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认识钟表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认识钟表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9 21: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钟表。
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
学情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3.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时针、分针的钟面。
学具准备:有时针、分针的钟面。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示范法、实践法、小组合作等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由猜谜语导入课题,然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钟表图,使学生理解钟表就在我们身边,明白掌握认识钟表的重要性。在过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独自观察钟面,认识钟面的结构。其次由小红的一天,从小红几时起床,几时上学,几时吃饭等情境来教学整时。在这个过程中重在让学生多说,多看,多参与。第三就是通过小明的一天使学生巩固整时的认识。最后在拓展练习中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一步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掌握整时的认、读和写。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看是什么?
生:钟表。
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具体的时间,提醒我们珍惜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教学新课
1.钟表的图片欣赏
课件出示一些钟表的图片,如火车站的钟表图,一些公园里的钟表图,再到当地的和谐钟塔,然后出示一些电子表的图,再出示不同款式的指针表,学生常见的闹钟图。
【设计理念:使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钟表,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而且图片欣赏中由别处的钟表到当地的和谐钟塔,由远到近,贴近生活。再由电子表到指针表,再到闹钟,而且闹钟的钟面就可以很好的过渡到下一个认识钟面的环节。】
2.钟面的认识
师:刚刚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钟表图,那老师这也有一个钟面,请大家看一看这个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教师将做好的7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
生1:有好多数。
师:有哪些数?
生2:有1,2,3,4,5,6,7,8,9,10,11,12。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数从1开始按顺序读一下吧!
全班齐读1~12,教师边用手指着这些数。
师:钟面上除了这些数,还有什么?
生3:有时针。
生4:有分针。
生5:长长的是分针,短短的是时针。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分针更长也更细一些,时针更短更粗一些。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的各个部分,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钟是怎样走的。让我们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吧!
【设计理念: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用课件演示钟表时针和分针转动的动画,师生一起用手跟着钟表转动的方向比划。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3.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小红在做什么?
生:小红在起床。
师:她是几时起床的?
生1:她是7点起床的。
师:我们口语中讲7点,但在数学里面我们把它叫做“7时”。
生2:她是7时起床的。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3:从墙上的钟上看到的,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7,就是7时。
师:你说的真好!还有谁想说一说。
【设计理念:多指名几个学生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再请一个说的很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带全班学生读两遍。在课堂上对于难点采用“你说,你说,你再说”的形式,使学生在多说、多听、多思考中突破难点,巩固知识。】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7时。这种计时法把它叫做普通表示法。
学生一起说先写一个7,再写一个时间的“时”。
师:还可以从哪里知道她是7时起床的。
生4:还有桌上的7:00。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个是电子表,7:00是另一种计时法,叫着电子表示法。
教师板书7:00。
边板书边让学生说电子表示法的写法:先写一个7,中间写两个小圆点,最后写“00”。
4.认识整时
(1)、师:小红7时在起床,那小朋友们看一看小红几时去上学?(在黑板上出示8时的钟面)
生1:她是8时起床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小朋友说出时间时把是怎样看出来的一起说一说。
生2:她是8时起床的,因为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8,是8时。
(多指名几个学生说一说。)
学生在说的时候老师边板书出出来,第一个学生说时间的写法,老师写。板书:8时,8:00
(2)、在黑板上出示3时的钟面,师提问:小红几时在上课?
(多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老师写一个普通表示法,电子表示法请一个学生上台写。
(3)、在黑板上出示6时的钟面,师提问:小红几时在吃晚饭?
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是几时在吃晚饭。
师:谁愿意上来写一写,请两个小朋友上台,一人写一种表示法。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把时间写出来。
【设计理念:每一个钟面都要让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这样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时做了铺垫。而且时间的书写练习有层次,先是老师写,然后学生说老师写,再到学生上台写,最后全班写。在这有层次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时的认读及写。】
(4)、师:像7时、8时、3时、6时这样的时刻我们叫做整时,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些整时的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
生2:当时针指到8,就是8时。
生3: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当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小结并板书: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巩固练习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小红的一天是怎样的,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明的一天。请大家打开课本P92,用你喜欢的计时法来写一写图中的时间,教师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学生先自己在书中独立完成做一做。教师再来讲评。
每个钟面都要学生说一说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几,强化对整时的认识。其中12时的这个钟面,多指名两位学生来回答。让学生自主思考,得出12时的钟面分针指向12,时针也指向12,是12时。
学生完成这些题后,课件将6个钟面一起显示出来。然后提问:小明9时在做什么?
生1:小明9时在看书。
生2:小明9时在睡觉。
(课件将两个9时的钟面一起出示。)
师:都是9时,怎么有的学生说小明在看书,而有的又说小明在睡觉呢?
生1:一天有两个9时。
生2:一个是白天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因为一天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的9时,还有一个是晚上的9时。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得出一天有两个9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拓展练习
1.练习十九的第1题:连线(课件出示)
注重学生的评价。
2.拨钟游戏,练习十九的第2题.
(1)老师拨整时6时,学生来认、说。
(2)老师说一个整时,一个学生上台拨。
(3)老师说一个整时,全班拨,拨完后把钟面举起来,老师查看。
(4)同桌之间一个说整时,另一个拨。拨完后小组汇报。教师点评。
【设计理念:人人动手、动口、动脑,全员参与,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钟表。】
3.练习十九的第3题,过一小时是几时?
教师先带学生认真读题,然后问学生:“过一小时是几时?”是什么意思,钟面下面的横线上是要写什么?其中的第一个钟面教师先讲解,然后后面的钟面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对后进生进行辅导。
【设计理念:让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分析题意,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7时 8时 3时 6时
7:00 8:00 3:00 6:00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七、教学反思:
思得:
通过钟表图片欣赏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生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积极参与拨钟游戏,通过拨、说、认等活动,使人人动手、动口、动脑,全员参与,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钟表。
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认识整时,也能掌握两种书写方法。
思失:
拨钟之后我让两组学生汇报了结果,要多让几组学生汇报结果,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多让学生说,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巩固认识钟表的方法。
思改:
语言还要精炼些,特别是过渡语,要言简意赅。注意把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教学中也要学会举一反三,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备课,上课,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去思考别的课该怎样上。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