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挑山工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挑山工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0 10: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25、挑山工
新课导入
《挑山工》,著名作家冯骥才1981年创作的泰山见闻式散文,此文先后选入全国高中语文课本、小学语文课本。冯骥才因此成为泰安市的荣誉市民。学者王克煜把此文和姚鼐的《登泰山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泰山极顶》誉为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作者介绍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作品有《神灯前传》、《单筒望远镜》、《雪夜来客》等。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自读课文
字词学习
读读记记





tài
zhànɡ
chǎnɡ

yùn
生字组词
读读记记
泰:泰山
康泰
杖:手杖
拐杖
敞:宽敞
敞开
拘:拘束
拘留
蕴:蕴含
蕴藏
重点词语
货物、
节奏、
平衡、
诵读、
超过、
肌肉、
拘束、
耽误、
哲理、
光溜溜、
多音字

zhé
shé
zhē
折磨
折跟头
折本
词语释义












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声音大而热闹;喧哗吵闹。
意思是指耽于游乐而忘归。
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
词语释义
腾云驾雾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姿态奇特

不解之迷

意思是神话描写神仙、妖魔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意思是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指的是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指容貌神态、样子、风格、气度等很特别。
不能弄明白的事物。
新知讲解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新知讲解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山工,挑山工虽然身负重物,走得很慢,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并一直挂在书桌前激励自己。
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6):
第三部分(7):
讲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却常常领先,作者对此提出了疑问。
讲作者与一个挑山工几次相遇,通过交谈,作者解开了心中之谜。
讲挑山工的精神对作者的启示。
新知讲解
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
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
新知讲解
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二是东西会碰在台阶上。
三是还能节省些力气。
一、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
新知讲解
挑山工走折尺路线虽然可以节省力气,但是它有什么坏处吗?
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
登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新知讲解
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把他们甩在后边很远了。
为什么呢?
新知讲解
朗读第三--六自然段
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相遇?
新知讲解
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相遇?
“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
第一次是在山下。
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
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
新知讲解
为什么“挑山工”速度慢却又跑到“游人”前面呢?
一、游人东看西看,经常停下来观赏风景,这么高兴怎么来;挑山工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往前走。
二、游人是来游览的,没有特定的目标,哪里景色好就停下;挑山工有固定目标,比较专一。
新知讲解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你知道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什么意味深长的哲理?
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很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新知讲解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说说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后面的话是什么?
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话是“我”画的一幅画的画面。
新知讲解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我”需要挑山工这种精神,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它”是指的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它”指的是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
新知讲解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学完课文,你受到那些启发?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写“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事,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干什么事情,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
板书设计
25.挑山工
  
路程多一倍
时间却不多
  
脚踏实地
奋力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