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山谷中的谜底 3(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山谷中的谜底 3(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28 19:22:00

文档简介


山谷中的谜底
一、导入
1.语言过度,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写“谜”。
二、学习课文,体会语言文字,明理
1.播放课文录音。
2.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谜”?(指导读第一节)
(1)出示投影:“山谷没有——只有雪松”
(2)指名读(这个谜,其实就是一种自然景观)
(3)概括说(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
(4)认识,理解“杂树”
(5)指名读,读出“谜团”的感觉。(抓住“唯一,只有”,必要时老师范读)
3.过渡:这个谜一直困扰了人们很久,直到1983年的冬天。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3节,找出被揭开的谜底。
4.投影出示“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下来”
指名读(谜底。读出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语气)
5.也来概括,造成东坡只有雪松的原因(告诉学生,只有读懂,才会说)
(1)东坡雪大,(可以说原因,自然条件——特殊的风向)
(2)雪松有这个本领。
6.投影(这个本领红色)
7.过渡:雪松有这个本领,使它能够在东坡一枝独秀,你说,雪松到底有什么本领呢?
8.出示投影“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苍翠挺拔的身姿”
(1)自由读这几句话,你认为雪松的本领在哪里?
(2)再出示这几句话(弹性,反弹红色)
(3)这个的本领叫什么?一个词(能屈能伸)
(4)指名读这几句话
强调读出这些本领的自豪感
(5)小结:是啊,正是因为雪松有弹性,会反弹,能屈能伸,所以它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什么目标?
(可以出示: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指导学生读出雪松始终完好无损的气概)
9.指导诵读,读出雪松的气势和自豪感。
10.出示投影:“就这样,反复地积——始终完好无损”
(1)这几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感受?
(2)出示(反复红色)你读出了什么?(雪松的顽强,不屈不挠)
(3)齐读,重读“反复”,读出雪松的精神。
11.小结:这里,雪松是胜利者,那么是谁成就了雪松的胜利?谁又是失败者?为什么失败?雪松会对给它压力的大雪说什么?它又会对曾经和它共处的杂树说什么?
12.过渡:从成功的雪松身上,你明白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话说)
13.出示“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以求反弹的机会”
(1)根本有没有“正面抗争”?有没有作“适当的让步”?并以求“反弹”?
(2)小结:雪松做到了,所以它成功了——始终完好无损。
14.过渡,出示“确实,——更好地发展”
(1)你能结合雪松的成功,说说你的理解吗?
(2)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故事。
A.卧薪尝胆。(出示投影)
越王勾践具有雪松的“弹性”的本领,他的弯曲表现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B.韩信胯下之辱。韩信也有雪松的“弹性”本领,他同样表现了成功,那么他的“弯曲”表现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3)你身边有这样的故事吗?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生活当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4)小结: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面对各种外一的压力,我们需要去做正面的抗争,但有时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让步,在外来的压力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本领,我们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三、作业
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人生哲理,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收获?
2.读了这个故事,你还能想到什么?(格言,俗语,成语,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