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4.5《日食和月食》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日食和月食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知道月食的形成原理,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有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
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难点
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月食》,提出问题:1.说一说,你见过月食吗?2.月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3.月食发生的原理是怎样的?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两两互相交流
利用影像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月食1.什么是月食?出示图片:2.月食的类型有哪些?思考:为什么月球被食掉的部分还能看到古铜色的影子?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活动二、探究月食的形成原理1.引导学生进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取不同大小的两个球(小球最好涂黑)。把两个球和灯置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上。把小球绕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圆周运动,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过大球的阴影区。2.提出问题:月食形成的原理是怎样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食现象。3.认识月全食、月偏食4.再认月食形成的原理:追问:为什么有日环食而没有“月环食”?活动三、观察月食的形成过程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探究月食的形成过程。(1)月全食过程的顺序是怎样的?(2)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3)当发生月食或日食时,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和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展示交流一:月食:东亏西复(左亏右复)认识月全食五步曲: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3.引导学生拓展对比:月食与月相4.展示交流二: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发生日食与月食?5.播放动画演示地球上能观测到月全食的地区和日全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6.图文结合展示:月全食时月轮隐没在地球的阴影区中,故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可达半个地球以上。7.对比分析:月全食与日全食有何不同?8.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日食和月食的比较
1.认识概念: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称为月食。2.认识月食的类型:未食时、月全食、月偏食呈暗弱古铜色。1.做一做,观察记录:观察记录:用斜线表示小球被阴影遮掩的部分。2.思考交流: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3.发现交流:月全食:月球全部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
月偏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4.观察区别:月球较小,形成的阴影区较小;地球较大,形成的阴影区较大,所以不可能出现月环食。1.小组合作:月食的形成过程探讨交流:2.观察发现:从月面的东面开始,西面结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这也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3.对比分析,交流核对4.分析:原因是:月地轨道面与地日轨道面有一个
5?左右的夹角5.观察发现6.对比分析:日全食发生时,日轮是被月球遮掩的,故地球上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只能是一条狭窄的带状。7.图文结合对比分析:8.归纳总结:
图文结合初步认识月食的概念和类型鼓励学生多观察、善于总结、勤于表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时思考,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资料引导学生科学的去观察、去发现,学会用比较的视角去观察发现引导学生用对比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鼓励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对比日食和月食,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及时总结,及时归纳,建立知识的清晰脉络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B.日食、月食都从日论的西面开始C.天空一片漆黑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日食或月食现象2.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
)A.可以在任何一天
B.在农历每月的初一C.肯定在满月时
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间3.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B.甲乙两图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C.甲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D.甲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4.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B.日食和月食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对调C.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环三种????????????????????????D.日食和月食初亏方向不同5.发生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这可以证明什么是圆的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火星6.日食和月食开始的正确方位是(
)A、日食开始于日轮的西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东缘B、日食和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西缘C、日食开始于日轮的东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西缘D、日食和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东缘7.正确反映一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
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通过观察图片,初步认识了月食及其类型。2.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我们知道了月食形成的原理3.通过对比观察我们知道了月食形成的过程,并对比分析月食和日食的不同。
说一说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4.5
日食和月食
(第2课时)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1.说一说,你见过月食吗?
2.月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
3.月食发生的原理是怎样的?
观视频识月食
合作探究
活动一、认识月食
什么是月食?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称为月食。
合作探究
月食的类型
未食时
月偏食
月全食
思考:为什么月球被食掉的部分还能看到古铜色的影子?
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
合作探究
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
取不同大小的两个球(小球最好涂黑)。把两个球和灯置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上。把小球绕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圆周运动,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过大球的阴影区。观察小球穿过阴影区时发生的现象。记录下小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
活动二、探究月食的形成原理
合作探究
观察记录:用斜线表示小球被阴影遮掩的部分。
开始
结束
图2-37
模拟月食的实验
合作探究
月食形成的原理: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食现象。
1.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
合作探究
月全食、月偏食
月全食:月球全部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
月偏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
合作探究
为什么有日环食而没有“月环食”?
月球较小,形成的阴影区较小;地球较大,形成的阴影区较大,所以不可能出现月环食。
全影区月全食
半影区月偏食
半影区月偏食
月食形成的原理: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月食的形成过程
1.月全食过程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3.当发生月食或日食时,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和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活动三、观察月食的形成过程
合作探究
月全食的形成过程:
月食:东亏西复
(左亏右复)
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亏损方向:
从月面的东面开始,西面结束。
合作探究
月全食全过程
月全食五步曲: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这也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合作探究
拓展对比:月食与月相
比较
发生
原因
外观
特点
发生
时间
三球
位置
过程
历时
月食
月相
地球挡住
射向月球
的阳光
月球亮面
朝地球
角度变化
被食部分
为古铜色
看不见部
分为黑色
农历十五
十六满月
任何一天
日地月
成一直线
任意位置
数小时
29.53天
合作探究
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发生日食与月食?
原因是:月地轨道面与
地日轨道面有一个
5?左
右的夹角。
合作探究
地球上能观测到月全食的地区和日全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地球上能观测到月全食的地区和日全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
月全食时月轮隐没在地球的阴影区中,故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可达半个地球以上。
日全食发生时,日轮是被月球遮掩的,故地球上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只能是一条狭窄的带状。
合作探究
月全食的形成过程:
对比分析:月全食与日全食有何不同?
初亏
复圆
初亏
复圆
日全食的形成过程: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日食和月食的比较
日
食
月
食
概
念
原
因
位置
时间
类
型
亏损方向
可见
范围
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
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
月球遮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地球遮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月球位于中间
地球位于中间
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月全食、月偏食
西先亏、东复圆
东先亏、西复圆
部分地区
半个地球以上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
B.日食、月食都从日论的西面开始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日食或月食现象
2.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
)
A.可以在任何一天
B.在农历每月的初一
C.肯定在满月时
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间
A
C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
B.甲乙两图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
C.甲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
D.甲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
C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
B.日食和月食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对调
C.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环三种????????????????????????
D.日食和月食初亏方向不同
5.发生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这可以证明什么是圆的
(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火星
C
C
课堂练习
6.日食和月食开始的正确方位是(
)
A、日食开始于日轮的西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东缘
B、日食和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西缘
C、日食开始于日轮的东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西缘
D、日食和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东缘
7.正确反映一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
A
B
教学板书
月食
月食的概念: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
月食产生的原理:日、地、月正好或接近位于一条直线上,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光是直线传播,地球与月球不透明
日食的发生的时间:农历十五或十六
月食的类型
月全食
月偏食
作业布置
1
2
找一找近几年发生月食的时间和地点,绘成表格。
画出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4.5
日食和月食
第2课时导学案
课题
日食和月食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知道月食的形成原理,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有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
被
遮挡了全部或一部分太阳光的现象叫月食
。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
,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
。2.月食形成的原因:(1)
。(2)地球是
的球体,太阳光照到地球后,在地球的后面会留下一个
,当
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在
和
月球
之间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遮住,从而产生了
。3.月食的类型:
和
。4.由于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月球的
先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即月食是月面先亏于
,后复圆于。月全食有
、
、
、
和
五个阶段。5.月食发生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正好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的月相为
,日期是农历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月食
每个月都会出现。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1.说一说,你见过月食吗?2.月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3.月食发生的原理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活动一、认识月食1.什么是月食?2.说出月食的类型?3.想一想:为什么月球被食掉的部分还能看到古铜色的影子?活动二、探究月食的形成原理1.
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取不同大小的两个球(小球最好涂黑)。把两个球和灯置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上。把小球绕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圆周运动,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过大球的阴影区。观察小球穿过阴影区时发生的现象。记录下小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2.画图总结月食形成的原理:3.图文结合认识月全食和月偏食:(1)月全食:(2)月偏食:4.思考交流:为什么有日环食而没有“月环食”?活动三、观察月食的形成过程1.月食的形成过程:(1)总结亏损方向
。(2)简记为
。(3)发生时间:
。2.
归纳月全食五步曲:
、
、
、
、
。3.说出你的观察发现: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这也可以证明
是圆的。4.相关知识归纳:月相和月食的区别。5.思考交流: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发生日食与月食?6.对比分析:地球上能观测到月全食的地区和日全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1)月全食时月轮隐没在
的阴影区中,故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可达
以上。(2)日全食发生时,日轮是被
遮掩的,故地球上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只能是
。7.
归纳总结:日食和月食的比较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B.日食、月食都从日论的西面开始C.天空一片漆黑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日食或月食现象2.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
)A.可以在任何一天
B.在农历每月的初一C.肯定在满月时
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间3.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B.甲乙两图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C.甲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D.甲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4.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B.日食和月食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对调C.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环三种????????????????????????D.日食和月食初亏方向不同5.发生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这可以证明什么是圆的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火星6.日食和月食开始的正确方位是(
)A、日食开始于日轮的西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东缘B、日食和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西缘C、日食开始于日轮的东缘,月食开始于月轮的西缘D、日食和月食都开始于日轮和月轮的东缘7.正确反映一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月球
地球
折射
古铜色。
2.
(1)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2)不透明
阴影
太阳、地球、月球
地球
太阳
月食
3.
月全食
月偏食
4.
东缘
东缘
西缘
初亏
食既
食甚
生光
复圆
5.
满月
十五、十六
不是每个月
合作探究:
活动一:
1.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称为月食。
2.月全食
月偏食
3.
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
活动二:
1.
2.(1)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食现象。
3.(1)月全食:月球全部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
(2)月偏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
4.
月球较小,形成的阴影区较小;地球较大,形成的阴影区较大,所以不可能出现月环食。
活动二:
1.
从月面的东面开始,西面结束。
东亏西复(左亏右复);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2.
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3.地球
4.
5.
原因是:月地轨道面与地日轨道面有一个
5?左右的夹角。
6.(1)地球
半个地球
(2)月球
一条狭窄的带状
7.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通过观察图片,初步认识了月食及其类型。
2.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我们知道了月食形成的原理
3.通过对比观察我们知道了月食形成的过程,并对比分析月食和日食的不同。
课堂练习:
1.A
2.C
3.C
4.C
5.C
6.A
7.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