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紫藤萝瀑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方法中受到启发,并试着学会其中的方法。(难点)
2.提高观察意识和思考意识。(重点)
导入新课
看花
忆花
悟花
上节课我们分别从
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了初步了解和探究,对美丽的紫藤萝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从更深层的涵义方面深入了解作者笔下的紫藤萝。
复习导入
1.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下文作者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写法探究
2.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的?
第8段开头一句就是过渡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就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了梦幻的境界,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3.看花前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语言品析
2.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指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设置悬念
照应开头
文章的写作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或者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2.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1.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感悟启示
3.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4.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5.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感触。作为积累,不仅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作文水平,也能让自己从无数的感悟中领会生活的真谛,从而成为生活的主人。也可将其视为心灵的成长历程。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课堂小结
紫藤萝败落
家庭不幸,小弟病症
紫藤萝盛开
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紫藤萝的衰胜变化
自己家庭的衰胜变化
写景
感悟
人生哲理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紫藤萝瀑布
1.模仿课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描写一种花,或者一种草,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对它进行描绘,如比喻、拟人等,要形象、生动,并附上图画。
2.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要求要多角度的去感受。)
3.带着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感受,朗读这篇课文。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