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6课 歌曲《拍手谣》|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6课 歌曲《拍手谣》|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9 10: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拍手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拍手谣》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学唱中外童谣”的内容。这首童谣是20世纪20-30年代流传于全国各地的童谣,教材选用东北地区的传统童谣,歌曲生动活泼、贴近学生性格特征,易于学生主动参与。
本节课让学生在听唱活动中加上适当的动作游戏,体现了那一年代的童趣与当时儿歌的风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本年段的学生好玩、好动,对音乐的学习较有兴趣,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喜欢模仿,对各种音乐的接受能力较强,但个别学生识谱能力较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识谱能力。通过学习,将学生带到不同的传统童谣文化中,开拓视野,愉悦身心,让童谣进驻学生们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理念
1.新课标精神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合作,提高团队意识,在唱唱、想想、动动的过程中开发音乐的感知力,在音乐律动中感受音乐,在表演中理解音乐。
2.童谣是人类口头文化的珍品,文字浅显,哲理性强,它积淀了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传唱童谣,孩子们既可以得到快乐,又能学到知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喜爱我国各地的童谣文化,感受童谣的快乐与趣味。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乐句并演唱旋律。
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随伴奏音乐表演歌曲。
五、教学重点
1.能按顺序排列音符。
2.能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乐句并演唱旋律。
教学难点
能随伴奏音乐表演歌曲。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准备
计算机、钢琴、卡纸、卡通图片、PPT、教学光碟。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媒体与资源使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童谣,你们听!
(边念边演示动画)
卡纸、人物
演示童谣动画
激趣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二.学唱童谣
简介童谣
这首童谣是一首湖南传统童谣,刚才我是用湖南方言念的,从你们的表情我能看出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童谣,童谣是小朋友们很喜欢的短诗,语言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下来的,一般使用方言念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童谣。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首北方童谣《拍手谣》。
PPT
学生初步了解童谣
(二)学唱新歌
1.播放范唱音乐
简介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符。
将音符由低到高排列并模唱。
2.听唱歌曲,找乐句
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音最高的乐句并模唱旋律。
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在黑板上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出来。
3.请同学们齐唱旋律。
为歌曲填词
第一遍跟范唱
第二遍跟伴奏演唱
解决个别唱的不太好的地方。
演唱童谣
1.师生律动,加入拍手谣的动作。
师生合作,学生模仿每个乐句的动作
全班跟音乐律动表演
合作演唱
3.指名演唱
学生围成内外两圈玩拍手游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玩拍手游戏
CD
用不同形状颜色的卡纸排列表示
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速度。
通过聆听、对比、模唱,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解决重点。
唱好歌曲,为后面的游戏环节做准备。
师生合作,突破难点。
用不同的方式玩游戏律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玩童谣的快乐。
三.欣赏童谣
聆听上海童谣,感受不同的特点。
《扳落石头上高山》
PPT出示童谣
播放上海童谣
开拓视野,提高审美意识和对童谣的喜爱
四.总结收获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收获:什么是童谣?
希望同学们将今天学过的童谣唱给更多的朋友们听。
PPT
检验知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