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11课 欣赏 《牧童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11课 欣赏 《牧童遥》|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9 21: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牧童谣》音乐教学设计

教材:花城版《走近音乐世界》一年级下册第7课
教材分析:
歌曲《牧童谣》为D调式,4/4拍子,富于山歌风格,节奏平稳,音乐语言单纯,歌词明白如画,一问一答,并且有特殊的衬词:“那斯那斯嗨”,使歌曲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鲜明地勾勒出一个顽皮、活泼的牧童形象。
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模仿的年龄特点,以视听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故事讲述、音画相结合进行歌曲导入,运用自学歌曲四步法来学习歌曲,以激励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和歌曲创作,让学生在课堂上愉悦身心,感受美,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指导同学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示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同学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2、集体游戏和演唱,初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
认知目标:
1、认识“6”,使学生初步掌握“6”的音高和手号。
2、学习歌曲《牧童谣》,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乐句。
技能目标:
1、启发学生以愉快的表情演唱歌曲《牧童谣》,培养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
2、根据歌曲《牧童谣》旋律编创歌词,逐步培养创编歌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以愉快的表情演唱歌曲《牧童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掌握“6”的音高和手号,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牧童谣》编创歌词。
教学方法:启发、比较、范唱、游戏、编创等。
课前准备:
打击乐器:
多媒体课件
教学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牧童谣》律动。(播放课件1)
二、导入新课:(10分钟)
1、复习do、re、mi、sol,学生边唱边做手号(展示课件2)
导语:请同学们把听到的音唱出来,边唱边做手号。
谱例:1- │ 2- │ 3- │ 5- │ 5-│ 3- │ 2- │ 1- ‖
2、认识la,听音高,跟老师做手号
导语: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la”。
认一认,听一听,唱一唱
模仿老师做“la”的手号,边唱边做手号。
【通过复习re、mi、sol与认识la音,使学生初步掌握各音的音准和手号,为学唱歌曲《牧童谣》做好铺垫】
3、“开火车”听音游戏:
(1)讲解规则:在do、re、mi、sol、la这五个音中,老师弹其中一个音,请同学们“开火车”唱出来。并分组进行比赛,比一比哪组唱得好,对的多。
(2)游戏进行
【通过游戏与分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各音的音高,初步培养学生的听音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集体意识。】
三、学习新课:(18分钟)
1、展示图片(播放课件3)
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图里的小孩在干什么?
生答:放牛
师问:那你知道他们在放牛、放羊的时候喜欢做什么呢?
生答: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等
师:其实他们还喜欢玩一种游戏,我们现在一起在这首歌曲里找出答案吧。
2、初听歌曲《牧童谣》,要求学生边听歌曲边生跟着老师律动: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双手握拳,第三拍拍腿,第四拍双手握拳。(播放课件4)
师问:听完歌后,你们知道牧童究竟在玩什么游戏呢?
生答:猜谜语
【通过直观和律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目光,并在愉悦的氛围中初步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3、老师板书课题:牧童谣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歌曲歌曲《牧童谣》,请大家翻开课本40页。
4、老师边弹琴边范唱,启发学生进行歌曲分析:
师问:这首歌的歌谱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
生问:歌曲出现的音有:re、mi、sol、la(老师板书)
5、老师弹琴,让学生轻声用“la”哼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一遍。
【通过分析和哼唱歌曲旋律,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感受,为学唱歌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6、配上歌词演唱??
7、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你认为这首歌哪里比较难唱?(第三小节)
8、学生熟悉后,进行情绪处理,启发学生以愉快的表情演唱歌曲《牧童谣》。
启发:同学们,你觉得这首歌让你感到悲伤还是愉快?(生答:愉快)
【通过让说说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学生根据词意合理的表现歌曲,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9、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响板、三角铁)
(1)分两组学习伴奏谱,教师示范演奏方法
板书伴奏型:
碰铃 4/4× — × — |
响板4/4 × × × ×| × × × ×|
(2)小组合作,并边唱边为歌曲《牧童谣》伴奏。
10、演唱形式变化。
(1)你们看看《牧童谣》这首歌的第一段歌词和第二段歌词有什么特点?(生答:一问一答)
小结:第一段、第三段歌词提问,第二段、第四段歌词回答,第五段歌词齐唱
(2)学生分组表演对唱
可以老师问,学生答;可以女生问,男生答。
【通过进行对唱表演,一方面巩固歌曲,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表演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表演思维。】
四、拓展:(11分钟)
1、编创歌词(播放课件5)
师问:“同学们,我有谜语让你猜!”如:“天上什么会唱歌?水中什么会跳舞?”
生答:小鸟、鱼
(1)要求学生二人合作,在第三小节换上新歌词(和旁边同学合作一问一答)
(2)学生编创表演,学生互评
【以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创编歌词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编创歌词的能力。】
2、播放《猜花》对歌片段,播放《刘三姐》对歌片段。(播放课件6和课件7)
【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歌曲的对唱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思品教育:(播放课件8)
启发:同学们,请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答:洗碗、扫地、擦桌子
小结:牧童热爱劳动,同学们也要学习小牧童,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过牧童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自理,逐步形成劳动光荣的意识。】
五、课堂小结:你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学生听音乐离开课室
课堂板书:
牧童谣
歌曲出现的音有:re、mi、sol、la
碰铃 4/4 × — × —| × — × — |
响板4/4 × × × ×| × × ×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