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认识1000以内的数
第1课时 用不同方法数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举出比100大的数、估数、口头数数的过程。
2.能比较熟练地数1000以内的数,能用自己的方式估计实物的个数。
3.积极参与估数、数数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比100大的数,会数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学会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两人一纸杯黄豆,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一块电子手表,让学生认识纽扣电池。
2.教师介绍纽扣电池,由这种手表的特点说到包装。师:好,老师现在就让同学们见识一下。
教师从电子手表中取出电池,让学生认识,特别关注说没见过的同学。
师:这种电池就叫纽扣电池,一个就叫一枚。因为一个比较容易丢失,所以制作电池的工厂把许多电池封在一个包装袋中。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教材第24页上面的纽扣电池图。
二、数电池
1.提出“数电池”的要求,并提示:数完后举手。
学生打开书。
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枚纽扣电池?
学生自主数数,教师注意数的快的前两名和最慢的,为交流活动做准备。交流时,从数的最慢的同学开始。
2.指名同学交流数纽扣电池的方法和结果。先请数得较慢的同学介绍,再请数得比较快的介绍,最后请数得最快的同学介绍,并且师生共同数一数。
3.举出比100大的数。
教师说明124是一个比100大的数,并举出其他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举出比100大的数。师:一共有124枚电池。124是一个比100大的数,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用比100大的数表示的事物,如:我们的数学教材有102页,我们年级的学生有205人等。你能举出一个比100大的数吗?
学生举例,不管是数量还是数据,只要比100大就给予肯定。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注意学生举例的合理性。
三、估数、数数
1.让学生观察一杯黄豆,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粒,再启发学生用以前数花生的方法数一数。师:同学们可以举出许许多多的比100大的数。现在请大家观察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一杯黄豆,同桌两人商量着估计一下,这杯黄豆大概有多少粒?
学生估计,教师记下学生估计的数。
师:你们想知道估计的结果是怎样的吗?下面请同桌两人合作,把黄豆倒出来,用我们可以用的数花生的方法数一数。
学生数数,教师巡视了解数数方法。
2.交流学生不同的数黄豆的方法,说一说是怎样数的,结果是多少,并和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黄豆的?和估计的结果比较,数量怎么样?
学生汇报数数的方法,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3.提出“如果估计一杯黄豆大概有多少粒,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给学生充分说出不同方法的机会。
师:刚才,同学们先估计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这杯黄豆的数量。如果我们先是估计这杯黄豆大概有多少粒,想一想,有没有更简便的估计方法呢?
如果学生说出先分成20粒、50粒一堆的方法,教师给予肯定,并说明估计一杯黄豆大致有多少粒,可以只数出一堆,然后看着差不多或用手抓一抓感觉一下有多少,再分成若干堆就可以。
4.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然后交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估计黄豆粒数的方法。下面,请同桌两人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估计这杯黄豆大概有多少粒。
学生估计,教师巡视,指导估算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口头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分别采取全班齐数、同桌数、分组数的方式进行。
(2)十个十个地数。
教师提出“十个十个地数,从540数到630”的要求,先自己数,再全班齐数。师:刚才同学们一个一个地数,数得不错,如果十个十个地数,你能从540数到630吗?试一试!
注意学生能否正确数出590后面是600。
(3)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800。师:数数有很多种方法,除一个一个地数、几个几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以外,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现在自己小声从100数到800,试一试。
学生小声数完后,全班一起数。
2.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2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从800数到1000,然后充分交流不同的方法。师:我们刚才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了800,下面请同学们接着从800开始,用不同的方法数到1000,同桌可以互相数。
学生数数,然后交流不同数数方法。
3.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3题,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估计,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后交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
4.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238后面填几,为什么,再说“箭头”表示什么,继续填下去会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用不同方法数数
一个一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
一百一百地数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课堂气氛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不足之处] 学生的数感不强,无法估计课堂中出现的估计的数量。
[再教设计] 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
第2课时 数位的认识和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直观图及一百一百地数正方体,经历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的过程。
2.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知道数位的顺序,能够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数位——千位。
【教学难点】
认识新的数位——千位。
【教学准备】
60根小棒,1000个方块,PPT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先用右手出示散着的30根小棒,让学生猜测小棒的根数,再用左手出示3捆小棒,让学生说出有多少根。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右手拿的这些小棒,猜测一下,这些小棒有多少根?
学生说,教师不作评价,只记录结果。
师:再看老师左手拿的这3捆小棒,你们知道有多少根吗?
2.教师告诉学生两只手中小棒的数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能直接看出左手拿的是30根。
师:说得对,老师还告诉你们我两只手拿的这些小棒都是30根。准确说一说为什么能马上看出老师左手拿的是30根呢?3捆小棒,每捆是10根,所以就知道是30根。
师:把30根小棒捆成每10根1捆,能比较直观、简单地看出小棒的根数。
3.提出:10捆小棒是几个十?有多少根?你能总结出什么关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10个十是一百。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就是把10个一看成一个十,这是一和十的关系。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10捆小棒是几个十?是多少根?你可以总结出什么关系?
10捆小棒是10个十,是100根,10个十是一百。
二、探索百和千的关系
认识百和千之间的关系。
(1)教师谈话提出百和千之间有关系的问题,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师: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这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现在我们认识了比100大的数,那么,百和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谁敢大胆猜测一下?
10个百是一千。如果学生说出来,教师板书并在旁边注上一个“?”,如果说不出,就直接进入下面的活动。
(2)用PPT课件演示。教师边讲边演示到10摞小正方体拼在一起,然后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出数的方法,得出10个十是一百。
师:下面,我们利用小正方体来探讨一下(出示10个小正方体),这是10个小正方体,也就是10个一,把它摞在一起,可以说是1个十;再看,如果有10个这样一摞的小正方体(PPT课件生成10摞),再把它们拼在一起,同学们看这个立体图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给学生一点观察的时间,再回答。一共有100个小正方体。每排有10个小正方体,一共有10排。10个十是一百,所以一共有100个小正方体。
师:不错,这个立体图形用了100个小正方体,也就是10个十是一百(板书出来)。如果有几个这样的立体图形(PPT课件呈现10个立体图形),数一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3)接着一板一板分别出示小正方体,边出示,学生边数。数到900时,教师提出:再加一个一百就是几个一百?一共有多少?学生回答后,再次一百一百地数数。最后,讨论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师生一起数:100,200,300……一直数到900。
师:900也就是9个一百,再数一百是多少?再数100是一千。
师:我们一百一百地数,再一起数……
师生共同数数:100,200,300……数到1000,数完后,教师操作PPT课件,把10板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师:把10个由100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大正方体,这个正方体一共是1000块。1000可以说是1个千。因此我们得到百和千的关系: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三、认识数位
教师拿出写有四个数位的计数器,提出: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发现和想法的机会。
师:同学们,观察老师拿的计数器,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个千位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个新的数位,数位表中从右边数第四位是千位。
四、读数、写数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让学生先说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再写数,然后交流写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说出计数器表示的数,现在,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523。
师: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上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说得对,请同学们写出这个数。
学生写数,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写数的?并读一读这个数。
2.教师把计数器表示的数由523变成503,让学生写数、读数,然后交流写的数,并读一读。教师板书:523 读作:五百二十三
师:现在,老师把十位上的2个算珠去掉,计数器上的数怎样写,怎样读?试一试!
学生写完后,交流。教师板书:503 读作:五百零三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470,让学生独立写数,并读数。最后,交流学生写出的数,使学生掌握个位上是零的读数、写数方法。师:写数和读数一样都是从最高位开始。再看计数器上表示的这个数,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请同学们把它写出来,并读一读。
学生写数、读数,教师巡视,然后交流。教师板书:470 读作:四百七十
4.教师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其他同学写数、读数。
师:下面,请一名同学在计数器上拨珠,其他同学写数、读数。
根据时间,多请几个人拨珠。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4题。
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数位的认识和数的写法
10个100是一千,1000里面有10个一百。
523 读作:五百二十三
503 读作:五百零三
470 读作:四百七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二年级的孩子,在上课纪律上比一年级强很多,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和老师完成一项数学活动,并且在活动中个个表现得很棒,以后在数学课中我应该多多穿插这样的小活动。
[不足之处] 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读法写法还没有落实好,应该再通过自主练习巩固。
[再教设计] 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和思考时间,加强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读写。
第3课时 用不同方式表示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例1、例2、例3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数位表中摆卡片、小棒和图形表示数的过程,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知道10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体会“数位”在计数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会读1000以内的数,知道1000以内的数的组成,学习用图形表示数。
【教学难点】
用图形表示数。
【教学准备】
数位顺序表四张,0,2,3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问题导入
一个一个地数,从489数到502.
数位顺序表: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数位?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二、探索新知
1.摆数字卡片。
师拿出0,2,3的数字卡片,提问:用下面的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三位数并读出来。为什么这样读?怎样写呢?师在学生回答讨论后总结:这个数的百位上摆2,十位上摆0,个位上摆3,写作:203,我们读作:二百零三,百位上表示2个百,个位上表示3个一。请学生依次说出。
(引导小结渗透: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摆放位置,并提醒学生0不能在最高位,读出时末尾的0不读,但是要写)
2.画小棒表示数。
教师启发引导:我们用计数器表示数时,个位上一个珠表示一,十位上一个珠表示十,现在如果用小棒代替算珠,用数位代替计数器,你能在数位表中画小棒表示出513吗?试一试。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学生自己画小棒,然后全班交流)
3.用图形表示各数。
教师启发:如果任选三种图形分别表示一个百、一个十和一个一,你能在数位表中画出图形表示325吗?
(让学生自己画图,然后交流不同的画法。重点说一说每种图形表示的意义。如1个方框表示一个百,百位上3个方框表示3个百等)
三、巩固新知
1.在数位表中表示216,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样读?
2.师在数位表上面写出1000.问: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读作什么?
预设A:有学生会读,就让他说出怎样读的,为什么这样读。
预设B:没有学生会读,师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千组成的?怎样写?怎样读?哪几个数位没有?怎样写呢?怎么读?
出示例3的三幅图,请学生思考:我们读写千以内的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怎样写?要不要读?
总结:读写千以内的数都是从左边开始读写的,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读写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不读,但是要写,并板书。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我们读写数时要从哪儿开始?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
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用不同方式表示数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不足之处] 对于读写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这方面的难度不大。但用符号表示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抽象,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有困难。
[再教设计]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加强学生拓展练习。
第4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例1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算盘、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数的过程。
2.知道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重大发明,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能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掌握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读、写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一个五珠算盘,老师准备多几种算盘,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课前谈话
谈话:小朋友们,想猜个谜语吗?出示谜语: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
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算盘。
你见过算盘吗?在哪里见过的?
(师出示算盘)说明:老师的算盘,珠子是不能自由动的,所以可以竖着放,小朋友们的算盘是不能竖着放的。
二、认识算盘,初步感知
1.根据谜面,逐句组织学生交流,认识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跟着老师在算盘上摸一摸框、梁、档以及上珠和下珠。
2.听老师的口令:摸“上珠”,摸“下珠”,摸“梁”“档”“框”。
3.刚才我们认识了算盘,你知道算盘是什么时候有的吗?
介绍算盘(教材第30页)。
第一种算盘叫什么?你桌上的算盘叫什么?老师的呢?
4.那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和什么有关了吗?(板书完整课题:用算盘表示数)
三、了解算盘,探究新知
(出示计数器)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前,我们要先定好数位。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那算盘上的数位怎么来确定呢?
1.确定“个位档”。
谈话:可以从算盘的右边任意选定一档定为个位,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右起第三档确定为个位档,它的左边依次是哪几个数位?(十位、百位和千位)你们的算盘都定好位了吗?
在算盘上拨珠前,我们先要把它的上珠和下珠都靠框,这也叫做“清盘”,这样我们拨出来的数才能更清楚更准确。在我们小朋友的算盘框上有一个按钮,这是清盘的按钮,可以帮助我们小朋友更快地进行清盘。要让你的上珠和下珠很快地靠框,可以按一下这个按钮。
2.认识上、下珠表示的数值。
(1)(出示计数器)谈话: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一个珠子(师在计数器上拨)表示多少?那在算盘上怎么拨珠表示1呢?(师演示)在个位上拨一个下珠。
请学生在算盘上拨1。
(指导:拨珠的时候用大拇指轻轻地向上拨,让珠靠梁,就表示一个数了)老师给出提醒: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
在个位上再拨一个下珠,是几?在个位上拨三个下珠是几?再添1个下珠是几?5怎么拨?下珠够吗?怎么办?拨一个上珠。(说明:要把4个下珠拨去可以用食指拨)
(现在拨上珠用大拇指拨不方便了,可以用中指或食指拨。把下珠拨去可以用食指)
说明:一个上珠表示5.
(2)听口令拨数:指名板演。在拨珠之前先要清盘。清盘,拨1;清盘,拨2;清盘,拨4;清盘;拨6,你用了几颗珠?老师在计数器上也来拨一个6,老师用了6颗,为什么算盘上只要两颗?拨6的时候老师想到了一个加法算式,你知道是什么吗?(5+1);清盘;拨7,8,你想到了哪个加法算式?不清盘,在此基础上拨9。你想到了哪个加法算式?清盘;拨10,你用了几颗珠?怎么只用一颗珠子就表示10了?和计数器上一样的,在十位上拨一个下珠就表示十。
(3)现在跟老师一起,从1拨到9,能行吗?我们一起来!(师生边数边一起拨珠)拨到4提问接下5来怎样拨,再拨珠表示5,然后依次拨到9,追问:再数一个是几?算盘上怎样拨?(教师演示个位上去9向十位进1,表示10)
(4)拨珠的小窍门:
拨珠要靠梁——拇指哥哥是老大,拨个下珠就用它;食指弟弟也不差,拨个上珠它帮忙。
拨去珠离梁——只有下珠或上珠,食指拨去本领大;上珠下珠在一起,拇指食指同拨去。
(5)自己在算盘上从1~9边拨边数数。
(6)师在计数器上拨322,指名说说它的组成。你能在算盘上拨出这个数吗?指名板演。
(7)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8)想一想,百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多少?千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多少?
四、认数、读数、写数
1.会拨珠了吗?现在我来拨,你来写好吗?
4(你怎么知道是4的)
37(个位上只有三个珠,为什么表示7个一)
60(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表示什么?十位上只有两颗珠怎么就表示6个十了)
师:在计数器上拨60,十位上要拨几颗珠子?在算盘上要拨几颗?
你会写吗?指名写数。(163)
你会写吗?中间一位上没有珠靠梁,我们就用0表示。(806)
怎么写?后面的0可以不写吗?它是一个几位数?(900,后面的0不可以不写,它是一个三位数)
2.我来写,你来拨(指名板演)。
清盘:57,405,300,0,1000。
3.我来说,你来拨。
(1)7个百、2个十、5个一组成的数。
(2)三位数,最高位上是5,其余位上是1。
(3)三位数,只允许用到两颗珠。
4.你们拨,你们数。
学生边拨珠边数数。
一个一个地数,从1到18,从85到100。
一十一十地数,从280到300,再到350。
一百一百地数,从100到1000。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3题。
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用算盘表示数
1.算盘的构造
框 档 梁
上珠:每珠表示“5”
下珠:每珠表示“1”
2.用算盘表示数
计数时,可以任选一档作个位,依次向左分别是十位、百位、千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课的开始,先出示了谜语:长长方方一个框,四边框来中间梁,梁上架着许多档,上珠下珠档上放。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不足之处] 课中虽然有的知识是从计数器上表示过渡到用算盘来表示的,有的也和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做了比较,但感觉还没有到位,如:5在计数器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在算盘上用几颗珠子表示;10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在算盘上呢。
[再教设计] 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还应该让学生比较一下用算盘表示数和用计数器表示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自己的所学。
第5课时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3页例1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语言描述到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的过程。
2.能够正确使用“>”或“<”符号表示1000以内数的大小。
3.在用自己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给多个1000以内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准备】
学生字典、科技读物、文艺类书各一本,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教师先拿出一本字典,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和用途,了解图书分类中的名称——工具书。接着通过科技书、小说等了解科技书和文艺书。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小小图书馆”和统计表,说一说知道了哪些信息,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教材上就有一个小小图书馆,我们来看看“小小图书馆”里都摆放了哪些书,各有多少本。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师:从这个图书馆各类书的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结合学生的讨论,提出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从统计数据中你了解到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
学生如果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3.提出用“>”“<”表示数的大小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师:你能用“>”或者是“<”表示统计表中任意两个数的大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4.提出:怎样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让学生充分地发言,然后总结出一般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了图书馆中三类图书的多少。谁能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呢?
让学生充分发言,然后总结:先看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两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相同,就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数大……
三、尝试练习
让学生自己完成试一试的内容,然后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师:知道了比较两个三位数大小的方法,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问题,把4种不同自行车的价钱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学生自主比较完成,然后交流。
四、课堂练习
1.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了解有关信息和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判断,最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师:同学们能比较具体数据的大小,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请看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先认真读一读他们说的话,看一看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你能根据给出的故事书的页数和两个人的语言描述,判断并选出小说和连环画的大约页数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并选择,然后交流判断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2.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其他数”的含义,再让学生连线。师:看练一练第2题,星期天,小动物们相约去旅游,每个小动物都买好了车票,请同学们帮它们找到自己的车厢。观察图,说出图上的信息。
3.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自己比较,然后汇报比较的方法。
4.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4题。
(1)教师说明组数、排序的要求后,让学生自主尝试。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4题,用2,5,8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自己试着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写出的三位数和排列的结果,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师:谁能把你组成的三位数和排列的结果给大家交流一下?
如果出现组成的三位数不足六个,教师可适当引导或鼓励他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师:把六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很不容易呀!你是怎么比较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小组内交流排列结果。
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完比较结果,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学生如果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五、课堂小结
师:你能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或几个三位数的大小吗?
同桌讨论共同完成。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时,因为数位相同,所以要看最高位(百位),最高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不给学生概括比较数的大小的抽象法则,所有的比较方法的发现均来自于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索,较好地体现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新课程理念。
[不足之处] 板书设计不够简洁,板书用的时间偏多,致使最后的练习来不及全部做完。
[再教设计] 练习设计,由基础到难,层层推进,这样可以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第6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单元知识系统整理、复习、巩固与提高的过程。
2.进一步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1000以内的数,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导入
师:我们前面学了关于100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今天让我们自己考考自己,看看这些题能不能难道你,打开教材,翻到第34页整理与复习。
二、探究新知
第1题:要求说出与999相关的知识。
(这道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练习题,学生可以说的内容很多。如999加1是1000,999比990多9等,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第2题:把下列商品按价格从高到低的顺序编上号。
收音机 洗衣机 微波炉 饮水机
135元 950元 640元 204元
( ) ( ) ( ) ( )
(先让学生说一说商品价格,再按要求编号)
第3题:估计黄豆的粒数。
第1个杯子 第2个杯子 第3个杯子
150粒 大约( )粒 大约( )粒
(先让学生明白题意,观察杯子里的黄豆粒数的情况,找出第2个杯子比第1个杯子多出将近一倍,第3个杯子又比第2个杯子多出将近一倍的规律,再去讨论估计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34~35页“练一练”第1~4题。
1.填空。
(1)740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2)3个百和6个一组成( ),读作( )。
答案:(1)7 4 (2)306 三百零六
2.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并读出来。
答案:535 五百三十五 602 六百零二
3.按规律写数。
205,210,215, , , , , ?
480,470,460, , , , , ?
750,800,850, , , ?
4.在○里填上>或<。
582○605 801○799 720○702 437○473 654○645 999○1000
提示:这些题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做题方法。
5.数学游戏。
做法:教师可与一名同学先示范一下,教师说数,学生猜。然后鼓励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猜数游戏。教师可指导学生猜数的策略。最后请学生做表演,看谁猜数用的次数最少。(学生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做题非常认真,这些题你对了多少呢?看看自己哪方面没有掌握好,课下随时欢迎来问老师。
五、布置作业
1.填空。
(1)百位的左边是( )位,右边是( )位。
(2)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
(4)从796开始,往后数5个数是( ),( ),( ),( ),( )。
(5)二百二百地数数,数到一千:二百、( )百、( )百、( )百、一千。
(6)找规律:396,( ),( ),402,404,406,408,( ),( )。
答案:(1)千 十 (2)10 10 (3)999 100 1000 (4)797 798 799 800 801 (5)四 六 八 (6)398 400 410 412
2.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数数、估数
2.数位
3.按规律写数
4.用算盘表示数
5.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巩固和自我评价,在做这些题时,会给学生一个引导与提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题意,顺利完成题目。
[不足之处] 估计黄豆的粒数时我给的提示太简单,有些同学没有听明白,导致这道题错误率有些高。数学游戏中一开始学生不太会玩,在多次演练后熟练很多。
[再教设计] 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掷点写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随机掷点、自主写数和交流的过程,渗透随机思想。
2.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3.充分体验所写出的数的大小与自己掷出的点数和判断都有关系,增强数学思维和合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教学难点】
知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骰子、每人一张数位顺序表、写有游戏规则的小黑板、写有0~9的数字的乒乓球,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提出“用2,4,7三个数字组成最大三位数”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个写数的练习,听要求:用2,4,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学生写数,教师巡视,然后交流写的结果。
师:我看大家写的结果都是742,谁来说一说写数时是怎样想的?
要求用2,4,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就把这三个数字中最大的一个数“7”放在百位,最小的一个数“2”放在个位。
学生如果还有其他的想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2.提出“掷点写数”的游戏,先让学生认识骰子,再了解游戏规则。师:同学们根据给出的三个数字都能按要求写出三位数(出示骰子),今天我们就用这个小玩具来进行“掷点写数”的游戏。你们见过这个小玩具吗?平时人们都把它叫色子。从桌上拿起色子看一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学生观察,了解色子上有1~6的数字。
师:认识了这个小玩具,再来看一下游戏规则。
小黑板上出示游戏规则,让学生自己谈一谈。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一下游戏规则?
学生交流,理解规则。
二、自主探索
教师提出分组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尝试根据掷出的点写数。
师:游戏规则我们已经明白了,下面就请小组同学开始活动吧!在根据掷出点写数的时候,要考虑一下怎样才能写出较大的数,好!先进行一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
三、交流学习
1.请各组获胜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写的。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下面我们来请获胜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写数的。
请各组获胜同学介绍。
2.请失败的同学谈没有获胜的原因。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激励。师:听了获胜同学的介绍,其他同学能找出自己没有获胜的原因了吗?谁能勇敢地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说法,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3.讨论:怎样写数获胜的机会比较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好!失败的同学找到了原因,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怎样写数获胜的机会比较大?
学生会有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师生共同总结出:随机掷出的点数和自己的判断都有关系。
四、尝试应用
1.教师提出“继续玩游戏,看谁获胜的次数多”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玩的时间。
师:好!现在我们继续来玩游戏,看谁获胜的次数比较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请获胜次数较多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师:现在请获胜次数较多的同学介绍一下他们获胜的经验。
学生介绍,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评价。
五、拓展游戏
教师出示写有0~9十个数字的乒乓球和“摸球写数”的要求,师生共同做。教师摸球,学生写数,边写边交流。
师:同学们“掷点游戏”做完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摸球游戏”。看老师这个盒子里有几个乒乓球,上面分别写有0,1,2,3,4,5,6,7,8,9。现在,老师摸球,每次摸一个球,一共摸三次,同学们根据老师摸出的球上的数字,写出三位数,看谁写出的三位数最大。好!现在开始。
六、课堂总结
说说你通过做掷点写数的游戏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掷点写数
骰子掷出后,先观察骰子朝上的面的数字,如果数字较大就把它写在较高的数位上,数字较小就写在低位上,这样写出的数会比较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深刻体会了数字在不同数位的意义不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比较高。
[不足之处] 学生和老师配合得不是太好,好像学生不听老师“招呼”,也许是因为我们上实践活动课太少的缘故吧,学生还沉浸在游戏中。
[再教设计] 对于预测时未涉及的问题在下节课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