆驼从出发——遇到沙漠风瀑——到走出沙漠,它的心情、步伐会是一样的吗?刚刚出发时是怎样的?走一走(学生表演)哪一句表现了小骆驼遇到了沙漠风暴?走出沙漠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学生表演,师生点评,评出最佳表演奖)
师:现在让我们大家活动起来,一起参与到歌表演中,正好老师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那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
(学生选择乐器,分组演唱,演奏并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及利用学生喜欢的打击乐器模拟“沙漠之旅”,让学生投入到情景中,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并使他们乐在其中。 】
(五)活动小结
1.通过今天的沙漠之旅,你有什么感受? 看到小骆驼的生活环境,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学习小骆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要学会注重环保)
2.让我们沿着小骆驼的足迹伴着音乐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好吗 ?(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歌曲,表现歌曲,达到理解歌曲,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念。本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小骆驼精神品质的可贵,深深体会到要向小骆驼学习。并进一步唤起学生的爱心和环保意识,为小骆驼建设美好家园。
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小骆驼》这课结合本课内容,恰当的创设了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情感营造氛围,继而引发学生在聆听、体验、感受的过程中轻松主动地学会歌曲。最后将歌曲内涵逐步拓展延伸,通过挖掘学生自身音乐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本节课教师利用各种体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不仅掌握了基本技能,并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每个教学环节衔接上,教师语言会显得细碎,不够精炼,在评价学生方面,评价语言也比较单一,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是否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表现。
我想不管从哪个角度上这节课,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使他们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2、一、了解骆驼
1、 听一听(听《小骆驼》)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歌中的主人公的是谁吗?(生答)(课件出示骆驼)
2、说一说
师:谁能把你课前收集的到的关于骆驼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一听?(生说)
【环节设想:通过听歌养成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从聆听歌曲中引出本课主角---小骆驼。在通过说说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骆驼的色知识,让学生了解关于骆驼的身体、生活、对人类的作用等方面的常识。】
二、故事导入(课件播放《小骆驼伴奏音乐》)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小骆驼听说今年的奥运会在祖国首都北京举行,它特想去看看。于是它告别妈妈就出发了。骆驼妈妈说在沙漠的那一头有一条河,那儿有青青的小草、美丽鲜花儿,过了那条河离北京就不远了。小骆驼不停地往前走啊走啊走啊,突然有一天,漫天风沙,狂风呼啸,不好,小骆驼遇到了可怕的沙漠风暴,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猜猜小骆驼是继续往前走还是会退缩呢?
【环节设想:结合奥运年的契机,创设一个人人关心奥运,就连小骆驼也想观看奥运的情节,并将整首歌曲的内容通过故事讲出,从而使学生更为透彻理解歌曲内容和小骆驼的坚忍不拔精神品质。】
二、感受歌曲《小骆驼》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到底做了什么决定?请大家从下面这首歌中找答案。
1、听一听,说一说。听歌曲范唱,知骆驼去向。夸夸小骆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播放歌曲)
师: 小骆驼想到妈妈说的话,前面有青草、前面有花朵,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走出了沙漠。
2、揭示歌名,生指着歌词静听歌曲。
师: 这首歌描绘了小骆驼走出沙漠的艰辛历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
(板书课题)
师:你们喜欢这只小骆驼吗?汪老师不仅喜欢她而且很敬佩它,想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它的敬意,不过我想请你们为我伴奏好吗?
3、师范唱,生用身体为之伴奏。
【环节设想:通过三遍聆听,感受歌曲思想内容、故事情节、节奏、速度、情绪等。】
三、学唱歌曲《小骆驼》
1、听唱法学唱1—2遍。
A、生随范唱口形唱
师: 看大家的情形,都想跃跃欲试,唱唱这首歌了,请你用口形试着唱一唱。
B、师伴奏,生轻声唱
师: 听说三年级的同学歌声可美啦,现在把你最美的歌喉展示出来吧,请大家轻声唱。
【环节设想:听唱法学唱歌曲是一种效率高,学生喜欢的学唱新歌的方法,此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听力,降低了学生学唱歌曲的难度。】
2、纠正不足,突破演唱难点。
师: 你认为哪些地方唱的有困难?
3、认识八分休止符
A、师:“叮叮叮咚”是什么声音?(生答)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请你们帮忙,帮我选择一个最好听的、最清脆的铃声。
B、师范唱最后一乐句两遍,通过比较引出八分休止符,感知八分休止符停顿时值。(板书八分休止符)
【本环节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在音乐感之基础上识读乐谱”的教学理念。通过老师两遍的范唱(第一遍去掉休止符唱,第二遍按有八分休止符唱),请学生帮老师选择答案。感受八分休止符给歌曲带来的效果。再通过老师的慢速夸张的范唱,让学生观察老师口形(闭嘴吧),知道此处有休止符的存在。从而引出八分休止符。】
师:这可是他的功劳(板书0)他的名字教八分休止符,让我们来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模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各种遇到我,快把嘴闭上)
C、师以夸张的口形范唱,生学唱,感受休止符的停顿。
师:其实这首歌曲中很多地方运用了八分休止符,只要大家能记住八分休止符的话一定能唱好这首歌。
4、熟悉歌曲,多种形式巩固,强调休止符停顿的感觉。(齐唱、男女生赛唱)
5、处理歌曲情感、声音效果,引导学生创编动作表演唱。
师:小骆驼从出发——遇到沙漠风瀑——到走出沙漠,它的心情、步伐会是一样的吗?刚刚出发时是怎样的?走一走(学生表演)哪一句表现了小骆驼遇到了沙漠风暴?走出沙漠他会是怎样的表现?(学生表演)
【环节设想:通过各种演唱形式熟悉歌曲,巩固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帮帮小骆驼
内容:音乐游戏“走走唱唱”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小骆驼终于走出了沙漠,但是到北京去还得顺利通过这条路,这就要请我们三年级的同学帮助小骆驼完成。要求是:按顺序唱准脚印上的音。
1、认音名,唱音名,强调休止符停顿。
师: 我们先来认一认脚印上的这些音。
2、生试着唱一唱。
3、引导生用竖笛吹奏各音,以唱准音高。
师:在唱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没有将音高唱准,让小竖笛来帮帮我们。
3、走走唱唱。
A、分小组练一练
B、集体展示,比一比哪组唱的流畅,走的整齐。
师: 谢谢你们帮助小骆驼,你们真的很棒,给自己鼓鼓掌吧。
【环节设想:本环节是在歌中感知八分休止符的基础上,以‘大家帮助小骆驼’的方式,让学生对八分休止符知识进一步深入和巩固。体现了“在音乐活动中运用乐谱”的教学理念,本内容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的一个调整,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竖笛的功能,运用竖笛帮助学生识谱读谱,感知八分休止符的停顿时值,认识其形状,明白它的意义。】
4、拓展
师:通过今天和小骆驼接触,你想对小骆驼说点什么?(生答)
师:看到小骆驼的生活环境,你想为它做点什么呢?
【环节设想:本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小骆驼精神品质的可贵,深深体会到要向小骆驼学习。并进一步唤起学生的爱心和环保意识,为小骆驼建设美好家园。】
3、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休止符,感受半分休止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演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
自由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脚印谱挂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有着“沙漠之舟”称号的动物——“骆驼”。有谁能说说你们看到的骆驼有什么特征吗:
生:……(讨论)
(课件:小骆驼图片)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分享一直小骆驼的故事。
(师范唱)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骆驼出发吧!同学们起立!
(播放音乐同学们起立跟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
二、沙漠中的脚印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小骆驼已经走进了沙漠,在小骆驼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串脚印。同学们听!是不是每个脚印都有声音呢?(课件:有音符的脚印)
30 30 ︱ 66 6 ︱ 77 5 ︱ 60 60︱
按点一:
让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并仔细观察:哪个脚印没有声音?
A.3 B.0 C.6 D其它
师:为什么这个红色的小脚印不会发出声音的?它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个可爱的音符吧!
(课件:八分休止符)
师:让我们用手来模仿小骆驼走走这串脚印吧!(同学们在桌上模仿着走,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师:正是有了这些快乐的小休止符的陪伴,小骆驼走进沙漠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你们听!
(师范唱歌曲第一部分)
生:……
师:是的,它的脚步多么轻盈,我们一起来唱唱,感受它的这份好心情吧!
(师用琴带唱第一部分)
三、沙漠中的风沙
师:同学们,沙漠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艰险的地方,那里的天气自然也是多变的,让我们来看看小骆驼遇上了什么困难?
(课件:风沙声,图片)
师:就在小骆驼往前走得时候风沙来袭,但是小骆驼是个勇敢的孩子,这个时候同学们想想小骆驼面对重重困难是继续往前走呢,还是停留不动?
生:……
师:对!小骆驼特别勇敢,那你们想想小骆驼顶着风沙行走的脚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这有两种脚步声,你们听一听,并分辨,哪个才是遇到风沙的小骆驼的脚步声。
按点二:
这个时候小骆驼行走的脚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A.(录音:艰难的行走) 2 . 1 | 2 - 1. 6 | 6 -||
走 啊 走, 走 啊 走
B.(录音:轻松的行走) 2 12 | 1 6 6 ||
走啊 走 走啊走
师:那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陪小骆驼渡过这场风沙吧!(教唱)
师:小骆驼在艰难的一步步往前走得时候,它心里想的是什么呢?你们听!
(课件:前面有青草,前面有水喝;前面有歌声,前面有花朵。)
(教唱)
四、沙漠中得绿洲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小骆驼这是到了哪儿呀?原来小骆驼不怕困难,不怕艰险,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izhe脑袋,脖子上得驼铃摇得叮当直响,在河边喝足了水的它们又开始上路了,渐渐走远,那驼铃声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你们听!
(师范唱最后一句)
按点三:
我们听到的铃声是怎样的呢?
A.渐强 < B.渐弱 > C.很强 f D.很弱 p
师: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小骆驼高兴时摇铃铛的声音吧!
五、歌曲学唱
1.师:让我们再完整的回忆一遍小骆驼精彩的沙漠之旅吧,请你们在心里默默为它鼓劲吧!
2.分角色演唱
3.完整演唱:让我们用歌声把小骆驼的故事告诉别人吧!
4.律动演唱:我们坐着唱多没在沙漠里行走的感觉啊,我们站起来唱吧!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但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看看吧!
(课件:你们能吧这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按点四:
你会选择那些乐器来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
A. 沙捶 B. 碰铃 C. 双响筒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小骆驼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通过今天的音乐课我们知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不怕艰险,勇往直前,同时我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你们!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小骆驼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课 小骆驼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
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
(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
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3、走一走,唱一唱
(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2、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过程:
一、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2. 1 | 2 — | 1. 6 | 6 — )
走 啊走, 走啊走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
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播放:2 0 2 0 | 1 2 2 0 | 3 6 1 6 | 6 —)
前 面 有青草, 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声, 前面有花 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
3、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
二、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
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
(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2、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过程:
一、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375532-1-1.html)(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二、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2、唱一唱,演一演
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三、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
《小骆驼》教学设计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版本:湘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歌曲
教学内容:歌曲《小骆驼》
教材分析:
《小骆驼》是一首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儿童歌曲,朴实、口语化的歌词,生动描绘了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定而乐观的形象。 歌曲中的难点,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巧妙地设计在沙漠中的脚印和沙漠中的风沙两个教学情景中,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并学习了小骆驼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精神。
设计理念及方法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和谐、快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与热情,在活动中融入到音乐的世界中。 课堂上真正地去关注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聆听—体验—演唱—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中,达到对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骆驼》,能够自信大胆地演唱并参与到活动中。
2.能认识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感受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3.能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掌握好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CAI课件、钢琴、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 。
师:同学们好
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让我们再转身向爸爸妈妈打个招呼!)
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音乐课时间了,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律动)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出示谜语:眼大睫毛长,身穿黄衣裳。背着两座山,行走沙漠间。猜一动物)
你们真聪明!你们对小骆驼了解多少呢?
(出示小骆驼的图片,教师介绍。)
三、学习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播放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小骆驼》,让我们仔细地听一遍,听一听,这首歌曲唱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听后回答)
2、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学生模唱。
3、学习八分休止符。
你们认识这些红色的符号吗?(模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边划拍边唱
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歌曲中一共出现了多少个八分休止符,他们藏在歌曲的哪些地方?
4、正是有了这些八分休止符的陪伴,小骆驼走进沙漠的时候就不再害怕,它的脚步变得更加轻盈,你们听!老师模仿小骆驼的步伐节奏走一走。(师读:歌曲第一、二两个乐句)
生:……
师:来,我们一起来按节奏边读边走,感受小骆驼的“沙漠之旅”吧!
5、找出节奏和旋律相同的乐句。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试着把节奏和旋律相同的乐句找出来。
6、随琴轻声唱谱,也可以用“丁”来哼唱。
7、随乐完整演唱歌曲。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带八分休止符的旋律要求唱得轻快、有弹性,表现出小骆驼乐观向上的特征;
带四分附点节奏的旋律要表现出小骆驼不怕困难、坚定勇敢的特征,
最后八小节可以作渐弱处理,仿佛驼铃声越来越远。
四、表现与创编
师:同学们唱得棒极了!现在,老师还想请一些同学来当小乐手,为歌曲伴奏。老师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表现歌曲中的不同场景。
(学生选择乐器,分组演唱,演奏并表演)
五、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体验了小骆驼惊险而又神秘的“沙漠之旅”,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
休止符的小骆驼将要带领我们走进大沙漠,体验一次神秘的“沙漠之旅”。小骆驼走出大沙漠了,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出示沙漠图片)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爱看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用《小骆驼》的视频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又让孩子们对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听赏歌曲引出了本课主角---小骆驼。
(二)整体感知(感受美)
1.初步感受歌曲(播放歌曲)
师:让我们仔细地听一遍,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小骆驼》,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听后回答)
3、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学生模唱。
4、学习八分休止符。
你们知道这些红色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再听一遍,你能听出哪几句表现出小骆驼的脚步很轻快,哪几句表现出脚步比较沉重吗?
3.朗读歌词
师:优美的旋律 ,又配上质朴的的歌词,仿佛小骆驼就站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老师给你们伴奏好吗?(师打开节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来朗读,(课件展示:《小骆驼》的歌词)
4.师:在大家的感召下,老师也想把这首歌唱一唱,你们想不想听啊,好,用你们身体语言来为老师伴奏好吗?(老师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作品的节拍,情绪,情感等特点,初次获得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三)学唱歌曲(体验美)
1.模唱歌曲
师:看大家的情形,都想跃跃欲试,唱唱这首歌了,让我们先用la试着唱一唱好吗?(教师轻声弹琴,学生用la模唱,目的是让学生对音高音准能做到准确的把握)
2.随琴填歌词,随着琴声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句填词。
3. 接龙演唱
(1)师生接龙
师:看同学们唱的这么投入,让我也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我们来接龙演唱好吗?
(2)利用话筒接唱歌曲。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是小歌手,让我们拿起小话筒来做个传递游戏,传递话筒唱歌,传到谁谁来接唱。
4.纠正不足,突破演唱难点。
师:现在老师再把这首歌唱一唱,观察老师在唱歌的时候都做了那些动作?大家想到了什么?(随伴奏唱歌曲,遇到附点四分音符时教师表现出步伐艰难的样子,遇到八分休止符时教师表现愉快地摆头的样子)
(学生回答后模仿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模唱,师生接唱,生生接唱等活动,层层递进,在情境中突破难点,结合歌曲,进入情境,巩固练习,体会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作用,以多种形式学会歌曲,激发学习的兴趣,达到乐学的目的】
(四)表现歌曲(表现美)
师:小骆驼从出发——遇到沙漠风瀑——到走出沙漠,它的心情、步伐会是一样的吗?刚刚出发时是怎样的?走一走(学生表演)哪一句表现了小骆驼遇到了沙漠风暴?走出沙漠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学生表演,师生点评,评出最佳表演奖)
师:现在让我们大家活动起来,一起参与到歌表演中,正好老师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那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
(学生选择乐器,分组演唱,演奏并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及利用学生喜欢的打击乐器模拟“沙漠之旅”,让学生投入到情景中,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并使他们乐在其中。 】
(五)活动小结
1.通过今天的沙漠之旅,你有什么感受? 看到小骆驼的生活环境,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学习小骆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要学会注重环保)
2.让我们沿着小骆驼的足迹伴着音乐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好吗 ?(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歌曲,表现歌曲,达到理解歌曲,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念。本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小骆驼精神品质的可贵,深深体会到要向小骆驼学习。并进一步唤起学生的爱心和环保意识,为小骆驼建设美好家园。
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小骆驼》这课结合本课内容,恰当的创设了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情感营造氛围,继而引发学生在聆听、体验、感受的过程中轻松主动地学会歌曲。最后将歌曲内涵逐步拓展延伸,通过挖掘学生自身音乐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本节课教师利用各种体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不仅掌握了基本技能,并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每个教学环节衔接上,教师语言会显得细碎,不够精炼,在评价学生方面,评价语言也比较单一,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是否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表现。
我想不管从哪个角度上这节课,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使他们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