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9 21: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
《木瓜恰恰恰》
所用教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
章节名称
环球采风
课时
1
课标要求
提示:只填写与本节课有关的课程标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的心情。2.通过听音训练法、手势引导法、填充音训练法、动作表现法和旋律线创编法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情感目标:
在卖水果的情境中,学生能把握歌曲的风格并演唱。能力目标:在聆听、对比、模唱的过程中简单分析歌曲节奏特点,表现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风格特点。
内容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印尼歌曲的风格,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准确的音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简单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音乐特点。
教学策略
提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亚洲的一个国家——印度尼西亚。你们知道这个地方吗?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所以又人们称为“千岛之国”。由于那里的火山十分的活跃,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火山之国”,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印尼最著名的旅游圣地“巴厘岛”,那里呀,风景如画,四季如春,被人们称为“天堂岛”,“神仙岛”。
那里更是盛产水果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什么?对,是木瓜。在集市上到处都可以听到果农们唱着歌卖水果,今天啊我们就要在一首好听的歌曲当中卖水果,那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完整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
播放歌曲音频、视频
借助图片对印尼地域、名胜、人文、风俗、习惯、音乐等加以介绍,帮助学生走进印尼、了解印尼,拓展视野,为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做铺垫。
学习新知识
环节
我们先来听听歌曲,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怎样?根据前后情绪的变化你会分为几个乐段呢?欣赏第一乐段,分析节奏特点。
完整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并划分乐段。听听第一乐段的音乐。
播放完整音频
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音乐特性,通过听音训练法,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体验中让学生掌握歌曲。
环节
那么这个木瓜味道怎么样?价格是多少呢?从老师的歌声当中寻找答案吧。
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词内容。
课本、音频、钢琴
用木瓜做道具,既真实具体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环节
1、我们的水果摊可真热闹,一起去听听市场里的其他声音吧!(播放《冰糖葫芦》、《卖汤圆》。2、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两首歌曲与我们今天的新歌《木瓜恰恰恰》有什么共同之处?
聆听其他叫卖歌
《冰糖葫芦》《卖汤圆》音乐视频
激发学生对叫卖歌学习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
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
感受音乐情绪
聆听整首歌曲
划分乐段
整首歌曲划分乐段
学习切分节奏
X
X
X
为歌曲伴奏
XX
X
板书设计
木瓜恰恰恰
印度尼西亚民歌X
X
X
切分节奏
XX
X恰恰

教学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节课上完后,我认为我比较顺利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流程较顺畅,重点练习恰恰恰的伴奏类型。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因此我始终以音乐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音乐中进行完成的,体现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特点。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音乐活动中去感受美,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听节奏,打节奏,读歌词,唱歌词等练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当然,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由于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练、缺少应有的启发性,教学方法也较呆板,导致学生表现平淡,学生情绪表现不够活跃,加之在要求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时,由于学生对歌曲还不够熟练,他们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节奏动作,而忽略了耳边的音乐,造成了歌曲演唱拖拉现象,以及打击乐伴奏活动的无实效果性,更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