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下第六单元第1课时《花之歌》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下第六单元第1课时《花之歌》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9 17:57:36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花之歌
人音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你看到了花开的过程吗?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古斯塔夫.兰格(1830~1889)
德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惊人数量的歌曲。其中以钢琴独奏曲《花之歌》著称。
作曲家介绍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这首乐曲以质朴优美的旋律、简洁平稳的节奏以及淡雅清纯的钢琴音色,营造了幽静、温馨的气氛,使人们仿佛闻到沁人心脾的芳香,见到艳丽多姿的花容。
新知讲解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三个部分
X
X
X
X
X
赏花
钢琴奏出婉转起伏、轻盈流畅的旋律。
新知讲解
第一主题
(后略)



新知讲解
第一主题
随琴用lu轻声模唱旋律并画一画旋律线。
旋律多作同音重复,音调平稳,调性色彩的变化使这段音乐显得柔和、素雅。
新知讲解
第二主题
花开
第二主题
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xxxxx0
力度增强了


花开
新知讲解
随琴用lu轻声模唱
新知讲解
第二主题
第三主题
音乐奏出节奏较为活跃,流畅轻快的旋律,表现了人们观赏花景时产生的愉悦、赞叹的心情。
音变高了
优美,抒情
采花
新知讲解
完整欣赏要求:
1、听到
第1主题时跟着音乐做花开动作。
2、听到第2主题时用XXXXX0的节奏
拍腿伴奏。
3、听到第3主题时起立,在头顶挥舞手臂。
新知讲解
跟着音乐做花开动作
用XXXXX0的节奏拍腿伴奏。
起立,在头顶挥舞手臂
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庄重优雅,但不失活泼明朗。虽然篇幅短小,配器简洁,但整首曲子却如芳馨的花朵发出淡淡的幽香,令人回味无穷。
新知讲解
拓展学习
请欣赏我国著名的民歌《茉莉花》,看一看中国音乐是怎样表现花的。
安静聆听,听出三个主题分别出现的顺序?分小组合作,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A
+B
+
A1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a+b+a
+
c+c1
+
a
新知讲解
回旋曲式
课堂总结
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
今天我们欣赏了钢琴曲《花之歌》,懂得了只有经历过风雨的花才会开的更加娇艳,同学们你们就是含苞待放的花,只要不畏艰难,在成长的路上一定会美丽绽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把今天演唱的两首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帮助他们回忆那个年代的劳动场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
《花之歌》教学设计

时:1课时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花之歌》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学生通过聆听应该能单独分辨出歌曲的三个主题,但对于这首乐曲的乐段划分,个别学生就会稍有一些困难,我将会从多次聆听乐曲切入,对学生采取聆听体验的方法和动作表达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从意境和作品主题旋律以及节奏变化入手,创造情景,让学生更好更深的主题记忆,并加以理解。
教材分析:钢琴曲《花之歌》是小学义务教育人音版第十册音乐教材第六课的欣赏内容,乐曲是德国作曲家兰格最为出名的作品,整首乐曲短小简洁,旋律十分优美,
感人至深的音乐形象,打动了听者的心灵。乐曲为八三拍子,这首乐曲以质朴优美的旋律。简洁平稳的节奏以及淡雅清纯的钢琴音色,营造了幽静温馨的气氛,使人们仿佛闻到沁人心脾的芳香,见到艳丽多姿的花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基本成型,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在参与音乐表演方面有些腼腆,主动性反而有所欠缺,尤其是我现在支教的郊区小学,由于家庭重视程度及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方面与城区孩子尚有很大距离,本课例尝试用探索的方式,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音乐感觉,用合适的体验方式将学生慢慢地引入到音乐意境中来,让孩子自主表达心中的音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花之歌》
第一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聆听钢琴曲《花之歌》,感受音乐的抒情性,了解作者所表达的音乐情感,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三个不同主题。过程与方法:听辨钢琴音色,感受乐曲不同乐段在力度、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乐曲,体会作者通过音乐来表现的美丽的花儿不惧风雨,绽放的十分美丽的音乐形象。理解各主题所表达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重点
能够感受乐曲三个主题所表达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难点
三个主题乐段的辨析;用不同的律动进行表达内心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花开的视频并说:“夏天到了鸟儿在春天自由飞翔,花儿在争相绽放,今天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花的海洋

学生欣赏带背景音乐的花儿开放过程的视频。
让学生从视听感观上体验花儿开放带给人们的愉悦心情。
讲授新课
1、作曲家介绍:古斯塔夫.兰格(1830~1889)德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惊人数量的歌曲。其中以钢琴独奏曲《花之歌》著称。2、教师播放乐曲视频:这首乐曲以质朴优美的旋律、简洁平稳的节奏以及淡雅清纯的钢琴音色,营造了幽静、温馨的气氛,使人们仿佛闻到沁人心脾的芳香,见到艳丽多姿的花容。3、教师播放乐曲音频:每首乐曲都有不同的主题音乐,《花之歌》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主题音乐。
4、乐曲赏析:教师分主题播放音频并讲解第一主题(赏花):钢琴奏出婉转起伏、轻盈流畅的旋律。教师弹琴伴奏,指导学生画旋律线并哼唱旋律。第二主题(花开):旋律多作同音重复,音调平稳,调性色彩的变化使这段音乐显得柔和、素雅。力度增强了教师弹琴伴奏,指导学生打节奏并哼唱旋律。第三主题(采花):音乐奏出节奏较为活跃,流畅轻快的旋律,表现了人们观赏花景时产生的愉悦、赞叹的心情。音变高了、优美,抒情完整欣赏: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提出相关要求,指导学生边欣赏边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6、总结乐曲特点: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庄重优雅,但不失活泼明朗。虽然篇幅短小,配器简洁,但整首曲子却如芳馨的花朵发出淡淡的幽香,令人回味无穷。
1、学生听老师对作曲家进行介绍,认识作曲家,了解作者生平。学生欣赏《花之歌》钢琴演奏视频并回答:你感受到了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欣赏乐曲音频并回答: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分主题欣赏音频并回答第一主题旋律特点是怎样的?你能用什么词来概括这一主题?随琴用lu轻声模唱旋律并画一画旋律线。第二主题旋律特点是怎样的?你能用什么词来概括这一主题?力度有何变化?随琴边按节奏谱打节奏并用lu轻声模唱旋律。第三主题音乐节奏特点和旋律特点怎样?表现人们怎样的心情,与上两个音乐主题相比有何变化。你能用什么词来概括这一主题?学生欣赏并做到(1)听到
第1主题时跟着音乐做花开动作。(2)听到第2主题时用XXXXX0的节奏拍腿伴奏。(3)听到第3主题时起立,在头顶挥舞手臂。6、学生试着总结乐曲特点。
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视唱水平。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学生带着对乐曲的理解,再一次完整欣赏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6、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视频: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中国著名民歌,我们来听一听中国的歌曲是怎样表现花的。”
欣赏中国著名民歌《茉莉花》
学生欣赏欣赏中国著名民歌《茉莉花》,感受其优美的旋律,体会中国音乐的特点,拓展音乐视野。
以花为主线,串起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延伸教学主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钢琴曲《花之歌》,懂得了只有经历过风雨的花才会开的更加娇艳,同学们你们就是含苞待放的花,只要不畏艰难,在成长的路上一定会美丽绽放!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对本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