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物质科学(二)4.8金属及冶炼(课件 29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 物质科学(二)4.8金属及冶炼(课件 29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9 11:37: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8
金属及冶炼
学案
一、知识导引
二、金属活动性
例1.[2020?台州]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  )
A.金
B.银
C.铜
D.锌
1.[2017?温州]在柠檬中插入两种不同活动性的金属可以制得水果电池。相同条件下,水果电池的电压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大小有关。下列柠檬电池的两种金属,活动性差异最大的是(  )
A
B
C
D
例2.[2016?杭州]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
2.[2020?舟山]科学兴趣小组采用不同方案对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了研究。
甲同学:将镁带和铜丝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乙同学:把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放在同一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表面的锈蚀情况。
……
实验后,同学们进行汇报和评价交流。
(1)甲同学根据 
 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
(2)乙同学观察到铁制容器表面有明显的锈蚀现象,而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据此他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铝强的结论。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
 
 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
例3.[2020?金华]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16?金华]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活动性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第3题图
例4图
例4.[2019?金华]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2018?台州]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此类似,碳在高温下,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但与氧化铝不反应。
(1)判断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碳与氧化铜
B.锌与稀硫酸
C.碳与氧化钙
D.银与硫酸铜
例5.[2016?温州]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8?衢州]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金属防腐
例6.[2016?台州]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  
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
四、金属的冶炼
例7.[2020?宁波]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
 

(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
 。
6.[2020?杭州]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图: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
中添加药品;
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
HCOOH)与浓硫酸在80℃
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
CO↑+H2O);
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W型管右侧弯管处的
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2分钟后熄灭酒精灯;
步骤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W型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
物的检验。
(1)进行气密性检査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
 
(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
(3)步骤3后,W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7.[提高题]除H2、CO能还原氧化铜外,CH4及其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也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如: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某拓展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分别对有关气体问题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Ⅰ】对已知气体性质的探究。
(1)将CH4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规范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_______(填序号)。
①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②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③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探究Ⅱ】对气体组成的探究。
(2)气体X可能由H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①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_____。
②根据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的现象,得出气体X中含有H2的结论,请对此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Ⅲ】对未知气体的探究。
(3)将某火箭燃料X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已知燃料X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现象及信息推断并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提高题]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
___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例8 电脑芯片的制作要用到高纯度的硅。目前广泛采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原料制取,其中一步反应为:SiO2+2C
Si+2CO↑。对该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碳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
D.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
9.[提高题]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A.氢气有还原性
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氢气对人体无毒
参考答案:
二、例1.D
1.C
例2.C
2.(1)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
(2)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
例3.C
3.B
例4.D
4.(1)铝、碳、铁
(2)AB
例5.C
5.C
三、例6.(1)浓硫酸
(2)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四、例7.(1)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2)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6.(1)万用瓶中的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3)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7.(1)①②③
(2)CH4
(3)不合理,因为CH4与氧化铜反应后也生成了水
8.
(1)在导管后扎气球(或在导管口放置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2)Fe+2HCl===FeCl2+H2↑
(3)4.64
(4)还原性
例8.A
9.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物质科学(二)
第26课时
金属及冶炼
知识导引
1.金属活动性
与O2反应,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
2.金属的防腐
锈蚀条件,防腐方法
3.金属的冶炼
原理,实验操作要点
7世仁教育
已7教


铁入


M
Zn
Fe
Cu
盐酸
铜片质量g
0稀硫酸的质量g
锌粒的质量g
0稀硫酸的质量g
性成H的质量g
0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ZnSO4的质量g
0稀硫酸的质量g
H
质量
AB
g
0


我把金属2赶走了,因为
我是金属1。
我是含金属2
我比它的活动性更强
徐属13十
原+
图2-15置换反应示意图
金属片金属片
氯化锌凹氯化亚铁
溶液
溶液
稀盐酸Feso4溶液稀盐酸AgNOε溶液
A
g
Cu
Fe
C
Mgso4
CuSO
溶液溶液
a铁粉b

铁钉
棉花和
燥剂纯铁钉
蒸馏水

蒸馏水
油漆
抹油
菜刀
干燥
干燥剂
图2-7金属防锈蚀的常用方法
除去CO
除去CO
后的空气
镁带后的气
镁带

1.观察氧化铜的颜色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如图2-41所示,通入氢气,过一会儿,
再给氧化铜加热,注意观察试管中的氧
化铜有什么变化。
3.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氢气,直到试管冷却。试管中氧化铜与
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1氢气还原氧化铜
cO
澄清
石灰水
Fe,Oz

安全线
澄清
石灰水
酒精
喷灯
B
W型管
甲酸
安全线
氧化铁

万用瓶
98%浓硫酸
没清
80℃热水
石灰水
Cuo
气体
感无水0
Ca(OH)2溶液
4.80g
Fe
O3
CO
足量
的澄
清石
灰水

4.80g
Fe,o
CO
足量
的澄
清石
灰水
以化合物形式:化合态
电||热展属
性|性光
以单质形式:游离态

存在
原理:化合态→>游离态
物理
性质
还原剂H2CO、C
与O
金属氧化物
冶炼
与酸
盐+氢气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
化学
性质
环境:水、空气
与盐
金属+盐
锈蚀
锈蚀
金属内部结构
1条件
与防护
决定
金属
置换后,盐可溶,
保护膜法
防锈
活动性
K、Na、Ca除夕
改变内部结构法
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