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1.3 信息及其特征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不断增长。移动电话、社交媒体和用于医疗诊断的影像技术等新业务,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新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并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并对推进科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1.3.1 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信息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人们通过获得、 识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探究活动
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在小组内交流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1.3.2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人们高度重视。那么,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对人类活动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1)普遍性。信息不是虚无绿野的事物,只委有事物运动, 有数据存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可以被人们感知,获取、传递和利用。
(2)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 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工具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事情。
(3)共享性。信息作为-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信息交道与实物交流有本质上的不同: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 另-方必有所失。例如,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每人得到的是对方的那一一个苹果。 面信息交流则不然。两个人交换则都拥有了两份信息。因此,人们悟出以下道理:分享,沟通与行动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关键。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图像, 文字。声音等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井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5)时效性。 信息不是: .成不变的东西,会随者客现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一且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原有的效用,成为历史记录。
(6)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伤性。产生伪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人为制造的:有些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不足导致的:有些则是传道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因而,对信息的真伪性需要加以整别。
(7)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我国发现的兵马俑,发现时有不同的人到现场去, 新闻记者,历史学家,商人,工程师,需要不同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相对性。
拓展:香农与信息论
关于文字、数字、图形、声音的知识已有几千年历史了。但是它们的总称是什么,如何统一地计量,直到19世纪末还没有被正确地提出来,更谈不上如何去解决了。20世纪初期,随着电报、电话、照片、电视、无线电、雷达等技术的发展,如何计量信号中信息量的问题被隐约地提上日程。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 , 1916—2001)是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他先后发表了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和《噪声下的通信》,系统论述了信息的定义、怎样数量化信息、怎样更好地对信息进行编码等通信的基本问题,给出了信息嫡的概念和通信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基本技术问题,为信息论和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香农被誉为“信息论之父”。
香农在引入嫡(指体系的混乱的程度)的概念进行信息的定量计算的时候,明确地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程度的减少。这就表明了他对信息的理解,即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定性的东西,或信息是确定性程度的增加。
项目实施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及权订的项目方案,结合本节所学知识,了解信息及其基本特征,进一步完善该项目方案中的各项学习活动,并参照项目范例的样式,撰写相应的项目成果报告。
成果交流
各小组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将所完成的项目成果,在小组或班级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享创造、分享快乐。
活动评价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拟订的项目方案、实施情况以及所形成的项目成果,利用教科书附录2的“项目活动评价表”,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评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