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9 14:26:38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 画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教材P48~49)
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江苏] 第5单元
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小明 3本 27元
小军 5本 ?元
一本故事书: 27÷3=9(元)
5本故事书: 9×5=45(元)
答:买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45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整理信息
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两人邮票同样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小宁
小春
?枚
72枚
?枚
72÷2=36(枚)
答:小宁有36枚邮票,小春也有36枚邮票。
1
知识点1 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枚
?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小宁
小春
72枚
多12枚
1.审题,画线段图
画线段图,确定先画什么很重要。
2.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小宁
小春
?枚
?枚
多12枚
72枚
思路1:两人邮票的总数加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可以先求小春的枚数,再求小宁的枚数。
小宁 + 12
相当于1个小春的
+ 小春
=小春×2
小宁
小春
?枚
?枚
多12枚
72枚
思路2:两人邮票的总数减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可以先求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
小宁 + 小春
相当于1个小宁的
- 12
=小宁×2
一共72枚
小宁
小春
?枚
?枚
72枚
多12枚
12枚
+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3.规范解答
(72+12)÷2
= 84÷2
= 42(枚)
42-12=30(枚)


小宁
小春
?枚
?枚
72枚
多12枚
-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72-12)÷2
= 60÷2
= 30(枚)
30+12=42(枚)


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枚。
画线段图可以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分析问题画线段,数量对比有发现,
规律方法在其间,找准对应变简单。
巧学妙记
知识点2 怎样检验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1.理解题意




再算一遍
用另一种方法计算
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
把结果代入原题
推算的结果和原题中的数据不一致为错
推算的结果和原题中的数据一致为对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 枚。
42+30=72(枚)
42-30=12(枚)
2.进行检验
第一步:先检验两人邮票的总数是不是72枚。
第二步:再检验小春的邮票是否比小宁多12枚。
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看图填空。


35岁
大5岁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 )岁。
35
(2)甲比乙小( )岁。
5
(3)算式(35+5)÷2求的是( )的年龄。

(4)算式(35-5)÷2求的是( )的年龄。

2.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1)
甲、乙两个书架共有图书450本,甲书架上的书比乙书架多60本。甲、乙两个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多60本
乙书架:
450本
甲书架:
(450+60)÷2
= 510÷2
= 255(本)
255-60=195(本)


答:甲书架有图书255本,乙书架有图书195本。
2.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小刚的邮票数是小力的3倍。如果拿15枚邮票给小力,那么两人的邮票数正好相等。原来小刚和小力各有多少枚邮票?
(2)
小刚:
小力:
15枚
?枚
?枚
小刚:15×3=45(枚)
小力:15×1=15(枚)
答:小刚有45枚邮票,小力有15枚邮票。
2.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3)
师傅和徒弟加工同一种机器零件,8小时内,师傅加工了13盒,徒弟加工了9盒。徒弟共比师傅少加工48个。每盒装多少个零件?
师傅:
徒弟:
48个
48÷(13-9)
=48÷4
=12(个)
答:每盒装12个零件。
王明在手工课上将80厘米长的花边剪成了三条不同的花边,第二条比第一条长5厘米,第三条又比第二条多10厘米,三条花边各长多少厘米?
80cm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5cm
10cm
拓 展 题

见(共13张PPT)
2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教材P50~51)
四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江苏] 第5单元
李大爷家有两块长方形的菜地。一块长10米,宽8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另一块的面积是90平方米,长是15米,宽是多少米
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

=
÷

面积

=
÷
= 长 × 宽
10×8=80(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80平方米。
90÷15=6(米)
答:宽是6米。
2
知识点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理解题意
原面积=
长 × 宽
8米
不知道,要求出来
原面积=
现在的面积 - 增加的面积
18平方米
不知道,要求出来
2.画示意图
如果用下图表示原来的花圃,怎样画图表示条件和问题?
8m
18m2
3m
m2
1.画示意图时,要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逐步画出示意图,再把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清楚。
2.画图过程中,8米和3米不需要准确测量,3米差不多到8米的一半长就行。
两条长边都要增加3米,宽不变。
再画出增加的18平方米。
还要把所求问题在图中标出来。
8m
18m2
3m
m2
从图中能看出,题中要求的原花圃的宽就是增加的小长方形的长,根据“长=面积÷宽”求出增加小长方形的长。
小长方形面积18平方米,宽3米
原长方形长8米,宽6米
求出小长方形的长
18÷3=6(米)
求出原长方形的面积,列式为:8×6=48(平方米)
3.看图分析
18÷3×8
=6×8
=48(平方米)
4.规范解答
先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48平方米。
8m
18m2
3m
m2
面积增加或减少,画图分析策略巧,
看清变化来思考,代入检验少不了。
巧学妙记
1.画图时,一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完成画图过程,注意图中各长度的大致比例,二要注意在图中的适当位置标注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2.画图是解决有关面积计算问题的最有效策略,借助图示,可以更好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1.看图填空。
(1)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5
(2)正方形变长方形后,面积增加了( )平方米。
10
(3)小长方形的长是( )米,宽是( )米。
5
(4)大长方形的长是( )米,宽是( )米。
7
25
2
5
5m
5m
10m2
增加了
徐大伯家有一个长方形菜园,种白菜的面积比菜园面积的一半还多15平方米,其余的25平方米种茄子。这个菜园有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表示出茄子和白菜的种植面积,再解答)
2.先画图,再解答。
15平方米
25平方米
白菜
茄子
(15+25)×2
=40×2
=80(平方米)
答:这个菜园有80平方米。
影星的年龄
影星通常忌说年龄,记者则想知道读者想要了解的任何事情。记者问一位影星的年龄时,这位影星不愿意直接回答,又不喜欢说假话骗人,就拐弯抹角地说:“用我5年后岁数的5倍减去我5年前岁数的5倍,刚好等于我现在的岁数。”这位影星今年究竟多大呢
这位影星今年已经50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