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5课 歌曲《小鼓响咚咚》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5课 歌曲《小鼓响咚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30 17: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鼓响咚咚》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动、听、看、辨、唱、演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二、教材分析
《小鼓响咚咚》是一首拟人化的儿童歌曲,3/4拍。节奏舒展,旋律流畅,音乐形象生动,歌词富有童趣和爱心,词作者利用“咚咚咚”和“懂懂懂”的谐音关系,赋予“小鼓”以生命之灵气,描绘了小主人公关心、爱护他人的好品德。歌词的第一段歌词表示小鼓很神气,所以应该用强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段的歌词写到妹妹在睡觉,所以小鼓别响了,于是应该唱的弱一些。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2、学习歌曲《小鼓响咚咚》,提高学生对音乐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变化能力。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音乐,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编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2、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强弱变化。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鼓、手铃、沙锤、响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A、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乐器,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出示手铃、沙锤、小鼓)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打击这些乐器,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手铃——铃铃铃
沙锤——沙沙沙
小鼓——咚咚咚
B、猜谜语:一个大肚皮,生来怪脾气,不打不作声,越打越欢喜。谜底(鼓)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小鼓的歌曲——《小鼓响咚咚》。
2、新课教学
(1)播放动画,回答问题
问:动画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
3/4
X
X
X



用拍手和拍肩来表示强弱,跟着音乐律动起来。
(3)跟着节奏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4)老师唱简谱,学生唱歌词。(遇到难句要及时纠正)
(5)跟着音乐,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6)分男生女生演唱,男生演唱时女生为男生打拍伴奏,再交换。
(7)请个别同学上台演唱,注意强弱。
3、编一编:把熟悉的乐器放进歌曲里演唱出来(出示PPT)
例:我的


|
沙沙
沙—|
我说


|
它都
懂—|
我说
沙.
锤|
响三
声—|
我的


|
沙沙
沙—||
让学生跟着伴奏,把创编的歌词完整地演唱一遍。
4、拓展
1、小组讨论、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小组展示,互相评价。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鼓响咚咚》,还认识了小鼓和其他打击乐器,以后我们要更好地利用这些打击乐器,和他们做好朋友啦!我们再次演唱《小鼓响咚咚》,一起走出音乐课室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