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5.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5.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9 14: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 ;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
3.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过程与方法
诵读与品味,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感情,获得人生启示,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旷达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词人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词人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
——苏轼。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由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引入新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苏轼的杰出才能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东坡其人(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谈谈自己了解的苏东坡。多媒体展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沉浮。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有“苏黄”“欧苏”“苏辛”“三苏”之说。
二、解读词题
1、念奴娇:词牌名;
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湘月》《壶中天》等。上、下阕100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词的知识(随机补充)
词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词牌只管格式(规定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单双调等),题目表明内容或范围。
2、赤壁怀古:题目;
赤壁,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怀古诗主旨情感(多媒体展示)
3、整体感知;
用简单的语言概况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片状写赤壁之景。
下片抒写怀古情怀。
三、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
(一)一读,体味豪放气势;
1、听范读,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
2、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内容大意,揣摩语速、语调;教师正音,作诵读指导。
字词正音:⑴故垒[lěi]? ⑵纶巾[guān]? ⑶强虏[lǔ]? ⑷华发[huā]? ⑸酹江月[lèi]
诵读提示: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诗与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③读出感情(初步传情达意,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3、全班齐声诵读,读出豪放气势。
4、学生个别诵读。
理解豪放的特点:
豪:雄壮的笔调。放:奔放不受拘束。
豪放词,气象阔大,境界雄浑,豪情壮志,奔放驰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情旷达而不哀伤。
本词哪些地方体现了豪放的特征呢?学生分组讨论。
(二)再读,品析豪放风格
1,写壮景,气势磅礴;
思考: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找出词中意象: 大江浪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概括写景特点:
典句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乱”写出了岩石之险怪,“穿”写出了山崖直插云霄之高峻,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形”;
“惊”写出了江水之澎湃,“拍”写出了浪涛搏击江岸之有力,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声”;
“卷”写出了浪涛翻滚力量之浩大,“雪”写出了浪花之汹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色”;
??这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江山的胜景,形、声、色俱全,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
小结:词人从不同角度,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描写出赤壁景色的什么特点?——雄奇壮阔,把我们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只有这样的赤壁长江才能千呼万唤出周瑜的形象。作者通过长江写赤壁,通过写景这种描写手法,最终为人物出场作出铺垫,这种写法叫?(衬托的手法)我们齐读上阕,再次感受这赤壁雄奇景。
2,怀英雄,奋发有为;
思考:周瑜是个什么样人物形象?
典句赏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初嫁了:衬托出周瑜年轻英俊,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出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气定神闲。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从容沉着,指挥若定,潇洒从容的形象,表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几句表现周瑜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灰飞烟灭强调对方的失败,来反衬周瑜指挥战争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为周瑜正名(引入学生作文中的片段)。
比较陈寿 《三国志》与罗贯中 《三国演义》对周瑜形象的不同刻画。
抒豪情,悲慨旷达
(生读后五句,评述大意。)
思考:词人为什么只写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背景回放
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分析词中的思想情感。
先看周瑜和苏轼的一个对比:
周瑜????? ?????????????????????? ?苏轼
年龄:34岁????????????????????????? ? 47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业: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明确: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与自己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多情”句是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壮志难酬的感叹。
补充:映衬——既是“以乙托甲”,也是“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
探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理解一:赤壁的雄奇景色和周瑜的丰功伟绩,既激起了词人的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然而,词人转念一想:在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自己的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倒不如“一尊还酹江月”罢。词人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急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而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体现了词人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
理解二:“一尊还酹江月”,向江月洒酒祭奠,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洒脱。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诗意人生。
4、小结:这就是苏轼的豪放风格。写景,既不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迷离,也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而是“大江东去”的壮阔,“惊涛拍岸”的雄奇;写人,既不是“懒起画娥眉”的柔美女子,也不是“人比黄花瘦”的闺中少妇,而是“雄姿英发”,谈笑”间灭樯橹的奋发有为的古代英雄;抒情,既不是柳三变细腻缠绵的儿女情长,也不是李易安含蓄委婉的相思之苦,而是烈士暮年壮志难酬悲慨旷达的英雄浩叹。
(三)三读,理清线索,技巧鉴赏;
赤壁雄奇景 ----写景
(衬托)壮景衬英雄
英雄周瑜颂 ----思古
(对比) 古今对比
失意酹江情 ----抒怀
技巧鉴赏:借景抒情 虚实相应 对比映衬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以及抒情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借景抒情、虚实相映、烘托和对比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是悲伤哀叹,怨天尤人,抑郁一生呢,还是坦然面对旷达从容,珍惜眼前珍重以后,更好地把握人生,相信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完成课后练习一;
3、课外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九)、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豪放:
写壮景,气势磅礴;
怀英雄,奋发有为;
抒豪情,悲慨旷达
手法:借景抒情 虚实相应 对比映衬

教后反思: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不停的超越。本次教学设计拟以赏析苏轼的豪放风格为主体,从写景、怀古、抒情三方面深入赏析,进而归纳艺术技巧。但在教学实施中多有不足,一是在体味豪放气势环节中,对学生感性的引导不到位,再是课堂生成枝蔓有冲淡主题之虞,同时时间的掌握失当导致结束匆促板书缺失诸多问题。静思,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不宜太大太多,集中突破一点学生真有收益即可,生本的原则需时时谨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