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童谣》教学设计
时间:
教师: 班级:一(4)
内容 感知节奏-《童谣》与《小毛驴》
所在单元: 第七单元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两首童谣和节奏的学习中;在演唱歌曲《小毛驴》中,体验动物与人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
过程和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聆听、说、拍、读、唱,逐步落实本课的重难点:新的节奏型——“”(四个十六)。
(2) 主要采用师生协作、实践、体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3、知识和能力:
(1)学习并掌握的节奏。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新的节奏型——“”(四个十六)并能正确地拍\读\唱出来。
教学资源及策略 多媒体,双响筒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及具体的活动操作步骤
学生学习策略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童谣》的学习 老师先用语言把学生引入有趣的《童谣》。
二、学习新的节奏型
让学生找出我们第一次学习的节奏。
四个十六。一拍里面有四个声音的节奏
读熟《童谣》后,去掉语言,让学生看着节奏拍打。
让学生用四个十六来记注的节奏型。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着多媒体,一边击拍一边读《童谣》。
直接拍节奏,初步感知新的节奏型。
1、学生找出新的节奏
2、通过边读边拍,认知并学习掌握新的节奏
3、去掉语言,学生击拍念读新的节奏
四个十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围绕本课的知识点:学习新的节奏(四个十六)展开。
通过聆听、说、拍、读、唱,逐步落实本课的重难点。
在填上音高歌唱练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节奏在歌唱中的唱法。
结合歌曲,深入学习四个十六。的节奏型。 学习歌曲节奏
1、首先出示《小毛驴>的歌谱。
2、让学生找一找:歌曲里面哪一行哪几个字用了刚刚学过的的节奏。
3、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拍一拍。唱一唱
学生举手回答。
说一说;读一读;拍一拍
按节奏击拍、朗读歌词一遍后,去掉歌词读节奏。
让学生在新学的节奏中让学生填上音高唱一唱。
唱一唱 设问:
有哪个小朋友会唱这首歌曲?歌曲是几拍子的呢?
2、2、指导学生用有弹跳的声音音去表现歌曲诙谐(调皮)\fe风趣的情绪。
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后
投入自己感情去演唱歌曲《小毛驴》中(配上手语动作)。
在解决好本课重难点的前提下,
通过演唱歌曲《小毛驴》中,体验动物与人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
拓展。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带节奏的旋律 听辩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带节奏的旋律,说说那一拍用了的节奏。 进一步学习巩固的节奏
小结 四个十六这一节奏的特点。
知道这一节奏型是在一拍之内均匀的拍出四个音。 知识点的回顾
板书设计
《小毛驴》见课件
教学评估与反思
总的来说: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四个十六(一拍之内均匀拍出四个音的节奏)学生还是完成得比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较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进行德育的渗透。需要加强的是:1、从头到尾对节拍的强调不够,无论是打节奏还是歌唱都要学生准确的把节拍拍出来,最好能对着歌本用“金手指”指出一呀 二呀(强拍、弱拍)的所在位置。
四个十六的节奏学完,马上让学生填上音高进行练习,本节课才会更完整,因为节奏是为音乐服务的,、。
本节课不宜分析乐句,到不如把弱起小节前换气记号列为重难点会更好。
切记:让学生从音乐、音响中却感受音乐才是最终目的!
教师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