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
《保卫黄河》唱歌课教学设计
【教学课型】
唱歌课
【教材分析】
歌曲《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合唱歌曲,是人们了解了黄河大合唱后能够最熟悉
的一首歌曲。歌曲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以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
腾飞的艺术效果,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学情分析】
1、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钢琴引领下完整视唱乐
谱,在常规的音准练习中,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二声部的音准问题和合唱问题。
2、此课承接《长城谣》之后,学生已经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与背景,在情绪上可以很
好地表现出保卫黄河的斗志与热情,使歌曲表现达到群情激奋、热情报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一课对抗日历史背景的了解,本课要通过欣赏和演唱,体会和表现《保卫黄
河》所要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澎拜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唤起孩子们的爱
国热情和加深孩子们的民族情感。
2、聆听以及演唱中体验不同形式对作品的表现所达到的效果。
3、用饱满的热情完整演唱《保卫黄河》,充分表现出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指导学生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理的声音演唱《保卫黄河》。
【教学难点】
轮唱的形式表现出民族解放、保卫黄河的斗志与热情;充分表现黄河咆哮的音乐形象。
【教学策略】
从复习一个时代的歌曲《长城谣》入手,通过演唱、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进入抗日
主题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保卫黄河》的轮唱以及钢琴协奏曲的欣赏中,并完整表现这首
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的轮唱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准备】
视频、音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手号与音准练习
单音发声。
双声部音准常规训练。
小结“今昔歌谣”
复习《长城谣》。
视唱并简单了解《卢沟谣》。
——导语。
——视唱歌谱。
——套词唱《卢沟谣》。
——小结:简单说说对歌曲的印象。
新课学习
(一)欣赏歌曲《保卫黄河》
1、过渡语。
2、欣赏歌曲《保卫黄河》。
3、交流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板书 ……
4、出示课题:这就是能充分表现出中华儿女抗战决心,保卫祖国的一首著名歌曲——板书 保卫黄河
5、简介《保卫黄河》:简介出处与作者 板书 冼星海 光未然
(二)分析并视唱歌曲
1、分别视唱两个声部的旋律。
2、阐述轮唱的特点。
再次齐唱歌谱。
处理难点:歌曲中一声部的休止符与二声部的尾声。
二声部歌谱轮唱。
解决轮唱中的难点——此起彼伏的情绪以及尾声部分。
套上歌词(二次)。
再听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要表现的铿锵有力、此起彼伏、激情澎湃的音乐形象。
9、完整表现歌曲:调动气息、位置充分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三)内容拓展
1、尝试三部轮唱。
2、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与轮唱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3、简介协奏曲 板书 协奏曲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汇报。
2、再次演唱《保卫黄河》。
3、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