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4分)
一声清cuì ( )的鸟鸣划破了竹林的静谧,林间栖( )息着的各种鸟儿也开始轻盈地飞舞,拉开了它们婉转动听的歌喉应和( )着。小溪轻轻地流淌,让人感到心旷神yí( )。
cuì 栖 和 yí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决不能 。
(2)国内各大报纸争相 了各地喜迎端午的盛况。
(3)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生了 的变化。
A.失言 报到 脱胎换骨 B.食言 报道 脱胎换骨
C.失言 报道 改头换面 D.食言 报到 改头换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向老师提问题,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中学生就该不耻下问,好学上进。
D.当我们赶到比赛场时,我们队已输得不亦乐乎了。
5.用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①由于没有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然而事实不会这样。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所以,狼吃鹿虽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⑥如果把狼这一环节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⑤④②⑥③
C.②⑥③①⑤④ D.②③⑥①④⑤
6.名句默写。(10分)
①差之毫厘,________________。(《礼记·经解》)
②_____________ 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③“__________ _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④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⑦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⑧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⑨《论语》中“ , ”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7.请参加名著阅读活动,看谁收获最大。(4分)?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请你围绕《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按下面栏目完成手抄报内容的撰稿。?
①简要概述与汤姆这一性格紧密相关的情节。(2分)
②请你对第①题中的情节作出一句话的点评。(2分)
8.综合性学习(6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1)很多古诗句浸润着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1分)
[示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重阳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3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 。等
(3)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2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与欣赏。(38分)
(一)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9~10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2分)
10.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2分)
(二))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1~15题。(共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 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1.本文选自《 》,作者是北宋时的 。(2分)
12.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2)但逐层布板讫( )
13.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②人皆伏其精练。
14.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5.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2分)
(三)阅读《济南的冬天》的几个片段,完成16~19题。(10分)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6.第1段中哪句话表明济南冬天暖和的地理原因?(2分)
17.文章美似画,请给这两段文字分别取一个小标题。(2分)
图, 图。
18.上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请摘录一句,仔细揣摩品味其妙处。(3分)
句子:
品味:
19.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冬天”,请根据第1段内容,概括说明。(3分)
(四)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文,回答20~24题(12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真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送给你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20.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3分)
21.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3分)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22.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把句子抄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23.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2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这是一个 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24.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摘录在下边的横线上,并且永远记住它。(2分)
三、写作(30分)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只有随时留意我们周围的生活,经常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感而发,抒发我们的真情,最终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来。请调动你的积累,搜索你的记忆,采写你熟悉的人和事,说真话,抒真情。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先补全题目,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或短语。(2)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600字以上,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目:《我眼中的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00
七语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1、脆 qī hè 怡
2、B 3、C
4.A(B.“事倍功半”正好意思说反了;C.“不耻下问”是向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关系错了;D.“不亦乐乎”不能用在输球的时候。)
5、C
6、谬以千里;我想那飘渺的空中;一年之计在于春;风正一帆悬;稻花香里说丰年;铜雀春深锁二乔;随风直到夜郎西;门前流水尚能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本题答案灵活性很大,符合要求即可)示例:(1)汤姆和蓓姬在山洞中迷了路,几经周折,他们终于走出险境,并最终把印第安人乔困死在里面,从中可以看出汤姆的勇敢机智。(2)汤姆在洞中历险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定的性格,令人钦佩(汤姆在逆境中与蓓姬之间表现出来的纯洁友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情节扣人心弦,跌宕起伏。)
8、(1)中秋节、春节(1)屈原投江(1分);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一个l分共2分)(3)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1分)原因:①媒体宣传不够②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③西方文化的影响④审美价值的多元(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答出两条即得1分)
二、阅读与欣赏。(38分)
(一)《水调歌头》
9、对月怀人(2分,如果答成“抒发对子由的怀念之情”之类的答案,得1分);
10、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大意相同即可,2分)
(二)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1—15题。(共12分)
11、《梦溪笔谈》、沈括(2分)
12、(1)派、叫 (2)完。(2分)
13、(1)匠师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塔就不动了。(2)人们都佩服他技术熟练。(4分)
14、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其它分析只要恰当也可)(2分)
15、匠师能虚心好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要面子,不敢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2分)
(三)阅读《济南的冬天》的几个片段,完成16~19题。(8分)
16、(2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17、(2分)小山摇篮图 雪后初晴图 (概括恰当即给分)
18、(2分)略
19.(2分)可以从三方面说明:(1)济南阳光朗照,暖和安适。 (2)济南四周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似一位慈善的母亲。 (3)济南人在冬天的表现:面上含笑,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有两点就给满分)
(四)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文,回答20~24题(12分)
20.(3分)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子(谁,1分)以一篇作文打动老师,感动妈妈的故事。(干什么,2分)
21.(3分)作者把小孩子比作喜鹊(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个小孩子受到老师的表扬后高兴的样子。(2分)(意思对即可)
22.(2分)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意思对即可)
23.(2分)感人至深、真诚、发自肺腑等(只要符合故事的内容即可)
24.(2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三、作文。略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