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牧场上的家》
——小学五年级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牧场上的家
学科 音乐 学段 小学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以音乐、图片、歌词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美丽、辽阔的牧场;通过简单的律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通过分析主题、领悟主题、表达好歌曲的情感
是否已实施 是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的基本理念,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体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活动,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人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本课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又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又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音乐课的学习,学生音符的时值和流动do运用的比较好,所以歌曲曲谱的学习不会太困难。只是在气息的运用上,声音状态、音准方面和情感处理方面,需要老师要加强引导。
三.技术准备:
课件、钢琴、三角铁
四.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课堂中,学生有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个别学生喊唱的情况。所以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提醒学生口腔竖着张开轻声的演唱,用悠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有表情地来演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悠长的气息、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表现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思念;
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现在的一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律动法、听唱法、视唱法、比较法唱会歌曲,唱好歌曲;
3.知识与技能:
准确的演唱弱起小节、延音线音符、一音多字和二声部乐句;
能用悠长的气息、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能够听辨出歌曲中相似的乐句和相同的乐句;
能边演唱歌曲边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用悠长的气息、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表现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思念;
2.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现在的一切;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演唱弱起小节、延音线音符、一音多字和二声部乐句;
2.能边演唱歌曲边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多媒体设备、三角铁。
教学过程
歌曲第三乐句和第三句二声部的学习
环节目标:学习歌曲中第三乐句,并能用悠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演唱。
设计说明:通过对歌曲《牧场上的家》中的第三乐句的学习,掌握歌曲中连贯的演唱技巧并解决歌曲难点——第三乐句二声部的练习。
活动1.1——师用wu范唱第三乐句。
具体内容:请学生听师用wu模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活动1.2——师生共同用wu模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具体活动:请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悠长的气息模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活动1.3——出示第三乐句歌谱。
具体内容:请学生划拍演唱第三乐句曲谱。
活动1.4——跟随钢琴演唱第三乐句的曲谱。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准确的跟随琴声用连贯的声音悠长的气息演唱第三乐句曲谱。
活动1.5——出示第三乐句的第二声部。
具体内容: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二声部同学划拍演唱第三乐句的二声部旋律。
活动1.6——第三乐句二声部的演唱。
具体内容:请学生演唱第三乐句的两个声部,引导学生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去聆听另一个声部。
二.导入歌曲
环节目标: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知道乐句选自哪首歌曲。
活动2.1——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舒展的节奏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宽广辽阔的草原、牧场。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聆听歌曲
环节目标:准确掌握歌曲的情绪、节拍。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
活动3.1——听老师范唱歌曲感受情绪和节拍。
具体内容:请学生聆听师范唱歌曲并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
活动3.2——聆听歌曲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具体内容:在聆听的过程中划四三拍指挥图示。
在聆听的过程中用律动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活动3.3——听弱起小节。
具体活动:师范唱第一句提问学生第一个字从哪一拍开始演唱。
四.学唱歌曲
环节目标:能够用悠长的气息连贯准确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听唱为主、视唱为辅的方法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活动4.1——用wu模唱歌曲并划分乐句。
具体内容:教师弹琴学生用连贯的声音用wu模唱歌曲的旋律并划分乐句。
活动4.2——听辨歌曲的相同乐句。
具体内容:通过演唱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乐句。
活动4.3——学习相同乐句(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
具体内容:通过划拍让学生准确的演唱相同乐句的旋律。
活动4.4——师生接龙歌曲曲谱。
具体内容:师弹奏一三乐句,生演唱二四乐句。
活动4.5——学习相似乐句。
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找出相似乐句并随琴划拍准确演唱。
活动4.6——学唱第一乐句。
具体内容:划拍随琴学习第一乐句。
活动4.7——观察曲谱。
具体活动:请学生观察歌曲的曲谱。
活动4.8——完整演唱歌曲曲谱。
具体内容: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曲谱。
活动4.9——跟随钢琴唱第一段歌词。
具体内容:出示第一段歌词并跟琴演唱。
活动4.10——一音多字的小节准确演唱。
具体内容:出示标注一音多字的歌谱进行练习。
活动4.11——跟随钢琴唱第二段歌词。
具体内容:出示第二段歌词。
活动4.12——第三乐句二声部的巩固。
具体内容:请学生演唱准确的演唱自己的声部。
活动4.13——二声部的衔接。
具体内容:练习第二乐句和二声部的第三个乐句的衔接。
活动4.11——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具体内容:请学生演唱歌曲并在每小节的第一拍敲击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唱好歌曲
环节目标: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好歌曲《牧场上的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抒发内心对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活动5.1——出示幸福家庭的图片
具体活动:请同学欣赏幸福家庭的图片。
活动5.2——师总结“家”的意义。
具体活动:请学生认真聆听师总结“家”的意义。
活动5.3——完整表演歌曲
具体活动:请学生站起来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抒发自己对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听音乐出教室