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3.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
4.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重点】
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目录、视频导入:
目录: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视频: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朝政腐败的内部原因
(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
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视频: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
(3)自然灾害
明朝末年,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发动起义。(流民图)
2.朝政腐败的外部原因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皇太极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全境,并不时南下,伺机长驱直入。
课堂笔记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皇帝昏庸腐朽
2.奸臣把持朝政
3.宦官专权黑暗
4.土地兼并严重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几个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
3.明朝的内外交困局面有什么影响?
明朝末年内外交困,使得明末社会矛盾激化,明朝最终在明末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
模块二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①政治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②经济上,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土地兼并严重,民众不堪重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崇祯初年)道经臣(马懋才)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草青,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雍正《陕西通志》(卷86)
直接原因是:陕西北部--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唯有举行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李自成
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均田免赋”这一口号的提出,符合广大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国家赋役剥削的强烈要求;
(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军纪严明;
(3)起义军赈济贫穷,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均田免赋”这一口号触及到的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
均田免赋(明确将土地作为斗争目标,农民起义发展到新的水平)
模块三 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
(1)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 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皇太极建立清朝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3)吴三桂降清与清兵入关
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小资料
吴三桂为明辽东边防部队将领,28岁升为山海关总兵。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军主力殆尽,吴三桂几乎成为挽救明朝的“唯一救星”。但李自成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降而复叛,引清军入山海关,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其仓皇撤出北京。
——《崇祯十七年》
拓展探究
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明朝的残余势力,使之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伺机反攻。
2.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免赋”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压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各地方的地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主武装与农民军对抗,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3.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视了关外得满清政权想要入主中原得野心和决心,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工作。
4.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农民起义军腐败变质。
5.李自成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根据地。
6.李自成军队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各地主武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者。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