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作文审题要求
了解主题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理解审题的内涵、意义和步骤。
2.字斟句酌,把握题意,学会准确审题的技巧。
教法指导:
结合上节课课后预习,完成练习。可以合作,生与生相互讨论、探索,也可PK,谁说的最准确。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教师用导入环节,做趣味互动,与学生通过名言进行探索、思考。可PK、讨论,激发学生互动、探究的兴趣。
古人说:“一题到手,如射之有鹄。能者一箭中,不能者百箭不中。”
审题犹如射箭,审题正确了,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如审题错误,必然一错百错,全军覆没。审题就是反复咀嚼提供的文字,字斟句酌,弄清题目的词句的意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整体地理解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和规定。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审好题呢?(教师组织学生先讨论自己的想法,如何再引入知识点。)
教法指导:
1、专题知识梳理模块有部分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例如学生基础较好,老师可采用回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
2、注意知识梳理时尽量不要完全复述教案,多使用一些联想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3、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每个知识点讲完,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语言。其余部分,可根据课堂学生程度和进度,略讲。
【知识梳理】
一、审题的几点要求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就可确定所给题目应写或适合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如以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事件的其中一项或两项以上为题目的(如《发生在双休日的故事》),或题目的开头或末尾带有“记”、“忆”、“访”、“传”、“事”、“记事”、“故事”、“见闻”、“漫步”、“游”等词的(如《美好的回忆》)一般要写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的(如《小草赞》《生活的赞歌》),宜写成抒情散文。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抒情议论等都有明确的范围要求。因此,要学会反复推敲,确切掌握。这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每一个词语,弄清它的中心词、限制词特别是关键词,从而明确写作范围和重点。
如《我家的一件趣事》,“事”是中心词,“我家”、“一件”、“趣”是限制词,“趣”又是关键词。关键词往往是选材和立意的重点。所以在作文之前,要认真揣摩命题的语法结构和语言内涵,抓住题眼(即关键词,有时也是作文的文眼),并围绕它框定选材范围,确定写作重心。
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
如《我的老师》《我尊敬的一个人》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要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和写作重点就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 (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 (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 (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材料,确定文章内容。
一般作文题都有提示语或引题的材料,要认真透彻地阅读这些材料,理解出卷者意图,明确写作重点,确定文章内容。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近几年中考流行“裸题”的形式,也就是只有题目,没有任何提示语,如“歌声”,“眉头舒展了”,“心里美滋滋的”等等。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眉头舒展了》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眉头舒展了”,为什么舒展了,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让人眉头紧锁,事情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最终找到了怎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练习:找出以下题目的题眼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我钦佩的一个人》
《我眼中的色彩》
《我赞成这件事》
《过生日》
《我喜欢的一个人》
《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偶然的发现》
《最舒心的时候》
《她始终微笑着》
【参考答案】难以忘怀,钦佩,我眼中,我赞成,过,我喜欢,不寻常,偶然,最舒心,微笑。
二、例文欣赏
我们在认真审清文章的题目及要求之后,对所写文章的主题一定也有了较为具体的思考。所谓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理解为文章的写作目的,也可以理解为文章要突出表达且紧紧围绕的意思。这个意思,在文章中必须让读者十分明确,作者在写作时也要时时、处处都想到、照顾到的。
请大家看看下面几篇例文,总结出文章的主题。
【典型例题】
教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答,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例文一: 如果没有他们
夜空,因为繁星的点缀而色彩旖旎;大海,因为涓涓细流的汇聚而气势磅礴;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农民工而繁华妖娆。如果没有他们,我们......
? ? ?六月的天,太阳火一般焦躁,空气中没有半点风。我独自一人在家,百般无聊。不一会儿,叔叔悠闲地上门来,跟我闲聊几句之后,他突然提出了让我去他工地里转转的想法,我便不情愿地随他去了。
? ? ?室外还真是酷热难耐啊,到了工地之后,我便一溜烟地跑进了办公室,边吹着空调边听歌。“隆隆隆——”一阵阵尖锐的汽笛声从窗外钻进,盖过了音乐声。我埋怨道:“这是干什么呀?”便向窗外望去,原来是几辆大卡车在运载砖块,车尾扬起一阵沙子,空气相当浑浊。刚想回过头,一群头戴黄色安全帽、肩披白色毛巾的工人吸引了我,只是那白色毛巾似乎在浑浊的空气中势单力薄,早已蒙上了一层灰,露出黄色的汗渍。
? ? ?我没有移开视线,继续看着。只见那边砖块堆边,几个工人们正在装着砖块。他们推着独轮车,把砖块丢进车里,再运到那边的起重机下,交给另一个工人,又推着空车来,继续装砖头。就这样,他们不停地重复着推、装、推的动作,阳光毫不留情的射在他们本已黝黑的脸上,脸颊两旁的汗水清晰可见。耳畔传来一阵阵竹架相互敲打的声音,顺声望去,对面楼层中央,几个工人在传递这竹架。站得较高的那位工人递过竹架,用粗粗的塑料绳牢牢地绑着,显出吃力的样子。也就这样,长长的竹架在他们之间传递着,勾勒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敲出一首首不凡的乐章。
? ? ?“喂。在看什么呢?”叔叔的话把我从窗外拉了进来。“他们......”我顿住了。叔叔瞟窗外一眼。随即说道;“你在说那些农民工吗?呵,年轻人,知道赚钱不容易了吧。”说完,他便走了。
? ? ?我留在屋里,看窗外,那身着红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在不停的工作着。为这个城市,为他们的家人,还为了我们。如果没有他们,这个城市,将会是什么模样......
? ? ?“隆隆隆——”一阵阵激昂的声音从窗外飘进,荡在心中,荡在这城市中,久久不能离去......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来写《如果没有他》或者《如果没有她》,你打算写什么主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眉头舒展了
风呼呼地吹,一切都准备好了,耳膜慢慢地变大,观众席上的声音由震耳欲聋变得混沌起来,只见人们的眉头紧锁着,似乎还听见心在怦怦地加速度。好紧张!
? ? 随着裁判的一声“预备”,突然,万物停止了呼吸,只听见成千上万个心在跳动,众人的眉头紧蹙,目光聚集在一起,8个人顿时被点燃了。瞬间的沉默是为了随即更强悍的视觉效果,枪响的那一秒,所有人为之沸腾,所有人为之奋斗。8个人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奔。一切都停止了,整个世界停止了,只有速度在奔跑,只有速度与时间的较量。留下的只有一阵风,一片欢呼声。每个人都紧蹙双眉,紧追不舍。好紧张!
? ? 终于,终于看到了,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平时嘻嘻哈哈的他也有严肃的时候,脚步飞快地踏过每一寸土地,手臂奋力地运动着,眉头紧锁,脸部的肌肉明显跟不上节奏而被落在后面。对手是强劲的,但他仍不退缩,毫不畏惧,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拼搏着。尽管都是高手,但他仍将他们甩在脑后。好紧张,但心里舒了一口气。
? ? 白色的终点线就在眼前,无数的人在尽头等着他,为他庆祝即将到来的胜利。昙花即将一现,美丽在那一步而绽放。但与第三个人相差一步,没有人敢松懈,个个扯着嗓子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加油!加油!只有一步了。最后的冲刺,呼喊声又高了八度。自己尖锐的呼喊声早已被淹没,听不见其他的声音,只有整齐而宏亮的呼喊声,每个人都希望这能让他充满能量。好紧张啊,眉头又紧锁起来!
? ? 胜利就在那一瞬间。那一步,跨过去了!全场为之雀跃、喝彩。第二名,好棒!然而就在那一瞬间的瞬间,沸腾的世界凝固起来。静静地,每个人闭上了嘴,眉头紧锁着。他,他摔倒了,就在跨过胜利的那一秒,他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心被扣紧了,什么时间、名次、分数早已抛之脑后,惟一关心的便是他的伤势,他还有赛事。人们的眉头更加紧蹙了!
? ? 他缓缓地爬起来,同学们飞奔过去,扶着他,他那憨厚的笑容浮现在脸上,双眉略微舒展,轻轻地摇了摇头,看着流血的手臂,“没事。”便潇洒地下去了。的确,头脑简单的他就是这样,只知道义无反顾地拼搏,单纯得像一片圣土,从不被虚名所累,更不会追求一鸣惊人,只为付出自己的一分力,他无悔,也无憾!
? ? 眉头终于舒展了,心终于舒坦了。蒜头,好样的!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竭尽描写之所能,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和多种描写手段。有环境描写,有肖像勾勒;有正面描摹,有侧面烘托;点面结合,动静协调;简练清晰,井然有序,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人们由“眉头紧蹙”到“眉头舒展”的变化过程,刻画了“他”单纯憨厚、勇于拼搏、淡泊名利的鲜明个性。
如果你来写《眉头舒展了》,你打算写什么主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升】
教法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2、针对学生不会的题型,教师需要趣味解答,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作文题
美在我身边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你怎么分析这个题目?你打算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看例文,说说你的评价吧:
美在我身边
美,是人生的一种追求,然而,我往往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在追求美的时候,并不知道真正的美在哪里,对早该注意的美倒是熟视无睹。
我从小对画画兴趣很大,美术成绩一直不错。上中学后,我更是把每一幅画画得尽善尽美,但老师似乎总不满意,给的分也总是5分。
又到美术课了。今天要画的是一只普通的花瓶,没有插花,而且似乎很旧。老师也只说了一句:“今天画这只花瓶,只画你看到的,看谁画得最好……”我拿着铅笔,端详着这只旧花瓶,心里直嘀咕:“怎么用只旧的,还不插花……老师也真是的,就不会换只新的,让我们好画得美点儿?”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向周围的同学看去,他们也是一脸犯难的样子,并不比我好多少。我又抬起头,更仔细地观察着。
呀!我突然一惊,花瓶瓶口居然有一个不算太小的豁口,而且裂纹一直曲折延伸到中间的瓶肚处!我更犯难了。平常画的都是很新很美的东西,作品的效果也好,可这豁口、裂纹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该如何下笔呢?这时,老师走到我的身边,我抬头望着她。她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惑,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看到什么,画什么。”她向我深深地点了点头,就走开了。我心里一动,迅速拿起笔画了起来。
下课了,我站起来,收我们组的图画本(我是组长),他们一个个都画很得漂亮。
“成绩出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都跑到讲桌前,翻找着自己的作品。“听说只有一个5分,不知是谁。” 我听着大家的议论,突然发现自己的签名。这时,美术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陆续回到了座位。“把你画的向大家展示一下!”老师对我说。我拿着作品走上讲台,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只很旧的没有插花的花瓶,瓶口有一个豁口,一条裂纹曲折延伸到瓶肚……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啊,一只没有插花的旧花瓶,表面上不太美,但它是真实的,真实地记录了曾经带给人们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哦!原来,美就在我身边……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也可以生生PK,比一比谁是答题王!
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题型,教师可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
3、注意:此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和熟练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把控答题的进度,营造出课堂的紧张度和刺激感。
中考作文题: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你怎么分析这个题目?你打算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看以下的例文,写出你的评语:
(一)点点滴滴都是爱
很多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予以子女的爱永远是含蓄内敛而伟大深沉的。可是这句话所表达的父爱却与我父亲给我的爱不尽相同。我的爸爸总是于细微处毫不遮掩地表达着对孩子的爱。
妈妈说,我这个任性的脾气都是爸爸管教不严的结果。听见这句话,正在报纸上乱涂乱画的我一挑眉,停下了手中的笔。“我们是哥儿们。”爸爸先我一步说出这句话,于是我夸张地赞许道:“知我者,某人也。”妈妈不满:“这个某人谁知道是指谁啊?”“说法,一种说法而已。”爸爸阴阳怪调。我趁机插上一句:“所以,别在意。”或许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不像多数家长和孩子间的“尊卑有别”,但是我叫爸爸“某人”,爸爸叫我“朋友”却是经过商量决定的。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称呼很好,这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顺便嘲讽了一下古人定的各种乱七八糟且极其苛刻的礼仪规矩。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对妈妈说:“她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正大光明地支持她。”继而把头转向我:“是吧,朋友?”“是的,某人。”我应道。父爱,就是要这么张扬。
老爸对我的学习可以说是看重,也可以说不看重。他常常说:“朋友,你自己的路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无论是好是坏。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很好,不过好坏都碍不着我和你妈妈的事。等我和你妈老了,我们就两个人自己住。”妈妈却不留情面的拆台道:“等我老了,我就和孩子一起住,你就自己一个人过吧。”某人只好摆出一副没听见的样子继续吃饭。可是每次考试过后,老爸总是特别关心我的成绩,并美其名曰“关心你的未来”。于是我无奈地表示他的话前后矛盾。某人没有丝毫不安和局促,反而借此机会向我大讲特讲,说人都是矛盾体……我假意听得很认真,但实际上确实左耳进右耳出。某人明知我没有听,但还是乐此不疲地讲着。父爱,就是要这么亲密。
老爸唯一让我不爽的就是他有抽烟的习惯,虽然他曾无数次扬言要戒烟,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久而久之,每当他提起戒烟的事情,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一副鄙视的样子。不过近两日情况却有些微妙的变化,我发现某人居然都没有再动过香烟,于是随口问了下原因,老爸仿佛是因为终于有人发现了他这一伟大的壮举,于是一脸兴奋地告诉我说:“我戒烟了!”因为某人这次是将言语付诸行动,所以我没再鄙视他,并大加赞许他的行为。可是老爸戒烟的“后遗症”就是每天下班回家都要问我:“我的皮肤有没有变好哇?”而且偶尔还会装作若无其事地吃掉我的面包,并说是为了补充能量……唉,其实我也晓得,老爸戒烟就是因为我上了初三,为了让我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才不像之前的几次,果断地戒了烟。父爱,就是要这么坚决。
或许那些催人泪下的父爱故事更容易令人动容,深刻地铭记,可是我却觉得像老爸这样子张扬、亲密、坚决的父爱才是最好的。纵使不能瞬间使人产生崇敬的感觉,可这样每日每月、点点滴滴逐渐汇聚的爱,才是永驻心底的爱。
(二)点点滴滴都是爱
阳光拐个弯儿,透过了毫无生机的病房,透过了那苍白无色的窗,照进了我的心,暖暖的,甜甜的。
在我的记忆里,医院里都是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伴随一股阴冷的风,无端的恐惧侵蚀着进来的人,就是一个晦气的地方,病恹恹黑色的地方,让人绝望、悲伤、害怕。但我们这间病房却因为有一个小男孩而充满欢声笑语,一切都那么温暖安心。
经过一场大雨的我,浑身疲惫无力,体弱不胜就生病了。也许是病得太重了,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一张病床上。病房里都是陌生的面孔,我的床在最里面靠墙,没有窗户,是一个不透气、不透光的角落,白天也是黑黑的。唯一有阳光的窗户旁的一张床被一个大姐姐和一个小男孩“占领了”,心中很是不高兴,却无人诉说。就这样懒散地躺在病床上,毫无力气,也不想和他们搭话。
过了几天,我不想总是这么躺着,就艰难地侧躺在床上看书。没一会儿那个小男孩跑到了我的床边,笑语盈盈地说:“姐姐,你为什么不和我们说话呀?”看着这白晳的脸庞,我嘴角上扬,微笑道:“姐姐不舒服,无力说话。”他却得寸进尺的坐到我床边:“你应该多笑笑,姐姐你笑起来真好看。”我勉强地又对他一笑。“姐姐,你脸色怎么这么苍白?”我被他问烦了,也许是多日不见阳光了,一直躺在这个角落,敷衍道:“因为没有阳光啊!”小男孩歪着头答道:“好啊,我让阳光拐个弯,照到你这里呗。”房间里的人都笑了。
但令我们完全想不到,没一会儿,一束阳光竟然从小男孩睡的那张床的墙上射到我的脸上,我突然感到自己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原来小男孩用镜子调好角度,把阳光反射到我的病床上,那一刻,我心中顿时明亮起来,只觉得好温暖,那个被叫做医院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从那天起,小男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让我晒到太阳,直到出院。
这就是爱吧,那个小男孩只是做了一件想让我开心的事,在我们每个人看来点滴琐细,微不足道,但就是这点滴之爱让我刻骨铭心。
因为小男孩的爱,医院这个地方在我的心目中不再恐惧;因为小男孩的爱,医院的病房充满欢笑;因为小男孩的爱,我们的城市已不再陌生;因为小男孩的爱,阳光一样能拐进了我的心……
这点点滴滴啊,都是爱!
(三)点点滴滴都是爱
俗话说“父爱如山”,一点也不错。我的父亲时而对我很好,时而对我很严厉。
“哈哈,快来追我呀!”爸爸在前面飞快地跑着,我在后面紧跟着他。一不留神,他就不见了。正当我着急地四处张望时,一团草落在了我的头上,我抬头看见爸正坐在树上笑嘻嘻的看着我。我连忙爬上树,他却马上下了树,摇着树枝。我只能紧紧地抓住树枝,以免被摇下来。我快抓不住时,他却跑开了,我下了树小心翼翼的跟着他,也不知道他会想出什么法子来整我。只见他躺在草地上,似乎睡着了,我走上前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便拔起草伸进他的鼻子里,他终于忍不住笑了,却还要装作很生气的样子。一看到他这种表情我就一直想笑,笑到肚子痛为止。在我的眼里,爸爸有点像老顽童。
有一次,我考试失利,正坐在位子上闷闷不乐的时候,一本书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一看,正是我盼望已久的书,爸爸拿着它笑嘻嘻地在我眼前晃,我一把拿过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晚饭后,爸爸带我出去散步。刚开始,我们一直没有说话,后来爸爸似乎忍不住了,指着前面说:“看,一只红皮老鼠!”我连忙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却只发现一片红枫躺在地上,我不由得笑了。然后他指着后面的一棵树说:“你看那边的红花多美呀。”我回头一看,只见一片绿色不见一点红。等我回过头来时,爸爸已经不见了。我连忙到处寻找,可是哪里也找不到。我只好跑回家,却发现他已到家了,还若无其事的看着大汗淋漓的我。看到他的样子我就无法再难过了。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爸爸总会逗我高兴。但在我放松或怠慢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的批评我,让我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
听!爸爸的喊声又在家中荡漾。“怎么回事,周记又没写,不是让你每个星期写一篇吗?皮又痒了,想打一下才舒服啊!”爸爸生气地看着低着头的我。我的泪水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好像更生气了,把日记本扔到我怀里,甩门而去。我赶紧擦干了眼泪,翻开日记本写起来,不敢怠慢,生怕等他回来的时候,我还没写完,又惹他生气了。爸爸回来时查看了我的日记,我紧张地看着他。爸没说什么,只是放下本子看了我一眼就去工作了。我舒了一口气,希望爸爸不要再生气了。
不管是逗我开心,还是对我生气,里面都包含着父亲对我深深的爱,它一直陪伴着我健康成长。我真感谢这如山般的父爱,这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爱!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大作:
(教法指导:组织学生总结收获,可一起讨论总结,也可分别总结分享。主要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教师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教案中给到重难点/易错点等的总结条目。)
1、请大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边绘画边回忆今天学习的答题技巧。(画大树型、动物形状等进行梳理都可)
2、请口头总结一下本堂课学到的相关题型的答题技巧。
巩固练习
如果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写什么?请用50字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以“美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写什么?请用50字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节课预习
1、下节课主题:《文章立意要求》
2、预习作业:
礼物
小小的我,坐在外公的自行车后座上,抬头看见他染成黑色的头发。我说,别人的爷爷头发都是白色的,你干嘛要染成黑的?他说,黑色的显得年轻啊。
外公黑色的头发上面,是深蓝的天,天上有一个月亮。我看着月亮在移啊移啊,竟然和我一起走。我从树的这边到那边,月亮也从树梢的这头到了那头。我在路上看到了月亮,在家的阳台上也看到了。静静的天幕中唯有那静静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安详的月光。我觉得无比幸运,因为那唯一的月亮很爱我,不然又怎么会只跟着我一起走。我很自豪地对外公说起这事,他只笑笑说,对啊,月亮怎么老和你一起走呢?
等我长大了些,我知道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心里曾失落了一阵。不过很快,我也不常看月亮了。我有作业,课外班,我有故事书和喜欢的明星。练琴常在眼泪中度过,还有我和外公的争吵。“明明就是这样弹的,你又不懂!”“这个拍子不对吧,我看看,一二三四……”“我再弹三遍就不弹了!”“五遍”“那……四遍!”
外公戴着老花镜数着五线谱的每个音符,把他们一个一个译成简谱,来看我有没有弹错,每个和弦都在表中吃力的寻找对应的音符,手指在他陌生的五线谱上一点点移动。我总不愿同学看到我的琴谱。不过对此,外公总对别人骄傲地说他会教我弹琴,而我每次都义正辞严的说他教不了我。
真的,后来,他就无法再把繁杂的音符译成简谱。再后来,他也数不了越来越难的拍子。再后来,我会自己去上课,再不需要他在一旁做笔记,然后回家陪我练琴了。
我对外公每次在我外出社会实践的时候把包塞得很满的行为很反感。外出的前一天晚上,他往里放东西,我往外拿,次次都是如此。
生日,又和过去一样,一个有三朵花的白色的奶油蛋糕和一桌子的菜。长寿面换成了我喜欢的卤面。每个人要吃两个鸽子和两个鹌鹑蛋。
晚上少有的出去散步,小妹突然很惊喜的说,哈,月亮跟着我一起走啊。
我抬头看月亮,还是静静的,安详的月亮。月亮下,黑色的头发已经全白了。我问外公你怎么又不染了。他还是笑笑说,不染啦不染啦。
那一刻,我看着天上的月亮,它好像就那样静静地在天上伴随着我,守护着我。我顿时明白这是怎样的一个礼物,没有太多的惊喜,就像月亮只有淡淡的光;总会被我们忽略,就像月亮在白天会被太阳遮挡;却也是永远都在,无论是否看见,是否记得。
我也笑笑着对小妹说,对啊,月亮怎么跟我们一起走啊,月亮一定很喜欢你啊。我带着月亮送给我的,月光一般最美的礼物,一直走下去。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