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第4单元 混合运算 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第4单元 混合运算 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9 15:06:45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2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P38)
三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江苏]
第4单元
送给小丽8个之后,剩余的每9个苹果分成一组。
这个问题需要先算减法。
今天我们摘了80个苹果。
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除法与减法混合运算中,你有什么办法使得先算减法?
这个问题…
知识点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理解题意
求用50元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要先求出用50元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钱,再求剩下的钱里有几个5元(笔记本单价),有几个5元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分步列式解决问题
 50-20=30(元)
30÷5=6(本)
答:还可以买6本笔记本。
(50-20)÷5
=30÷5
=6(本)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答:还可以买6本笔记本。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
巧学妙记
混合运算有括号,
先算括号里运算,再算括号外运算,用心计算不出错。
1.计算下面各题。
同步练习
=250÷5
=50
=30×4
=120
=70×36
=2520
(200+50)÷5
(300-270)×4
70×(68-32)
(76-41)×12
240÷(220-214)
18×(70+20)
=35×12
=420
=240÷6
=40
=18×90
=1620
2.果园里有535棵苹果树和275棵梨树。如果每行有9棵果树,这些果树一共有多少行?
同步练习
(535+275)÷9
=810÷9
=90(行)
答:这些果树一共有90行。
数学符号的由来
“(  )”叫做“小括号”,又叫做“圆括号”,是十七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
“[  ]”叫做“中括号”,又叫做“方括号”,十七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人瓦里士的著作中。
“{  }”叫做“大括号”,又叫做“花括号”,是十六世纪末由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并应用于数学计算的。

见(共14张PPT)
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1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P34)
三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江苏]
第4单元
如果列式计算需要先算什么的钱?
我们今天为爷爷买的东西一共用了多少元?
当然是3盒茶叶的钱了!
今天我们为爷爷买了3盒同样的茶叶和一套茶壶。
可以用茶叶的钱加上茶壶的钱

那你会算吗?
我可以试一试!
知识点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提炼数学信息
3本笔记本的价钱
1个书包的价钱
一共用去多少元


未知,要先计算出来
已知
分步列式解答
5×3=15(元)
15+20=35(元)
答:一共用去35元。
3本笔记本的价钱
1个书包的价钱
规范解答
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5×3+20
=15+20
=35(元)
答:一共用去35元。
列综合算式计算时,先在第二行写上等号,再写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没有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提炼数学信息
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水彩笔每盒15元,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要求应找回多少元,就要用付出的钱数减去用去的钱数。
提炼数学信息
付出的钱数
2盒水彩笔用去的钱数
应找回多少元


已知
未知,要先计算出来
15×2=30(元)
规范解答
答:应找回20元。
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50-30=20(元)
50-15×2
=50-30
=20(元)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再算加、减法。
综合算式,
很是方便,
乘加乘减,
先算乘法。
1.计算下面各题。
同步练习
=200+180
=380
=300-200
=100
=480+50
=530
200+30×6
300-5×40
60×8+50
760-21×7
85+8×32
90×8-410
=760-147
=613
=85+256
=341
=720-410
=310
2.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爸爸比小明体重的3倍少30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同步练习
35×3-30
=105-30
=75(千克)
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
自作聪明的小虎
某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500字的作文。
下课铃响了,小虎发现自己只写了250个字,灵机一动,在文章最后一行写上了“上述内容×2”。
几天后,作文本发下来了,在成绩的位置上赫然出现了“100÷2”。

见(共15张PPT)
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2课时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P36)
三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江苏]
第4单元
如果列式计算需要先算什么的钱?
一套茶具比一盒茶叶贵多少元?
当然是1盒茶叶的钱了!
我们用216元为爷爷买了3盒同样的茶叶,用128元买了一套茶具。
可以一套茶具的钱减去一盒茶叶的钱

那你会算吗?
让我想一想!
知识点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提炼数学信息
已知一盒钢笔有5支,每盒40元;一个订书机是12元
问题是每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付多少元
先算出一支钢笔的价格
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体现的是分析法。
从问题出发分析
买一支钢笔和一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一支钢笔的价格
一个钉书机的价格

每盒40元
5支
÷
规范解答
方法一
40÷5+12
=8+12
=20(元)
答:一共应付20元。
规范解答
方法二
12+40÷5
=12+8
=20(元)
答:一共应付20元。
混合运算很简单,
先算乘除后加减。
书写格式要规范,
细心计算不会错。
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多少元?
提炼数学信息
要求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多少元,就要用1盒水彩笔的价钱减去1支钢笔的价钱,所以要先根据“1盒钢笔有5支,每盒40元”求出1支钢笔多少元。
规范解答
15-40÷5
=15-8
=7(元)
答: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7元。
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多少元?
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1.计算下面各题。
同步练习
=75+40
=115
=50-6
=44
=10+39
=49
75+320÷8
50-54÷9
60÷6+39
125+35÷7
47+480÷8
90÷5-11
=125+5
=130
=47+60
=117
=18-11
=7
2.奶奶用360元买了3盒茶叶,用139元买了一套茶具。每套茶具比每盒茶叶贵多少元?
同步练习
139-360÷3
=139-120
=19(元)
答:每套茶具比每盒茶叶贵19元。
四则运算的起源
四则运算的起源很早,有的几乎与数字同时产生,如罗马数字6写成Ⅵ,即5加1的意思,4写成Ⅳ,即5减1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四则运算很早就有了。战国时期有关法律方面的著作——《法经》中,已有加、减、乘等运算,甚至还有除法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