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19 15: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三、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捷径之一,对大师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摹仿,有益于人物画的学习。教材从临摹名画入手,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绘画的多种语言,直接与大师交流、实践,发展学生的个体,凸显学生个性。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了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了学生的思想及情感。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对于“临摹”两字并不陌生,但缺少对临摹的深层次的认识,也极少临摹大师作品。然而他们有饱满的热情和对临摹的兴趣。通过对大师之间临摹作品的欣赏,感受,分析,通过实践临摹他人作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使其学会观察从而进行创作。
认知目标:了解临摹的作用,掌握人物身体比例,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大师绘画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观察、分析,了解大师的技法、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学习描绘人物的动态,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体验生命的可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比例关系,并了解动势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人物身体比例,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临摹探索中的自我表现及个性发展。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米勒和梵高的作品《第一步》
提问:这两幅作品出自那两位画家之手?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分析总结,导入课题:在临摹中感受
学生观察、分析作品。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大师临摹的作品,大师也不例外,也是不


我们要临摹大师的作品,首先要学习他们的观察人物的方法。当我们所画的人物看起来不太满意时,可能是人物头部与整个身体相比不和谐。我们一起来寻找法国画家德加笔下的舞女的身体比例。
1、人运动的关键是什么?
2、人体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人体结构分:头、颈、躯干、四肢。各部分形状如下图:
3、教师:那么运动中人的身体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找到她的重心线和动态线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溜冰者”的重心线及动态线。

4、教师展示部分同学的画,问:你认为哪一幅画得好,为什么?
人体各部分比例长度怎样画更协调?同学们可以以头部长度为单位进行测量一下。
人体比例可总结为立七、坐五、盘三半。头一、臂三、腿四、足一头。
学生:估计6-7个头部的高度。
学生做一些简单运动,体验人体运动转折处在关节。
学生尝试作出动态线。

有的说胳膊长了,有的觉得腿短了,有的说躯
干形状不对。可见通过学习讨论,学生对人体
结构形状,比例长短会有概念。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实际的比较与测量。
断临摹形成自己的作品。
通过实际 的测量、比
较、观察,加深学生的感受。提
高学生实际动手实 践探究能力。
简洁的图例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探究
5、 出示凡·高另外几幅《播种者》作品,考考学生:凡·高临摹米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为什么?进一步探究,带出“变体画”概念。
6、教师在纸上示范德加的《舞女》,让学生掌握临摹人物全身画的基本过程:
(1)构图适中,线条造型,把握人物比例,抓住重心线和动态线;
(2)做些简单的明暗。
(3)添加些自己的想法。

生回答交流结论。
实践体验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书本P12-13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临摹感受。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视中提示学生从人体整体结构比例出发,不要拘于细节。从自己认为最容易下笔的地方入手,线条简洁、肯定。
学生临摹自己喜欢的作品。
通过实际绘画,检验
学生学习成果,提高
绘画技巧。
评价提升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出来。
1.学生评价自己作品,说一说绘画感受或优、缺点。
2.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自己的意见。
3.教师对学生活动给与肯定,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学生评价作品,
肯定优点,并相互提出修改建
议。
通过学生 自评、互 评、教师点
评提高学生审美观。
促进学生交流、进步。
拓展延伸
师:课堂内的范围是有限的,课下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丰富的生活,寻找那些优美的姿态动作,用你手中的画笔快速的记录下来,在班级内办一个小展览。只要我们满怀热情,就会发现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
学生听教师的要求。
将课堂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实践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板书设计
在临摹中感受
人体结构分:头、颈、躯干、四肢
人运动的关键:关节、动态线
人体各部分比例长度:立七、坐五、盘三半。头一、臂三、腿四、足一头。
教学反思
许多学生在面对运动的人物绘画时往往望而却步。美术课堂中更加要求保护学生的原创,一节课之内要求学生掌握深奥的美术技巧是不实际的。美术课的教学要降低纯粹美术技法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艺术的热爱。
但是从课堂教学效果看仍有许多不足:首先,时间调控不合理,前半节较宽松后半节较紧张,尤其学生进行作品评价环节较为紧张,学生有些放不开,不善于表现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其次,还有部分同学有畏难情绪,不敢下笔绘画,踌躇不前,最终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最后,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过于纠结于像或者不像,过于想模仿,缺少审美情趣与个人独特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